分享

小林讲摄影6:不走寻常路,只拍陌生人

 大风歌09 2015-03-09


摄影技巧,摄影器材,拍客比赛,为你订制的专属杂志
本平台的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只推干货。欢迎大家来参与,作品投稿可以参加拍客大赛,写实用技巧文章,采用后可以获得稿费。

作为一个拍客,不能跟随大流,应该有点自己的眼光,更不能等待好的景色而应该主动出击。糖水片也有看腻的时候,在你苦于没有素材可拍的时候,不妨考虑换一种思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风景,拍你认识的人,或许在你面前的景色会更美好。


拍摄属于你的照片

数码相机和拍照手机的普及,让人们的旅行演变成了无数免费快门的浪费,这或许是一种本末倒置,让相机的取景框取代了眼睛和心灵,拍下了无数千篇一律的景点标准照,却忘记了好好认真感受一下真实的美景。在杂志或者明信片上看到一张美丽的照片,常常促成了我们去一个地方的冲动和欲望,一旦到达,旅行的过程往往演变成了——找到拍下这张照片的角度的过程。


这个无疑是旅行中拍照里最大的误区,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拍下大量自己都懒得翻看的照片,无论哪一张都不如我们最初看到的那张明信片漂亮震撼。因为那是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样,在你好不容易联系上一个美眉,或者跟着摄影组织一起拍摄MM。最终你发现你始终在重复别人的糖水路线。


这些都不是你想要拍摄的照片,你只不过按下了快门而已。所以你应该忘记你记得的那些照片,尝试从自己的观看角度,把镜头对准别人没有拍过的风景和不认识的陌生人。这样拍出的片子才能给人留下印象。只有这样的片子,才会让人忘记你拿的是昂贵的数码单反,或者便宜的小DC,甚至是只有30万像素的小DC,回到拍照的本身。


脱离组织,自寻佳景

“往往好的拍摄题材并不是在闹市中心,而是在一些集市或者菜市场,以及一些落后衰败的地方。”


如果你不幸的,需要跟团去旅游,挥舞着小旗的导游,总是驱赶戴着小黄帽的你小跑着,匆匆看上你心仪已久的地方一眼,然后再驱赶着你去购物点呆上大半天。这种悲愤的心情简直无法形容,尤其是你还背着刚入手的沉重的镜头和三角架,连拿出来的时间都没有。


这种时候,我总是千方百计低寻求短暂的脱团,有时不惜号称拉肚子,畏高等理由开溜。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的野外生存能力不够强大,那么利用早晚的时间,你的团友们还没起床,或准备去购物时拍照,也是不错的选择。天刚亮或太阳快下山,总是有拍摄的最好光线,而且通常这些时候游客不会太多。

在新疆和田的清晨街头,由于当天是巴扎日,街头热闹非凡,整个城市都像一个欢乐集市。

在和田地区,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蹲在尘土飞扬的巴扎门口,吃个油滴滴硬邦邦的馍夹肉,然后继续赶路。


与当地人打交道,是一门技巧

“很多时候,拍照就跟告白是一样的,你不去尝试,失败率是100%,你尝试了成功率是90%。”


旅行是一场修行,知道并感受一个陌生地方的人们的生活、悲喜和信念,总是旅行中最有乐趣的部分。这时的拍摄,也许口才比器材会更为重要,几句简单的沟通,一个善意的笑脸和诚恳的眼神,都是打开与当地人互动的渠道。


对于游客的造访,人们总是乐于以诚相待,通常也会为你高兴的解说这个地方的许多有趣之处,对于一个希望拍出最真实的最独特的照片的旅行者而言,向当地人打听能获得的信息和惊喜,往往比在网上盲目的查找攻略靠谱得多。


事实上,在拍摄中的搭讪,心态的端正最重要,除了手里多拿部相机,你和被摄者并无区别,千万别以为自己是个做伟大创作的艺术家,也不必以恳求的态度让对方给你拍张照。


大伙聊得高兴,就随便按按快门,没想法就不拍,光聊两句也行。一切随缘,有这种心态,你会发现对方在你的镜头里会越来越放松。

这是在广州十三行,一个相当喧闹的批发市场。我抱着相机蹲下和休息的工人聊了几句,他们戒备的神情马上放松下来,随便我怎么拍。在这张照片里,我蹲下这个行为,无论对构图,还是照片气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2年夏,在大连的海边,一个著名景点人山人海,于是我往里面越走越偏僻,于是偶遇一群裸泳的大老爷们。裸泳算是渤海湾的一种民俗,不过在一大群光屁股的大爷里面聊天,真是相当独特感受,经过我一番忽悠,大伙终于答应正面全裸出镜,当然,这里我不能放出这些照片:)

一次去沙扒湾看海,晚上,有一场粤西乡间的粤剧酬神演出。我鼓足勇气,实现从小立下的宏愿,钻进了后台。结果和他们聊得很开心。


独特观察力,不可缺

“对我自己而言,再好的地方,我也尽力控制一组照片的展示,在一个地方拍摄了几千甚至上万张照片,但展示出来的一般不超过十张,最多最多不能超过二十。”


提高自己的独特观察能力,是刚开始学习摄影就必须培养的技能,一般来说,只有最钻牛角尖的批评家才会挑剔摄影的技巧问题。相对技巧而言,通过镜头,重新获取好奇地观看这世界的能力,会让你收获到摄影之外的很多东西。


去了漂亮的地方,看到了震撼的风景,拍了一大堆照片,灵魂里还残存着圣洁的洗礼,这时你的照片不给人看看,你的内心肯定会寂寞难耐。然而,展示照片有时给别人可能带来愉悦,也有可能是一场折磨。这一切取决于你的视角。

重庆十八梯的夕阳,一位棒棒在抽烟,缭绕的烟气仿佛给这座城市增加了一些迷雾


青岛的老城区,没有拍摄宏伟的老建筑,只是拍摄了马路上的落叶和女孩的脚,已经可以描述对这个浪漫城市的印象


选片的过程,是一场折磨

“选照片的过程是一场折磨,然而也是让摄影能力提高的捷径。”

最后需要给大家说明一个重要的过程,选片。选择照片无疑是比拍摄照片更困难的事,在报纸杂志的编辑部,负责挑选照片的图片编辑,工资通常会比摄影记者高好几倍,只因为他们需要更专业的视觉素养和摄影之外的知识体系。通常,你不能确定哪些照片更好,于是会把它们统统展示出来,一会之后,被你强迫看照片的人眼神开始游离,精神开始涣散,开始借机上厕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除非你拍的是冠希老师风格的艳照,大多数人看类似的照片超过十张,就会失去好奇和耐心,如果被迫看数百张,将会是一个灾难。此外,观众并无帮你分辨好坏照片的义务,偶尔出现的一张烂照片,将会彻底毁掉他们心目中对你摄影能力的评估,这一点不能不慎重呢。


通常情况下,组图的编辑有如下一些原则:

1.对偏重叙事的组图而言,最好有全景、中景和特写,构图瞬间类似的照片尽量别选,。能用一张照片说明的事,绝不用两张。照片之间最好有一条叙事的暗线在持续,才不会让读者迷失方向。

2.对于偏重视觉效果的组图而言,照片之间的色彩跳跃、构图变化相当重要,同时,你也需要一个统一风格的控制,才能让观众得到完整的印象。

3.在组图里,照片好不好只是相对的概念,一张好照片如果不能为主题服务,必须果断放弃。一张能为主题服务的普通照片,也能焕发光彩。

4.如果你实在选不出来,放上三个月你快忘记的时候再选,好照片永远不会过时,只会越来越好。

一组秋色照片,我特别留意了色彩的跳跃和对比,还有特写与全景的切换,如果全是一片大红大黄,反而使读者失去对色彩的感受。


相关文章推荐:


小林讲摄影1:先来做做减法回复关键词:小林1)

小林讲摄影2:画面意境的表达回复关键词:小林2)

小林讲摄影3:风景因人而生动回复关键词:小林3)

小林讲摄影4:数码照片后期烹调大法回复关键词:小林4)

小林讲摄影5:雪景拍摄实战技巧回复关键词:小林5)

更多文章正在更新中……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