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帽子王”最近火了,关于它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文美人独在 2015-03-09

?

什么是“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是清代一种封爵制度后世不乏被夺爵的历史记载。


所谓“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代的封爵制度。封建社会时称为“世袭罔替”,民间则俗称为“铁帽子王”,意思是他们的爵位永远不会被降级。

铁帽子王和其他亲王相比,享有以下特权:


一是“世袭罔替”, 隔代不降爵。


二是俸禄优厚,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


三是赐予世袭罔替王府,又叫铁帽子王府。

清代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这八位同时还有配享太庙的殊荣,另外四位属于恩封,他们是清代中后期在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

清初开国八位铁帽子王有六位和硕亲王和两位多罗郡王:

和硕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次子

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六子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十四子

和硕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十五子

和硕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

和硕承泽亲王(后改为和硕庄亲王):硕塞,皇太极五子

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努尔哈赤之孙代善长子

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三子萨哈璘次子

清朝中后期所恩封的四位铁帽子王:

和硕怡亲王:胤祥,康熙帝十三子

和硕恭亲王:奕訢,道光帝六子

和硕醇亲王:奕譞,道光帝七子

和硕庆亲王:奕劻,乾隆帝十七子永璘六子绵性长子


北京王府分布图


清王朝分封皇室爵位共有功封、恩封、袭封和考封四种形式十二等爵,其中辅国将军以上还分世袭罔替和世袭递降两类。一般情况下,因功封王爵者多属世袭罔替,也就是俗话说的“铁帽子王”。因为恩封爵位者则多属世袭递降,但在递降到辅国将军这一爵位时便不再递降。获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爵位的宗室并不能世袭,每世递降一等。无爵位的宗室叫“间散宗室”,用四品顶戴。惟有12大“铁帽子王”因为其祖先功勋卓著,被赐世袭不降封典。如果某“铁帽子王”获罪夺爵,以其旁支袭爵,但其后世也不乏被夺爵的历史记载。

来瞅瞅这12位铁帽子王的真容

首位礼亲王为努尔哈赤次子代善

“八大铁帽子王”之中,礼亲王代善一家出了三位,占去了将近一半。原因是皇太极所以能够顺利登上龙庭宝座,首要是代善父子的“拥戴”之功。努尔哈赤离世时未指定继承人,政务完全落在由四大贝勒九小贝勒组成的八旗贝勒议政会议组织掌控中。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以代善年长,其自然成为诸王首领。虽然代善战功赫赫,为人持重敦厚,但他自认为在文韬武略、治国才能和魄力方面远不如四大贝勒皇太极。因此他联合两个儿子岳托、萨哈廉和二大贝勒阿敏、三大贝勒莽古尔泰以及九小贝勒联合提议请皇太极即汗位。

为了酬谢代善一家的拥立之功,皇太极封代善为礼亲王,其子岳托和萨哈廉分别被封为成亲王和颖亲王。这就是代善一家仨“铁帽子王”的来历,也是“铁帽子王”制度的历史发端。

结局:虽无心帝位,但代善毕竟年长位尊,时刻遭到皇太极提防,一生被压抑。靠着不断地忍让,夹着尾巴做人,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儿子孙子,代善才得以在险恶的宫廷争斗中自保。他死时66岁,是“八大铁帽子王”中最长寿者。

礼王府现址:位于今朝阳街路东,沈阳故宫大政殿后偏东北地方,原正红旗界。

首位郑亲王为努尔哈赤侄子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是清太祖的侄子(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六子),也是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孙。顺治初年与多尔衮同为摄政王,顺治十二年去世,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郑亲王世爵共传10世,17王。其中5人被夺爵。

郑亲王济尔哈朗受尽排挤

济尔哈朗一生战功赫赫,清朝历史上除多尔衮外唯一一位受“叔王”封号的人。但因为其父亲舒尔哈齐、其兄阿敏都曾反叛,所以不得不处处谨小慎微。多尔衮当权之时,他受尽了排挤,最后又被挤出决策机构。这还不算,紧接着又被多尔衮罗织十多条罪状兴起大狱,将其定为死罪。最后虽然被免去死罪,却由亲王降为多罗郡王,被罚银五千两。直到多尔衮去世,济尔哈朗才在政治上得以解脱。

结局:顺治十二年(1655)五月,济尔哈朗病逝,葬在北京西直门外的白石桥,时年56岁。顺治帝对济尔哈朗的死,悲痛不已,诏令休朝七天(仅有济尔哈朗享此殊荣),赠祭葬银万两,置守陵园十户,并为他立碑纪功。

郑王府现址:位于今小南门里路西,现为居民小区,原为镶蓝旗地。

首位睿亲王为努尔哈赤14子多尔衮

多尔衮因作战智勇双全,赐号“墨尔根代青”(聪明的统帅),崇德元年封为睿亲王。皇太极死后,与礼亲王代善共立太宗之子福临即位,被顺治称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出猎时死于喀剌城(今河北省卢龙县),年仅39岁。乾隆四十三年追谥其为睿忠亲王,配享太庙。睿亲王世爵共传11世,除去追封的,共8王。


睿亲王多尔衮下场悲惨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驾崩。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两位“铁帽子王”为夺取皇位展开激烈争斗。最后多尔衮提出一项折中方案:立年方六岁的皇九子福临为帝,由自己与郑亲王暂且辅政。顺治元年四月,摄政王多尔衮被任为奉命大将军,率兵入主中原,成为权倾一时的重臣。

结局: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在古北口打猎时不慎从马上摔下,于喀喇城不治身亡。时年39岁。由于多尔衮生前大权独揽、骄纵傲横,对其他“铁帽子王”无情压制、打击和迫害,最后遭到了清算,被追论为“逆谋”大罪,削去“铁帽子王”,黜除宗室,籍没所有家产,人口全部入官,他的正白旗也被收归皇帝所有,而且被挖坟掘墓,焚骨扬灰,堪称“铁帽子王”中下场最惨的一个。

睿王府现址:位于今中街与朝阳街交叉路口西北角,沈河区邮政局位置,原正蓝旗界。

首位豫亲王为努尔哈赤15子多铎

多铎是睿亲王多尔衮同胞幼弟,崇德元年封豫亲王。清军入关后,他率领军队攻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顺治六年因天花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豫亲王世爵共传9世,13王,其中2人被夺爵。

豫亲王多铎战功显赫

多铎是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其一生同样战功显赫,他击败李自成军。旋挥师破扬州,杀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福王。破松山城,生擒洪承畴。一生战功彪炳,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这位生年仅36岁的战神育有八子八女,虽然生育子女多少不能作为评判风流与否的标准,但这一数字仍令某些史学界人遐想。不可否认的是,多铎身边的女人很多,也因此做出过很多荒唐事儿。

结局: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十八日,多铎染天花死亡,年仅三十六岁,谥号“通”。乾隆年间诏配享太庙。

豫王府现址:位于今北中街,消防研究所位置,原正蓝旗界。

首位肃亲王为皇太极长子豪格

豪格因功于崇德元年封肃亲王,后因皇太极死后的皇位之争与多尔衮不和,顺治元年被夺爵,顺治五年被拘禁死于狱中。顺治八年世祖亲政,为长兄昭雪,恢复原封谥肃武亲王。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肃亲王世爵共传9世,10王。

肃亲王豪格冤狱暴死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母为皇太极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努尔哈赤时期从征蒙古诸部因军功授贝勒。崇德元年,以军功封肃亲王,掌户部事。顺治三年,挂靖远大将军印,平定四川张献忠。进入北京之后,多尔衮罗织罪名,下令把当初夺取皇位的对手肃亲王豪格的“铁帽子王”削除,并将其与几个儿子一起投进大牢幽禁,并示意狱卒对豪格进行侮辱和虐待。

结局:被幽禁过程中,正当盛年,身体无病的豪格莫名死亡,时年38岁。

肃王府现址:位于今沈阳路与正阳街交叉路西北角,原镶白旗界。

首位庄亲王为皇太极第5子硕塞

硕塞是皇太极第五子,曾与多铎共同在河南攻击李自成,又随军攻破南京,俘虏明弘光皇帝朱由崧。顺治十一年硕塞死,其子袭爵改号庄亲王。庄亲王一支共传8世,11王,其中2人被夺爵。


承泽亲王硕塞是位艺术家

承泽亲王硕塞为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子,他不但是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个艺术家,是皇太极子侄辈中少有的文武全才。他能诗善画,尤其擅长山水画。清人李放在他的《八旗画录》中说他的画“秀润天成,无尘世气”。他的画作《奇峰飞瀑图》曾得到过著名画家高士奇和宋小濂等人的很高评价。他的另一画作《夏山图》被收录在《故宫书画集》1931年第14期上,也是一幅非常值得一赏的艺术佳作。

结局:顺治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初五日,硕塞病逝死于北京太平仓胡同他的王府中,年仅二十七岁。硕塞逝世后,其爵位由其长子博果铎承袭,并改号为庄亲王。

庄王府(原承泽亲王府)现址:位于今沈阳路东段路北,今为王府花园住宅小区,原为镶红旗地。


首位克勤郡王为代善长子岳托

岳托是礼亲王代善的长子,自幼随父祖征战,太宗崇德元年封为成亲王。


“岳托”在满语里是“呆公子”或者是“傻孩子”的意思,实际上岳托这个人一点儿也不傻,很有远见。拥戴皇太极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明,除此之外他曾立有许多战功。进入“铁帽子王”行列后,岳托重权在握,飞黄腾达。渐渐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甚至敢在皇太极面前“耍横”犯上。1637年8月,皇太极在盛京北教场举办了一场摔跤和射箭比赛。并于前一天派人看望岳托同时请他出席进行射箭表演。可岳托在场上表演时弓箭连续脱手后心头火起,当场大骂并拿起弓对着皇太极及客人的主宾坐席用力抛去,随后转身离开赛场。

结局:崇德四年(1639年)正月,岳托率军攻打山东时不幸患上“天花”(痘疹),客死济南,时年41岁。其死后皇太极在岳托本旗旗地——盛京镶红旗界内风光秀丽的万柳塘为其修造茔墓。

岳托王府现址:今沈阳路与朝阳街交叉路口东北角,古玩市场处,原镶红旗地。

首位顺承郡王为代善之孙勒克德浑

勒克德浑的父亲为代善第三子萨哈璘,萨哈璘兼通满、汉、蒙古三种文字,屡建战功,崇德年间病死,追封颖亲王,勒克德浑是其第三子。顺治五年封顺承郡王,顺治九年去世。顺承郡王世爵共传10世,15王,其中3人被夺爵。

颖亲王萨哈体弱早亡

代善家另一个“铁帽子王”萨哈璘为人“明达聪敏,通晓满汉文字”。史书评价他说,“凡一切皇猷,大有赞助”。当然,这主要指的是他和岳托对皇太极的“拥戴”。正因为如此,萨哈与岳托同样受到皇太极的恩宠和器重。天聪五年设六部,萨哈璘被任命为礼部主管,掌管国家礼制大权。崇德元年四月又被封为和硕亲王。

结局:获得亲王王爵之后不多日,一直体弱多病的萨哈璘病势加重起来。皇太极闻报亲自前往王府探视,又过几天,萨哈璘病故,年仅33岁。皇太极接到噩耗,“自辰至午”半天之内连续四次前往颖亲王府“入跪”大哭。

顺承王府(原颖亲王府)现址:位于今朝阳街路西,地名大红袍里,与礼王府隔街相对,原正红旗界。

首位怡亲王为康熙皇帝第13子允祥

允祥是圣祖玄烨第十三子。雍亲王胤禛即位后,即封其为和硕怡亲王,雍正八年去世。乾隆年间,定怡亲王爵世袭罔替。怡亲王世爵共传8世,9王。

首位恭亲王为道光皇帝第6子奕訢

奕訢为道光第六子,咸丰即位后即封其为恭亲王。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得到了奕訢的大力支持配合。两宫垂帘听政任命他为议政王,后赐其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同治七年以后遭忌不再参与朝政。光绪二十四年奕訢病逝。恭亲王世爵共传3世,2王。

首位醇亲王为道光皇帝第7子奕譞

奕譞是道光第七子,咸丰年被封为醇郡王,其福晋是慈禧胞妹叶赫那拉氏。同治十一年晋封为醇亲王。同治死后无嗣,其子载湉(叶赫那拉氏之子)即位,改元光绪,醇亲王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光绪十六年奕譞过世,其子载沣袭爵。

首位庆亲王为乾隆皇帝17子嫡孙奕劻

奕劻是乾隆十七子永璘的嫡孙,也是最后一位被封为世袭罔替的亲王。光绪十年,被封庆郡王。慈禧60大寿时封为亲王,慈禧死后载沣掌政,为缓和亲贵之争赐其王爵世袭。奕劻贪财在晚清无人可与其匹敌,堪称“晚清第一贪”。1918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