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家姓同姓

 神仙湾老宋 2015-03-10

百家姓同姓

起源

源出有三:

1.出自子姓

商代王族子孙封于同国(即历史上的同州郡,辖境今陕西大荔一带),子孙以同为姓。

2.周代史官典同的后代

3.出自司马氏

同姓,现行较少见姓氏。相传,司马迁获罪于汉武帝,得灭门之罪。慌乱中,两个儿子出逃,把姓“司马”一拆为二:一个改姓马,一个姓司。后来姓司的觉得别扭,就在“司”旁添上一竖,成为同了。马,加两点,改姓冯了,今陕西韩城冯、同二姓共同祭祀司马迁,说是司马迁的后代。

分布

今山西运城,陕西韩城,陕西富平留古镇,陕西华县高塘镇,陕西澄城县一带略有分布。

名人

汉朝
同典闵:晋宁人。(《万姓统谱》)
晋朝
同善:前凉将军。(《万姓统谱》)
唐朝
同谷:唐有同谷。(《正字通》)
元朝
同继先:恕父继先,博学能文,廉希宪宣抚陕右,辟掌库钥。家世业儒,同居二百口,无间言。(《元史·同恕传》)
同恕:字宽甫,其先太原人。五世祖迁秦中,遂为奉元人。恕安静端凝,羁丱如成人,从乡先生学,日记数千言。年十三,以书经魁乡校。至元间,朝廷始分六部,选名士为吏属,关陕以恕贡礼曹,辞不行。仁宗践阼,即其家拜国子司业,阶儒林郎,使三召,不起。陕西行台侍御史赵世延,请即奉元置鲁斋书院,中书奏恕领教事,制可之。先后来学者殆千数。延佑设科,再主乡试,人服其公。六年,以奉议大夫、太子左赞善召,入见东宫,赐酒慰问。继而献书,历陈古谊,尽开悟涵养之道。明年春,英宗继统,以疾归。致和元年,拜集贤侍读学士,以老疾辞。恕之学,由程、朱上溯孔、孟,务贯浃事理,以利於行。教人曲为开导,使得趣向之正。性整洁,平居虽大暑,不去冠带。母张夫人卒,事异母如事所生。父丧,哀毁致目疾,时祀斋肃详至。尝曰:「养生有不备,事犹可复,追远有不诚,是诬神也,可逭罪乎!」与人交,虽外无适莫,而中有绳尺。里人借骡而死,偿其直,不受,曰:「物之数也,何以偿为!」家无儋石之储,而聚书数万卷,扁所居曰榘庵。时萧?居南山下,亦以道高当世,入城府,必主恕家,士论称之曰萧同。恕自京还,家居十三年,缙绅望之若景星麟凤,乡里称为先生而不姓。至顺二年卒,年七十八。制赠翰林直学士,封京兆郡侯,諡文贞。其所著曰榘庵集,二十卷。(《元史·同恕传》)
明朝
同性:明初贡生,任照磨。(《郦州志》)
同云:洪武间由武功任武德右卫所千户。(《三原县志》)
同清:陜西长安人,博士。(《续文献通考》)
同子俊:四川人,宣德中巴陵知县。(《万姓统谱》)
同庸:宣德间舒城县教谕。(《万姓统谱》)
同邦彦:华州人,正统间开平卫经历。(《万姓统谱》)
同蠡:交址人,福建邵武令。(《续文献通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