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志│安徽文房四宝

 荷叶的图书收藏馆 2015-03-10

徽墨——“落纸如漆,万载存真”

墨,作为文房四宝之一,自古被中国文人视为知己。

据史籍记载,南唐后主李煜用过徽州奚廷珪制墨后,因其“落纸如漆,万载存真”,再不用它墨,从此,徽墨享誉天下。后来,苏轼、黄庭坚、纪晓岚、刘墉、曾国藩、梁启超等历代大家,都效法李后主,量身定制徽墨,这种小批量制作,个性化设计的墨锭,被称为订版墨。

明清两代政府规定,御用墨只有皇家造办处和徽州工匠有权制作;徽州制墨发展到清代,先后出现了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制墨“四大家”。其中,胡天柱于1765年乾隆年间,始创胡开文,是清代四大墨家中的最后一家,终成徽墨业中集大成者。1915年,“胡开文”创制的“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炭黑是生产墨最重要的原料。相传,先民偶然之间,发现以树枝点蘸炭黑,可以记录符号勾勒线条,最早的笔墨由此诞生。此后数千年,有机物经过高温燃烧结成的无定形碳颗粒,成为中国墨的基本原料。

今天,工人所使用的燃料是江南地区常见的桐油。优质的桐油,取自湖南四川山的阳面,树龄五年以上的桐树,它在低氧条件下燃烧产生的炭粉,通过密封的管道,直接到达收集袋里。


书窗拾轻煤,佛帐扫余馥”这是宋人形容收取油烟的诗句,从《齐民要术》到《天工开物》,都详细记录了古法点烟的程序,今天,只有在徽州,依然能够亲眼看到这古老的工艺。《天工开物》中记载,每一位熟练的点烟工人可以掌管200盏油灯,操作必须敏捷,否则油烟过老则不堪使用。

古法烧烟灯火微小,工人又容易掌握火候,所以烧出的油烟颗粒细腻,倍受挑剔的书画家推崇。但古法烧烟出品率极低,每斤油只能收取不到一两优质烟。

仲夏的徽州,白天地表温度超过摄氏40度,为了营造让桐油缓慢燃烧的低氧环境,整个操作空间必须密不透风,在厚厚的烟尘里,在闷热难耐的斗室中,烧烟师傅每天要连续工作10个小时。

中国人说:墨分五色。同样的黑,落在纸上便出现焦、浓、重、淡、清的“五色”,加上纸本身的白,又有了“六彩”的玄妙。这被历代书画家称道的“五色”“六彩”,正是由于徽墨的诞生,才得以完美地呈现。


油烟收取完毕,进入到和胶这个环节。制墨行业认为,用鹿角熬制的胶质,是上品墨胶,它气味清新,且粘度适中。在和胶工序中,很多墨厂都会按照自己的秘方添加名贵中药。比如,麝香、冰片、珍珠粉等药材。以药入墨,这一传统源自三国时代,及至明清,墨兼具了文具,收藏品和药品三种属性。

古法云:好墨要经十万杵,和胶后的捣杵步奏,是为了墨质更加紧致均匀。自古至今,这一工序,一直是强壮的汉子来完成。今天,虽然可以借助机器完成这一工序,但徽州墨工相信,一丝不苟执行古法,以人力捣出的墨泥,紧致绵韧,有着任何机器都无法复制的质感。

出模的模块还要经过洗水和打磨。然后在阴凉通风的空间里慢慢晾晒,在这段时间内,至少一天要翻转一次,才能保证不会弯曲变形。墨块越大,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二两的墨块,至少需要半年才能彻底阴干。晾好的墨块,经过上蜡和描金,就要出厂了。

古人形容这些徽墨,色泽像少女的乌发,气息像美人的体香,像墨玉一样闪烁着含蓄的幽光。诗人、作家与名流,为徽墨留下数不清的赞扬。

这人与墨的故事,已延续几千年,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情愫,中国的文化人一直以来骄傲地称呼自己为——墨客。



歙砚——“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谷理,金声而玉德”

它,本是古徽州静静沉睡的顽石,千年前与人相遇。此后,人们寻找它,开采它,打磨它,让它成为文房的瑰宝,安徽的骄傲。它就是歙砚古人赞誉歙砚石材的八德坚、润、柔、健、细、腻、洁、美

在文化昌明的唐宋,龙尾砚名声鹊起。因为此地当时属于歙州管辖,这种砚被称为歙砚,歙砚一出,受到苏东坡,米芾,蔡襄,赵佶,黄庭坚等名流大家的推崇。柳公权将其与广东的端砚、甘肃的洮河砚、山西的澄泥砚并列,中国四大名砚的说法从此确立。而歙砚在唐宋文人中最受推崇。


今天的科学工作者,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奥秘,平滑的龙尾砚石,实际上是由无数层肉眼所不能见的细微楞刺构成,同样细小的墨粉粒子会与它们产生良好的摩擦效果,从而让研墨更加顺畅。

歙砚的纹理,以眉纹著称,这些眉纹,千变万化。短眉纹、长眉纹、对眉纹,雁湖眉纹、枣心眉纹、虎斑眉纹等等。而除了眉纹,还有罗纹、金星金晕、鱼子纹、带状纹等几大种。古人依据出产砚石纹理不同,为老坑中的子坑命名。其中,“眉子坑”、“螺纹坑”、“金星坑”、“水舷坑”出产的砚石最佳,自古被称作“四大名坑”。


开凿砚背,是第一项繁重的工序。歙砚石材坚硬,平均硬度为4度左右,在四大名砚中最高。这无形中也增加了雕刻的难度,这种在石头上绘画的工作,需要极其过硬的手上功夫,手劲要匀,持刀要稳,下刀要准、推刀要狠,使其既有雕刻的质感,又有绘画的韵味。

砚雕分为徽、粤、苏三大流派,徽派素以精细见长。“徽州砚石润无声,巧施雕琢鬼神惊”一千年前的欧阳修,曾这样咏叹歙砚的雕刻。


2006年,歙砚的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谷理,金声而玉德。苏东坡曾这样赞誉歙砚, 如今,千年已过,他所珍爱的歙砚依旧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和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