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自古與中國有友好關係,隋書》有《琉求傳》。明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楊載攜帶詔書出使琉球,詔書中稱其為琉球。從此琉球成為了漢語中正式名稱。
沖繩縣知事接待室內正面懸掛的漢文屏風,書寫“萬國津梁之鐘”的銘文,沒有一字日文。
萬國津梁之鐘是琉球國第一尚氏王朝時期尚泰久鑄造的一口銅鐘。明代宗以李秉彝、劉儉為正副冊封使至琉球﹐冊封尚泰久為王。尚泰久王於景泰四年(1453年),仿造永樂通寶,鑄造銅錢大世通寶。
萬國津梁之鐘於1458年鑄造(相當明英宗天順年代),當時的琉球國是海上貿易的交通要道,因此十分興盛繁榮,號稱「萬國津梁」。尚泰久王(1415-1460) 鑄造這口銅鐘,懸於首里城正殿。整口銅鐘高154.9釐米,直徑93.1釐米,重721千克。
首里城遺址在1945年沖繩島戰役中被炮火完全炸毀,萬國津梁之鐘完整地保留了下來。但是無法被敲響了。
1978年,萬國津梁之鐘收藏於沖繩縣立博物館。而其複製品則被懸掛於重建後的首里城。
以下是銘文: 銘文說明幾項事實:
![]() 屏風
![]() 津梁之鐘
以上圖片採自:
琉球國(群島)在二次大戰後在美日私相授受下交由日本託管,本來就是非法的。琉球人民對此的不滿,強烈要求還政於本土人民的呼聲不斷,設有專頁:
|
|
来自: 公司总裁 > 《行政区/疆域海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