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极VS消极 你是哪种完美主义?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 请允许自己成为人

 青衣问道 2015-03-12

完美主义是什么?是一种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

完美主义者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完美,而这种欲望是建立在认为事事都不满意、不完美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他们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要知道世上本就无十全十美的。

病态的完美主义会使人追求过高且无法实现的目标,并会在他们失败时带来极大的痛苦。



14个迹象表明你的完美主义已经失控
译者:lilychaung原文作者:Carolyn Gregoire


如果你曾为得了一个“良好”或是止步于第二名而哭泣,那么很有可能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作为一种文化,我们都倾向于奖励完美主义者,为其始终坚持设定高标准并不懈的迫使自己去达到这些标准的精神。完美主义者往往都是成功人士 -- 但是他们为成功所付出的代价是长期的痛苦和失望。

“想要伸手摘星,完美主义者或许最终只能两手空空”心理学家大卫·伯恩斯1980年发表在《现代心理学》上的一篇文章中告诫读者“‘完美主义者’尤其会陷入人际关系困境和情感障碍”。

完美主义并不是非要达到“黑天鹅”一般的程度才会肆虐你的生活和健康。即使是轻微的完美主义者(那些可能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完美主义者的人群)也会经历他们因精益求精的个人追求所带来的消极副作用。这里有14个迹象能够表明完美主义实际上在拖你的后腿,以及一些让你开始放开手的简单方法。

1. 你总是非常渴望让别人满意。


完美主义常常始于童年时期。在年幼的时候,我们被教导要有摘星之志——家长和老师鼓励他们的孩子去努力成为成功人士,并对他们的成就给予表彰和奖励(以及在某些情况下,惩罚他们未能达标)。完美主义者很早就学会以“我成就,故我在”的信念去生活,而且没有任何事情能像因自己出色的成就而让别人(或他们自己)印象深刻而让他们感到兴奋的了。

不幸的是,在学校、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的去追求“优秀”,会带来一生的挫败感和自我怀疑。

“想要达到完美会是充满痛苦的,因为它通常是受到两方面需要的驱动:一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渴望,一方面是害怕做不好的恐惧”心理学家莫妮卡·拉米雷斯·巴斯科说到:“这是完美主义的双刃剑”。·

2. 你知道你的完美情结正在伤害你,但是你却认为它是你为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

典型的完美主义者是那种竭尽全力(通常是病态的)去避免碌碌无为或平庸的人,且奉行一种“不劳无获”的崇高信念。虽然完美主义者并不一定都是成功人士,但是完美主义常常与工作狂紧密相关。

“‘完美主义者’坦承他们无情的标准的确是有压力且有点过分的,但他们坚信这能驱使他们实现其他方法从未达到过的卓越和高效的水平”伯恩斯写到。

3. 你有拖延症。


对于完美主义来说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它的特点体现在一种强烈的成功欲,但同时也可能会成为妨碍成功的东西。完美主义与恐惧失败(通常不是最好的动力)和自我挫败的行为高度相关,比如:过分拖延。

来自约克大学研究人员的调查表明他人取向的完美主义(一种出于渴望得到社会认可的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拖延工作的倾向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些他人取向的完美主义者中,拖延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他人反对意见的预感。适应性完美主义者从另一方面来讲,反而不易造成拖延。

4. 你对其他人极其不满。

对他人进行批判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我们排斥其他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人。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有太多排斥的东西。完美主义者具有高度的鉴别能力,几乎没人能入得了他们的法眼。

当不再那么强硬的对待他人时,一些完美主义者可能才会发现他们自己开始变得轻松起来。

“别盯着别人的缺点,也别紧抓别人的疏忽和过失不放。”佛陀启示我们“而是要看自己的行为,你做了什么而又有什么是还没做的。”

5. 你要么就做大,要么就回家。


许多完美主义者内心都挣扎在非黑即白的想法里 -- 在某个时刻你是个成功者,在下一瞬间你又变成了失败者,这取决你的最新成就或是失败经历 --  而且他们总做一些极端的事情。如果你有完美主义倾向,当你知道有一个能让你成功的好机会摆在眼前,可能你就会将自己投身于这样一个新的项目或是工作 -- 而当察觉到有失败的风险时,你可能又会去完全避开它。研究表明完美主义者总在规避风险,这样会抑制创新性和创造力。

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人生就是一场要么功成名就,要么一事无成的游戏。当一个完美主义者专注于某件事情时,她的强大动力和野心会让她不惜一切代价去实现目标。这并不奇怪,因此完美主义者是罹患饮食失调症的高危人群。

6. 你很难向别人敞开心扉。

作家兼调查员布雷内·布朗曾把完美主义称作一面厚达“20吨的盾牌”,我们随身携带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完美主义只不过是阻挡我们与他人建立起真诚的联系而已。

心理学家肖娜·施普林格指出:“因为他们对失败和拒绝的强烈恐惧,完美主义者们常常很难让他们自己不设防或是展现脆弱。”

“想要让一个完美主义者跟同伴去分享他或她内心的感受是很困难的”施普林格在《现代心理学》中写到“完美主义者们常常觉得他们必须永远强大,要时刻控制他们的情绪。一个完美主义者可能会避免同他人谈论他个人的恐惧、无力、不安全感以及沮丧等情绪,即使是那些跟他们最亲近的人。”

7. 尽管你知道后悔无益……但是你仍然会去后悔。


不管是烤焦的饼干或是开会迟到5分钟,完美追求的倾向时刻充斥在每一个小错误里。这将滋生一大堆的崩溃、存在感危机和满溢的怒气。当你全力聚焦在失败上或是被不惜一切代价去避免的那种渴望所左右时,即使是微不足道的错误都成了个人失败论的证据。

“由于缺乏一种深刻的且始终如一的自尊来源,失败的打击对于完美主义者们来说尤其困难,而且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个体长期的抑郁和退缩。”施普林格写到。

8.  你将每件事情都看作是在在针对自己。


因为他们将每次挫折和批评都看成是在针对个人而感到不悦,完美主义者们往往相较其他人更不易重新振作。与其说从这些挑战和错误中迅速得到恢复,还不如说完美主义者更多的是被它们打倒,他们会将每次失误都看作是他们最深刻真理的证据,不断的被“我还不够好”的恐惧所折磨。

9. ...当被人批评时你采取十足的防御姿态。

在交谈中你能很快就辨认出一个完美主义者,即使是一些带有批评性质的轻微暗示,他们都会跳出来为自己辩解。为了保护他们脆弱的自我形象,以及他们向其他人展示形象的方式,一个完美主义者总是设法采取自我防御的方法以免受到任何威胁 -- 即使完全没有必要防卫时。

10. 你从未完全“实现目标”。

因为完美它本身就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追求,完美主义者们往往终身都有一种他们从未完全实现目标的感觉。自称完美主义者的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在2010年接受《青春漫画》的采访时说她致力于做那些她还没能完成的事情,这能驱使她去不断的超越自己。

“我是一名优等生,也是一个极端完美主义者”阿奎莱拉说道“我想要做更多的电影,我觉得我还没有获得我渴望的那种成功。我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个时刻,能让我平静的去认识到我其实已经完成很多的目标了。”

11. 下面的这张图片让你神经紧张。

 

12. 你以别人的失败为乐,尽管它跟你完全没关系。

常发牢骚的人喜欢抱怨,而完美主义者则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担忧他们自己的失败 -- 他们能从别人的失败里找到救济,甚至是以此为乐。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缺点之上或许能让你在短时间里自我感觉良好,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只会增强竞争意识以及滋长完美主义者的批判性思想。

13. 你会偷偷去怀念上学的时光。


有些人很讨厌上学,但是你却很喜欢,因为成功是可以量化的 -- 你有需要完成的任务、成绩评分、成果,和负有提供积极反馈责任的老师,以及完成任务后的赞扬。你可能曾是老师的宠儿,或者可能曾在年鉴上被评选为“最有可能成功的人”。学校的体系和“努力工作,尽力做好,收获回报”的简单方程对大多数完美主义者来说是种安慰。

在真实世界里,成功是有不同的衡量标准的。任何事情都有不同的构造。尽管你从未告诉任何人,你内心的一部分其实很怀念那个能够得到“优秀”评价并为之心满意足的世界。

14. 你内疚的灵魂。


在这一切表面之下,完美主义者们常常饱受内疚和羞愧的折磨。非适应性完美主义 —— 一种完美情结,通常带有社会原因,且来自于外部的对成功的压力感,并非源于自己内心。至于原因 ——则与抑郁、焦虑、羞愧和内疚高度相关。

“完美主义不仅仅是追求卓越或者奋力拼搏”布朗在同奥普拉谈话时说到“这是...一种就像是说‘如果我看起来完美,做的完美,工作完美,生活完美,那么我就能避免或是减少羞耻感、责备和批评’的思考方式和感觉。”

那么布朗的忠告是什么呢?试着修习面对真实。让他人理解你,做最真实的自己,卸下完美主义的保护盾去表达脆弱。











积极VS消极 你是哪种完美主义?

提要: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吗?也许有许多完美主义者并不承认这一点,毕竟完美主义一直被定义为一种病态的人格特质。但实际上,完美主义是好是坏,也要分情况而定。
积极VS消极 人们需要哪种完美主义?

       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吗?也许有许多完美主义者并不承认这一点,毕竟完美主义一直被定义为一种病态的人格特质。完美主义者的特征是一种扭曲的、不健康的两 分法思想: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类人常常使用“应该”句式,例如“我应该更了解的”、“我应该是一个更好的人”。这些想法不可避免地削弱了他们 的成就感,并设定了未来的失败。

 

       但实际上,完美主义是好是坏,也要分情况而定。早在1978年,学者Hamachek就认为,完美主义可分为常态完美主义和神经质完美主义。之后,又有 学者提出了积极完美主义和消极完美主义。美国大河谷州立大学、罗斯福大学的心理学教研室Lawrence R. Burns等学者,针对这两种完美主义进行了研究,将研究论文发表在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社会学)2014年8月刊上。(阅读点击查看原文

 

       学者选择的样本为来自中西部大学的188名本科生(女性91人,男性97人),样本的平均年龄为19.0±3.1岁,民族成分为:90%为白人,6%为 非裔美国人,2%为亚洲人,2%为其他。最终的样本数为185人。研究人员分别采用了积极和消极完美主义量表(PNP:积极PPS、消极NPS),积极和 消极情感时间表(PANAS)、延展生活取向测试(ELOT)、大五人格量表:表格S(NEO-FFI)、行为抑制与激活量表(BIS/BAS)、健康实 践。

 

       如表1所示,积极完美主义与乐观和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悲观和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如表1、2所示,在PPS的变量中,乐观和积极情感占了13.4%,在NPS的变量中,悲观和消极情感占了43.7%。

       积极完美主义的结果如表3所示,消极完美主义的结果如表4所示。积极完美主义会小小激励人们进行身体锻炼,维护社会关系,增强情感意识和接纳,拥有更多 愉悦的情感,激励人们采取行动。当对乐观、积极情感加以控制(数值不变)时,积极完美主义对上述因素的积极影响变弱;与之相反的是,积极完美主义会带来更 强烈的焦虑感、消极情感和抑制人们的行为。

       消极完美主义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完美焦虑”,与身体锻炼、情感意识和接纳、愉悦的情感、行为的兴趣激励程度呈轻微的负相关关系,与焦虑状态呈中度的负相 关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消极完美主义可以减少焦虑感,但对身体健康、情感不利,容易抑制人们的行为。学者也发现,消极完美主义与消极情感、害怕、敌视、悲 伤、行为的抑制程度呈中度的正相关关系。

 

       本研究表明,在人们对抗心理压力时,积极完美主义发挥了缓冲作用。与消极完美主义和不追求完美主义相比,积极完美主义的焦虑水平相对较低,更注重未来的 进步,而不是纠结于自我批评。积极完美主义让人致力于寻求更好的应对策略,更加乐观,自尊心更强,抑郁症状和心理困扰更少,因此能获得更高的自豪感和学业 成功。追求积极完美主义意味着:追求完美,但不过于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原文链接http://www./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49036




完美主义是什么?是一种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






追求卓越,但不要完美主义——哈佛大学泰勒博士幸福课笔记之五

张激志

一、“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
法国18世纪声望最高的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伏尔泰说:“‘完美’是‘美好’的敌人”。
丘吉尔说:“完美主义让人瘫痪”。
泰勒博士的研究表明,苛求完美恰恰是人们寻求幸福最大的障碍!

泰勒博士发现,绝大多数人追求的生活不仅是要幸福的,而且是要完美的——而这正是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

近年来,心理学家发现,完美主义其实是复杂的,并且指出完美主义在某些时候其实是推动人们努力工作并为自己设定高标准的重要动力。
渴望成功是人类的天性。许多人都会不断激励自己以实现越来越高的目标,这常常能够带来个人的成功以及社会的进步。较高的期望确实能够带来较大的成就。然 而,在追求一个成功并满足的人生时,我们成功的标准必须是现实的,而且我们必须享受其中,还要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需要把梦想建立在 现实上,并且欣赏自己的成功。
  据此,当今的心理学家们将完美主义分为适应的、健康的“积极完美主义”和不适应的、神经质的“消极完美主义”。而泰勒博士将“消极完美主义”直接称为“完美主义”,而将“积极完美主义”称为“最优主义”。
二、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
完美主义者认为人生道路应该是一条笔直的直线;最优主义者则把人生看做不规则的、螺旋式上升的曲线。

完美主义者恐惧失败;最优主义者把挫折和失败看做最好的自我成长反馈。

完美主义者教条、苛责、防备心强;最优主义者具有适应力、宽容、乐于接纳意见。

完美主义者只关注结果,以致他们热衷于设定过高甚至不切实际的目标;最优主义者在奔向目标的同时,还会享受过程中美好的一切。
完美主义者和最优主义者最关键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拒绝现实的,而后者接受现实。
完美主义者 最优主义者
  拒绝失败 接受失败
  拒绝负面情绪 悦纳负面情绪
  拒绝成功 享受成功
  拒绝现实 直面现实
三、“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的案例(略)
四、摒弃完美主义者的极端思维

完美主义的根源,是幼儿式的二分法思维模式。也就是 “要么全有,要么全无”(all or nothing)的极端思维。
完美主义者的世界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简单:事情只分为对或错、好或坏、最坏或最好、失败或成功。他们的眼中没有过渡环节,没有偏差,没有复杂的特殊情况。正 如心理学家阿瑟·帕克特(Asher Pacht)所说:“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连续统一体上只存在两极,他们无法意识到还有一个中间地带。”完美主义者的思维方式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对那些被这种极端思维所控制的人来说,在通往终点的直线道路上,任何一个偏差,无论是多么微小、多么短暂,对他们而言都是一种不幸的失败。
完美主义对失败有强烈的情绪。如果做不到最好的,那就是最差的。如果你不是完美无瑕,那你就是一无是处。要么就是非凡,要么就是平庸,没有中间地带。
  最优主义者认识到,虽然这些标准是存在的(你在比赛中赢了或输了,你 追求目标成功了或是失败了),但是在两个极端的中间还存在着许多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对他们自身而言是必要的,并且价值非凡。最优主义者在不算完美的表现 里也可以找到价值和满足,也就是“幸福”。这是作为完美主义者所无法得到的。
五、“足够好了”的生活
  幸福存在于某一点上,这一点被当代人称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但是,平衡点到底在哪里?在21世纪的现实世界对我们的压力之下,什么是最佳方法,可以真正帮助我们平衡我们所有的承诺和期望,帮助我们在所有需要做和想要做的事情上找到平衡点?
  泰勒博士反思了自己整体的状况,确定了对于他的生命而言最重要的五个方面:作为父亲、作为爱人、我的专业、我的朋友以及个人健康。泰勒博士发现,虽然有的人在一些方面做得很好,但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五个方面都做得很好,甚至在大多数方面做得好的人都没有。
  要成为最优主义者需要做出极大的调整,泰勒博士采用了一整套全新的方法来管理他的时间和期望值。
第一步,接受一个现实———我无法面面俱到。
第二步,去问自己,在对于我而言非常重要的五个领域里,每一个方面做到什么样子就算“足够好了”。
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我可以每天花12个小时在工作上;而在真实世界里,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好了。在一个完美世界里,我可以每周6次、 每次花90分钟练习瑜伽,并且会花差不多的时间去健身房;而在真实世界里,每周2次、每次1小时练瑜伽,加上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慢跑,已经足够好 了。同样,每周只能和我妻子外出一次,每周只能和朋友们见一次面,只有剩下不多的晚间时光在家里与我的妻子和孩子们共度,这确实和我完美主义者的理想相差 甚远,但是这样(只能是这样)已经足够好了。而这些在我看来就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在各种各样的要求和生活的限制下,自己所能做出的最好的安排。
  泰勒博士说,采用“足够好了”的思维方式后,我的压力减轻了许多。我修正了自己一系列的期望值,一种未曾有过的满足感替代了过去一贯的挫败感。同时,出乎意料的是,我的精力更充沛,注意力更集中。
  我从完美主义者的幻想世界走出,慢慢地转变为一个最佳的、“足够好了”的现实主义者。
  “足够好了”的思维方式背后的基本理念是,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接纳和遵从我们生命的限制,然后寻找最佳的或是接近最佳的方式来分配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事实上只有“足够好了”这种思维方式才真正可以引导人们做到最好——达到个人表现的最优水平。完美主义者的狭窄途径试图在生命的每一个方面都达到完美,最终只会导致妥协和挫败:在现实中的时间限制下,我们确实无法什么都做到。
  摒弃完美主义者的极端思维,像最优主义者那样更善于接受和适应变化和不确定性,才能学会悦纳不完美和失败,同时迎接成功并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请停止追求完美,现在就开始过一个更幸福的人生;做一个“最优主义者”,拥抱幸福吧!






有学者认为,完美主义可以分为“适应性完美主义”(adaptive perfectionism)和“非适应性完美主义”(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或者“积极的完美主义”(positive perfectionism)与“消极的完美主义”(negative perfectionism)。“正常的”的完美主义者也给自己设立了较高的标准,但比较容易满足,并且没有心理问题。笔者认为,这跟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有关。在例2中,父母如果能够首先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表示同情和安慰;不是批评孩子的错误而是指出改进的方向;不是强迫孩子立即改正,而是给孩子以台阶、维护他的尊严,允许他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改正,就不至于使子女产生负面心态导致“消极的完美主义”,反而能使子女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并培养宜人的个性,导致“积极的完美主义”。

对大学生的调查表明,母女之间的完美主义程度存在显著相关,但父女之间却不然。Frost等人研究发现,完美主义与母亲的严厉程度(harshness)存在关联。这和弗洛伊德的发现一致:“母亲主导、父亲缺席”的家庭模式容易导致子女的“被动—攻击”(passive-aggressive),被动源于恐惧,害怕受到惩罚;攻击源于受到惩罚引起的瞋恨心与报复心。这里面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原因和生理原因。首先,目前人类社会对男女的角色期待不同:男性一般仍被认为是家庭与社会的主导力量,必须事业有成、养家糊口;女性也可以事业有成,但不是绝对必须的;男性可以只管事业,较少关注家庭,女性却不得不面对家庭与事业的双重压力;男性可以发脾气、讲脏话,女性却必须温文尔雅、温柔贤淑;男性有压力有不满可以把工作作为发泄的对象,成就了之后能够引以为豪;女性事业上的成就不那么被社会认可,有不快又不能在单位发脾气,只能压抑在内心;家务事本身繁琐零碎,很难有成就感;而作为女性,因为生理原因,也容易导致抑郁。因此,家庭比较容易成为女性发泄不满的唯一场所。而作为完美主义者的女性,要在家庭中取得主导地位,她必须敢于突破社会观念这堵厚墙,敢于凌驾于社会习俗和自己的丈夫之上,变得“比男人还要男人”。这样的女性正如Karen Horney所云:她们暗地里寻找的是英雄,一个超级强者,而他同时又如此软弱,以致永远顺从她们的一切心愿。她们需要超级强者,因为她们有着异乎寻常的自卑心与虚荣心,需要超级强者的丈夫撑起她们的面子;她们需要软弱的丈夫,目的是满足她们的控制欲。但这样的要求要得到满足有相当的难度,因为超级强者的丈夫不太可能同时是软弱的,为了争夺权力,难免引发家庭内部的暴力冲突;如果她能取得主导地位,必须具备非同寻常的超越于一般男性的暴力倾向,这样的母亲所具备的控制力度足以导致子女的完美主义。而父母关系作为子女行为的示范,父亲的被动导致了子女被动性的一面,母亲的暴力导致了子女攻击性的一面。在此过程中,因为儿子存在恋母情结,母子关系较之母女关系会更为亲密,况且儿子因为性别的原因,会把父亲而不是母亲视为学习的角色榜样,另外还可以在家庭外面通过调皮等方式释放不满。因此,完美主义的母亲对女儿而不是儿子的完美主义有更大的影响。正如前文所述,父亲可以把工作作为泄愤的对象,因此在家庭里独裁的可能性被弱化。但是,如果父亲事业上遇到麻烦,很可能给家庭带来双重灾难:一方面不能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另外家庭成了替罪羊。一个热情活泼的女大学生这样说:“我父母在同一家单位,母亲做得很出色,担任部门主管,父亲一直是个小职员,混得不咋样。父亲脾气不好,在家经常打骂母亲。人家都觉得奇怪,我妈当初怎么就那么糊涂嫁给了我爸。人家还说,我爸那种性格怎么会生出我这样的女儿。”这个例子中,父亲因为工作不如自己的妻子,在家里耍威风以获取自信。但女儿没有受到太多负面影响,其原因在于,她五岁之前都在外婆家长大,外婆热情活泼,特别乐于助人。另外,五岁的时候大脑除了眼额皮层这样的高度发达区域以外,大部分边缘系统组织已经发育成熟。等她回到家里,因为母亲脾气还不错,而父亲因为父女关系的缘故,对女儿打骂不是太多,因此父亲的性格对女儿影响不大。如上所述,完美主义的母亲在女儿完美主义心理的形成方面影响会更大。

2.3 完美主义者的心理防御

例3:上海某高校一在读大学生:“我父亲是个铁腕人物。我从武汉考到上海就是为了逃避他的控制。小时候一次不小心掉进河里,几乎死去,我苏醒以后父亲对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暴打一顿,从此以后我对父亲彻底丧失了信心。”

上例中的大学生,无可避免地成了完美主义者,既狂妄,又自卑,不善于跟人打交道。他说:别人欺负我也就算了,我最亲近的人不但不给我同情,反而对我拳脚相加,实在让人无法理解。无独有偶,一个年轻的母亲告诉笔者,她5岁大的儿子某天在幼儿园掉进河里,虽然没出什么危险,回到家还是被狠揍了一顿。母亲说,她这是跟日本人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子吸取教训,变得坚强。但事实是,儿子越来越不听话,甚至想出走;在幼儿园不断惹是生非,欺负班上其他小朋友。因为,在遭遇不幸的时候非但得不到关爱,反而遭到凌辱,会使儿童产生深深的无助感、冷漠、仇恨、报复与攻击性。此外,缺乏来自家庭的支持,也使儿童害怕面对困难,不敢闯;或者破罐子破摔,不顾后果。这两个例子中,不管父母如何解释,其共同点在于:在本来应该表现同情和关爱的地方,父母选择了攻击。这里父母的行为和一项对10名年龄在1~3岁的受虐待儿童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儿童不能对一个伤心的同伴做出适当的反应。当一个孩子不安和哭泣时,儿童的正常反应是关注、移情或者伤心。然而,这些受过虐待的儿童很可能会表现出恐惧、生气或者身体攻击。

笔者称上述现象为“落井下石”。完美主义者的同情心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对别人的痛苦熟视无睹呢?在这些不合逻辑的表象背后是否存在着深层次的合乎逻辑的解释呢?笔者认为,可能存在如下四种原因:首先,他人的不幸勾起了自己对童年时期所遭遇的痛苦的记忆,于是引发反感;第二,完美主义的父母在遭遇挫折时,往往归罪于外,迁怒于人,离自己最近的家庭成员成了最大的替罪羊、牺牲品。因此,看到别人的不幸,下意识地会认为对方将会发泄怨恨并给自己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与其坐等对方发难,还不如主动出击;第三,父母是权威的化身,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力量。子女潜意识中把所有的人都当成了完美主义者,自己的痛苦来自于这些人平时的强大力量,在他们遭遇不幸丧失打击能力时正好可以报复以发泄自己长期积累的怨恨。上述三种解释都是基于内心深处的恐惧感。最后一种解释是,别人遭遇不幸,需要自己提供关心和同情,但专制型完美主义的父母缺乏足够的温暖,没有为子女培养出足够的爱心。在心理资源枯竭的情况下,不必提供同情和关爱的合法基础在于把遭遇不幸者投射为妖魔:只要是妖魔,对方遭遇不幸就是活该、罪有应得;既然对方是妖魔,我就非但不必同情,反而要对其进行攻击。

笔者尚未发现对完美主义与心理防御机制相关性的研究。但是,完美主义者和强迫症(OCD)、强迫性人格障碍(OCPD)存在相关,而OCD以及OCPD都有完美主义倾向,因此了解OCD或OCPD的心理防御机制可能对我们了解完美主义者的心理防御有一定的启发。林雄标、肖泽萍等研究发现,OCD 患者过度使用投射、幻想、退缩、躯体化等不成熟防御机制,较少使用成熟防御机制,并与个性缺陷和不良的家庭教养有关。前文所述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大脑持续的低唤醒状态也属躯体化的不成熟防御机制,目的是为了弱化父母的毁灭性打击对心理造成的巨大伤害。完美主义者经常感到索然无味、无聊,有时候却又歇斯底里,前者属于心理防御,后者起到了对大脑的唤醒作用。

3. 结束语

本文从规则刚性、惩罚的毁灭性与突发性以及心理防御机制三个方面探讨了父母的教养方式如何导致子女形成完美主义。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尤其国内对完美主义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而本文也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文中所述专制型的父母属于极端情况,不同的完美主义者程度有深浅,对子女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完美主义还有许多心理与行为特点,其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完美主义者,请允许自己成为人



心理导读:一个完美主义者追求的是直线式的生活。要么不努力,要么就要拿到A +。但不完美才是生活,这也是导致完美主义者产生抑郁,并因此责怪自己,继而引发低自尊的原因。从神坛上下来吧,你得允许自己成为人。 —— www.xinli001.com

 

"Give ourselves the permission to be human." 出自哈佛《积极心理学》的教授者沙哈尔博士的口中。

这门"幸福课"一跃超过《经济学入门》成为哈佛学生最受欢迎的课。他们称它为"幸福课"。或者用时髦的说法就是,这是一堂教你如何在面对困难时,打满鸡血,充满正能量的课。

沙哈尔博士在课上反复强调"give ourselves the permission to be human ”,直译过来便是:允许自己成为人。这里的"人"涵义就是会有七情六欲,生活会起起伏伏的人。

他本人在课上很坦然地承认他也会有愁眉苦脸的时候,并不是教授了这门学科他就会成为无忧之人。只是借着积极心理学,使自己更容易调试自己的情绪。曾经的他也深受完美主义的困扰,当时的想法就是"all or nothing ",意即"全有或全无”。拿他的壁球训练来说要么彻底的休息,要么是象奥运冠军一般的强度。

后来他发现,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追求的是直线式的生活。期望由起点A直接通往终点B,这才是他们努力奋斗的意义。要么不努力,要么就要拿到A +。体现了"All or nothing "的想法。但事情不总是如此完美,或者不完美才是生活。所以,这也是导致那些完美主义者产生抑郁,并因此责怪自己,继而引发低自尊的原因。

在走过了那段漫长的岁月后,通过接触积极心理学,他不断调整自己。现在的他把自己定义为追求极致者,希望能达到极致。但他会允许自己失败,而不会陷在失败自责的情绪中,他告诉我们曲线式的人生才是最常见的 。从A出发到达B之前,你会经过C、D、E 甚至F、 G ,事情的发展不都是那么尽如人意的,曲线式的生活才是生命的基调,罗马从来不是一天建成的。

回头想想,我们是否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完美主义者?想要去尝试新事物,但却有十几个理由说服自己前路漫漫,指不定布满荆棘。没有一条清晰的路在前方。因此最终放弃。

其实我们一直都有不畏失败的勇气。当蹒跚学步的时候,你便不断地跌倒,哭泣,可是幼小的你从没坐在地上再也不肯爬起过。只是跌倒爬起,跌倒爬起,直到成功为止。为什么初生时的你有如此的勇气,但一路走来,你却慢慢丢弃?

诚然,没有人喜欢失败,至少长这么大我没遇见过有人对我说:"太好了,我终于失败了。"但与其因为害怕失败而裹足不前,不如把失败当作一次尝试。生命本就是一段旅程,你看得到终点,却看不到你的旅程。就像你在漆黑的夜晚开车,你的车灯只能照亮前方两百米的路,不过就靠着这么点光,你也不是最终到达了目的地?

"Give ourselves the permission to be human."

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然后不要怕失败,大胆上路吧!

文/guojiajia






追求完美竟让人“折寿”



完美主义者,顾名思义,就是争取最好的,考试优异,工作细致,处处都要比别人强。因此,人们可能会以为这个理想的驱动器转换到成其他方面的良好,完美主义是对身体和心理的福祉。然而,科学研究表明,完美主义带来身体素质的下降和死亡风险的升高。

完美主义与压力

崇高目标意味着增加心理压力,出现失误时,就产生自我恐惧,反对来自别人的帮助,不愿接受事实。 “完美主义是一种美德,一定要做到最捧,”加拿大西三一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弗莱说,“但是超过一定的门槛,必然事与愿违,变成一个障碍。”完美主义倾向有两个组成部分:积极的方面,包括像高标准完成自己的事情;消极的一方面,它涉及诸如疑虑、对错误的过份关注和感受别人的压力,都是完美的有害因素。

完美主义与失败体验

一些科学家认为高成就的人士可以被视为“积极的完美主义者”,他们并没有成为完美的牺牲品。然而,有人说,虽然看似完美在某些情况有利,但它总是有黑暗的一面。例如,一个完美主义者似乎在正常情况下表现得比较耐性理智,但在压力下则完全失去控制。

虽然存在“积极完美主义者”的争论,但毫无疑问,它在某些情况下是相当适得其反。“这基本上是完美主义的悖论,即某些人具有非常高的标准,但客观地看,往往在他们的日常运作方面非常不正常的,影响他们的身体和成就。”史密斯学院心理学教授帕特里夏说。

完美主义与寿命

较之于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前瞻性研究,很少有研究关注它对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一些早期的研究发现完美主义与一些疾病联系在一起,包括偏头痛,慢性疼痛和哮喘。弗莱和她的同事最近考察完美主义和死亡之间的整体风险的关系。这项研究是选取了450名从65岁到71岁之间的老年人,评估他们的完美主义和其他人格特质水平,并给他们打分。结果显示,得分高的完美主义者比得分低的人,其死亡风险增加了51个百分比。

研究人员怀疑压力和焦虑可能是导致他们寿命减少的部分原因,也可能与慢性疾病有关。

完美主义与外界协助

社会的支持是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你喜欢与人交往,有良好的家庭生活,有牢固的友谊,你会更健康。完美主义者往往与其他人脱节,生活枯燥,缺少情趣,内心的压力得不到调解。他们仍然有同样高的期望,他们不能履行好,这可能最终导致更大的抑郁和焦虑,甚至失眠。健康状况不佳也可能是完美主义者没有一点时间来照顾自身,将一分一秒都用在追求完美上,如果生病,他们宁可拖延下去,也不想放下手头的事。





...放下完美,人生更美-透視完美主義的心理機制.....
   

都是完美惹的禍?

  常常可以聽到有人對別人說「你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通常是帶著一些貶損與批評的意味,指的是一個人要求很高、很挑剔、很難搞、要求細節、甚至是有潔癖,講得更白話一點就是「很龜毛」。

  這種要求完美的性格有時會讓自己非常痛苦,因為別人不以為意的小事,在他的眼裡看來都是代表著失敗與不完美,一定會想盡辦法來把它矯正過來,因此也耗費許多寶貴的時間與心力。更糟糕的是這種個性也會影響周遭的人,例如一位具有完美主義性格的主管,可能會對部屬也有同樣的高標準與期待,搞得辦公室裡大家緊張兮兮;或是有完美主義傾向的父母對於孩子有超乎常人的標準與要求。

何謂完美主義?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定義,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是一種人格特質,也就是在個性中具有「凡事追求盡善盡美的極致表現」之傾向。心理學家Basco認為具有完美主義性格的人通常有下列幾種特性:
1. 注意細節
2. 要求規矩、缺乏彈性
3. 標準很高
4. 注重外表的呈現
5. 不允許犯錯
6. 自信心低落
7. 追求秩序與整潔
8. 自我懷疑
9. 無法信任他人

  如果你或是周遭的人有許多上述的特性,就要小心了,因為你或是他就是屬於完美主義性格的人。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Hewitt曾經將完美主義性格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要求自我」型,他給自己設下高標準,而且追求完美的動力完全是出於自己,也就是嚴以律己者。

  第二種是「要求他人」型,他替別人設下高標準,不允許別人的錯誤,也就是嚴以待人者;第三種則是「被人要求」型,他追尋完美的動力是為了要滿足其他人(常見的是父母、師長、伴侶)的期望,因此他總覺得他被期待要無時無刻都非常完美。

完美主義性格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心理學家發現長期的完美主義性格對人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常見的情況包括:憂鬱沮喪(無法滿意自己的表現)、焦慮(擔心自己失敗)、憤怒(對於不能達到完美無法釋懷)、拖延(因害怕達不到標準而乾脆逃避)、強迫性的行為(非得要做到完美不可)…等等,更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自殺、身心疾患、飲食失調等問題。
前一陣子疑似主導全家自焚身亡的彰化鉅富洪若譚,就是典型非常極端完美主義性格的例子,他的完美主義傾向促使他在學業與商場都有優異的表現,但是也讓他對於自己永遠無法滿意。經商策略的錯誤在別人看來只是一個無心之過,但對他來說卻是無法抹滅的髒污缺陷,可能因此而陷入憂鬱、走上自殺之途。與自己的不完美和解。

  具有完美主義性格的人通常在思考方面上會有許多非理性的想法,例如「我一定要做得完美,否則會….」、「我必須完美,別人才會接納我、喜歡我」、「如果我犯了錯誤,我就是個失敗者」…等。有時,完美主義的傾向是從小在家庭中培養出來的,如果父母過於嚴苛地要求,孩子常常也會以同樣的高標準來要求自己。以下提供幾項原則,來幫助你減輕自己的完美主義傾向:
1. 真心地喜歡自己,提高自我價值感
2. 接納自己,學習與自己的缺點共處
3. 扭轉負向想法,發展正面理性的思考
4. 檢視迫使自己追求完美的動力來源
5. 寬恕自己的錯誤與弱點
6. 學習各項放鬆技術

  當然,尋求專業心理諮商是不可避免的,畢竟完美主義的性格不是一天造成的,這種行為模式已經相當頑固,要改變必須有很大的毅力以及專業的諮商師從旁協助,才有可能成功。

  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些完美主義的傾向,其實並不需要太過擔心。當這種個性已經影響到你日常生活或人際關係時,它才算是個問題。EQ大師 Richard Carlson 博士在幾年前轟動全球的暢銷書「別為小事抓狂」中提供了 100 則讓人生更美好的妙招,第二項就提到「與自己的不完美和解」。的確,唯有當你不再執著,放棄要讓自己變得更完美,真正的完美才有可能發生,謹以此句與所有受完美主義之苦的人共勉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