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股一视同仁 不麻木追入当红股

 我的依旧 2015-03-12
     作者: 黄国英 (内容由Quamnet提供)
    

有一定股龄的朋友,多会留意到以下现象:一是睇报纸炒股票多数输;二是传媒对股王、大热资产的「捧杀」现象:最多报道覆盖的股份、概念,快速备受群众追捧;愈红则报道愈多,愈发上升,最终价格却总是空中解体,重返现实。
    

就传媒对投资人的影响,很多研究应运而生,对上述现象有些综合的解释。首先是为何投资者的选择,常常受传媒的报道左右?原因是金融世界中,有无数资产可选,花多眼乱。一般人甚至机构,根本没有时间心力,去整理和比较股份之间的吸引度,来决定最终投资于何处。退而求其次,在传媒的报道中出现的公司名称,便直接出现在投资者的候选名单上,排了「快队」。由此推论,报道愈多,愈容易在「潜在股东」心中留下印象,之后买入的机会也会提升。
    

股市之中,通常舒服无压力又符合人性的方法,都难以得到好结果。读报炒股的问题,第一是时间落后,第二是缺乏资讯优势。现时资讯流动迅速,就算是一手材料,也要够快才有用,否则早已在市场中反映。如果还像往时一样,等待传统媒体取材报道,再流通到自己手中,读到时早已是「历史故事」。而且这样唾手可得的资讯,不可能存在任何优势。
    

近年传媒有不少财经资讯,经常举办投资讲座,造就一些当红股,容易成为股民追捧对象。


    
    

有研究就提出「注意力受限」假说,指操作被传媒广泛覆盖的股份,回报会低于买入不受注目的股票。研究人员搜集股票基金的持股资料,分析后得出有趣的结论:理论上机构投资者的操作比较专业,可是原来与个体户也不遑多让。研究发现,就算经市值等因素调整,整体而言机构投资者都是同样锺情于媒体的宠儿。按买入当红股的惯性,来排列这些机构投资者,可以发现最常购买当红股者,长时间跑输其追踪的指数,及不那么喜好追逐当红股的同业。
    

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这些当红股在受捧期间,盈利并未出现重大破绽。换言之,有大量报道才追入的机构投资者,买入后跑输大市和同业,并非基本因素的问题,也就是报道内容是百分百真确无误,只是最好时机已过,估值已升,迟了上车。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让所有股份都获得相同的机会,可以出现在自己的雷达上。逐一细察几千只股票,的确是强人所难,就算股神也干不了。但是大可活用删除法,定下一些自己一定不选的条款,或某项因素的最低标准,然后将所有股票过一次,快速剔除不需要细看的股票。这些因素可以是市值、流通性,可以是盈利、估值,也可以是不同的技术因素,如新高等等,没有一定的答案,最重要是经过重重过滤之后,余下的股票,应该给予同等的重视,而不再因为某一股份多人跟进,备受注目而特别另眼相看。这样选股会相对客观,长远有助提升表现。
      

(责任编辑:HN88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