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晚报1月30日讯(记者 陈志 实习生 段亚鹏)2014年,太原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531.09亿元,比上年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1746.09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8.85亿元,增长4.7%;城乡居民共同增收,空气质量继续改善……今天,太原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太原调查队举行新闻发布会披露,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全市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较大,经济总体在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后实现新增长,呈现出低位运行、逐季回升、稳步趋好的运行特点。 从经济总体看,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三次产业共同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531.09亿元,比上年增长3.3%。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9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12.31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79.85亿元,增长5.1%。从社会生产看,农业生产稳步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小幅增长,建筑业增速回落。从社会需求看,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市场销售稳中有缓,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从运行质量看,公共财政收入保持增长,城乡居民共同增收,工业企业效益较为低迷。从运行环境看,金融存贷款增加,CPI涨幅相对温和,空气质量继续改善。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太原市统计局总统计师马亚晓分析认为,尽管2014年太原市GDP增速减缓,但依然不乏亮点。比如,服务业贡献较为突出,全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14.2%和84.0%,分别拉动GDP增长0.06、0.47和2.7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由上年的1.5:41.7:56.8演变为1.5:40.0:58.5,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比如,旅游经济较快增长,2014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游客20.07万人次,增长5.0%;国内游客4176.44万人次,增长14.6%。实现旅游总收入500.01亿元,增长16.0%。比如,城乡居民收入共同提高,农民收入增速高出城镇居民2.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09:1演变为2.04:1,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等等。 马亚晓认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促进全市经济回升向好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相互交织,全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共存。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市全面推进“六大发展”的开局之年,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保障改善民生,围绕“六个表率”要求,抓好“五个一批”,推进“六大发展”,全力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原标题:2014年太原市经济数据“出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