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國歷史上的壽星

 沧海一粟1951 2015-03-12

中國歷史上的壽星  


 

 

中國歷史上的壽星 - hung22 - 彬彬的博客

 

  我國古代的壽星中,享年逾百歲,

甚至幾百歲的老老壽星不少:

        黃 帝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現在地球上的中國人,無論生活在什麼國度,都認為自己是黃帝的子孫、龍的傳人。
   相傳,黃帝是一位百歲壽星。他之所以能年逾百歲,是因為有一套長壽秘訣。這套秘訣,在《黃帝內經》中歸納為如下方面:法於陰陽(適應自然變化),和於術數<適當進行鍛煉),起居有常(遵守作息制度),不妄作勞(勞逸適度),恬愉為務(開朗樂觀),食飲有節(講究飲食科學)。
   黃帝的兒子少吳曾向父親請教長壽秘方,黃帝說:“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食飲有節,特別是老年人的飲食,既不能受飢,也不能過飽,要節制、節律、節忌。”
   彭 祖
 
彭祖是中國傳說中壽命最長的老壽星,相傳他活了800多歲后,仙化而去。彭祖名筏鏗,歷堯、舜、禹、夏、商、周多代,以講究營養、善於烹調著稱於世。他做的飯菜,色香味形俱佳,強身健體延年,不但世人喜歡,連上帝都喜歡得不得了。屈原在《楚辭·天問》中曾問道:“彭鏗斟雉帝何饗?”意思是:上帝為什麼會喜歡彭祖做的野雞湯呢?關於這個問題,實在太好回答了:世人渴望長壽,神仙也一樣希望永生,彭祖做的飲食,既好吃又延壽,上帝為什麼會不喜歡呢?人間的商王,天上的王母等,都曾多次向彭祖請教養生秘訣。每當這個時候,彭祖總會笑咪咪地說:“還不就是講究個吃!”
   彭祖對飲食的講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飲食本身的滋養作用,一是進食時的心情愉快。彭祖既擅長前者,也講究後者,並特別長於為佳肴美食命名,以助食興。
   一次,他和弟子在山上捉到一隻野雞,回家烹制好后,以野雞被捉住時兩翅在水中撲騰的情景,取名為“落風展翅”。眾人無不拍手叫絕,吃了個痛快。
   傳說,武當山上有一個道士,做得一手好豆腐湯。這豆腐湯,下面沉著白豆腐塊,上面浮著綠葉子菜,味道鮮美無比。只可惜這麼好的萊,竟沒有個好名字,以至於許多人吃得來有滋無味,美中總嫌不足。有一次,道人巧遇彭祖,忙向他請教。彭祖拿起勺子順手往湯中一探,說:“就叫'碧潭探寶’吧!”從此,佳肴有了美名,人們一吃起這道萊,總是心情愉悅、興高采烈。
   還有一次,王母娘娘到彭祖家做客。吃飯時,彭祖上了一道雞片木耳湯。王母一看,顏色鮮艷,賞心悅目;伸著鼻子一聞,香氣撲鼻,口涎外涌;舀一勺子進嘴一嘗,味道鮮美,從未吃過。她吃得十分過癮,卻不知萊叫什麼名字,又不好意思問。動了幾次嘴皮,終於問道:“老彭呀,這萊叫啥名字啊?”彭祖說:“王母駕雲而到,大吉大利,就叫朵朵祥雲吧!”王母一聽,十分高興,又見湯中飄著的雞片和白木耳,恰似朵朵白雲,便說道:“好一個老彭,真有你的!”
   吳 普
  漢朝吳普(三國時醫家),廣陵(今江蘇江都縣)人。為名醫華佗之弟子。精於醫術,且專長於本草學及養生。吳普向華佗學練“五禽之戲”,堅持鍛煉,年九十餘而尚牙齒完堅、耳目聰明,活了200多歲。吳普且輯有本草書《吳普本草》,原書早佚,為後代某些本草及其他著作引用。近現代尚有人輯出鉛印本。另又編集《華佗方》,一作《華佗藥方》,已佚。
   慧 昭
   我國南北朝、隋唐時期的劉慧昭,著名高僧,公元526年生,816年卒,是我國最長壽的人,活了290歲。
   陳 俊
   世界歷史紀錄最長壽者,唐朝陳俊,享年444歲。翻閱福建省永泰縣誌,有一個驚人發現,世界歷史上最長壽者,居然是在福建省永泰縣湯泉村(今永泰縣梧桐鎮湯埕村)。翻開民國版縣誌雜錄,欄下赫然寫著:陳俊,生於唐僖宗中和辛丑年間,卒於元泰定甲子。這是有歷史紀錄在案可查的,至今發現的,最長壽的老壽星。
   泰定甲子,湯泉人陳俊(字克明)壽四百四十四歲。子孫無有存者,鄉人輪流供養。遺骨塑象湯泉廟中,該鄉有龍津鰲頭宮,經三壞,俊三為修耳。有木牌記其事,至今不壞。距生於唐僖宗中和辛丑,歷五代,宋,元而殪,人傳為小彭祖,錄自民國版《永泰縣誌-雜錄》。
   孫思邈
   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兼營養學家,享年101歲,百歲時還精力充沛,著書立說,寫成了不朽經典《千金翼方》。
   孫思邈之所以能享如此高齡,除了他本人知醫識葯外,講究飲食科學是主要原因。他尤其注重飲食的防病治病、強身健體作用,並在其巨著《千金要方》中寫有“食治”專篇,強調在一般情況下,應把食物的治療保健作用放在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的首位。用他的原話,是這樣
說的:“安身之本,必資於食……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若能用食平痾、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
   這便是孫思邈的長壽秘方。由此可見,要想長壽,絕不是吃飽喝足即能達到目的。什麼樣的身體應吃什麼樣的飲食,哪些食物可防治哪些疾病,這是有講究的。當你把這些講究都爛熟於心並用它指導你的飲食生活時,長壽也就在向你招手了。
   賈 鉻
   元朝時一代名醫,享年106歲,明朝初年還健在。他的長壽秘訣,是十分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和飲食的保健作用。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登上皇位后,日夜夢想長生不老,妄圖真正能活到“萬歲”,永享榮華富貴。他還不是那種試圖靠神仙方術求得長生的人,而是踏踏實實尋找科學方法。他深知飲食對長壽的科學性,便慕名前往賈銘住處請教長壽秘方。賈銘見其心誠,便將自己記述飲食秘訣的《飲食須知》一書,獻給了這位皇帝。
   朱元璋得到賈銘真傳后,十分注意飲食保健,活到古稀之年,成為歷代皇帝中比較長壽的帝王之一。
   冷 謙
   明朝養生學家冷謙,享年150歲。一生注重養生,所著《修齡要旨》一類書,提出“十六宜”,第一就是“發宜常梳”。明代學者焦竑“焦氏類林”寫道:冬至子夜時,梳頭千二百次,以贊陽氣,經歲五臟流通,為“神仙梳頭法”。清朝慈禧太后。每日叫太監梳頭,年過七旬,仍青絲滿頭。
  
李清雲

   世界最長壽的人——李清雲!活了256歲
   我國的一位老中醫,李清雲先生,就活了256歲,而他是一位素食主義者!
   李清雲出生於1677年,死於1933年,在世256年歲,是清末民國初年的中醫中藥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在他100歲時(1777年)曾因在中醫中藥方面的傑出成就,而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的時候,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清雲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他認為自己健康長壽的原因有三:一是長期素食;二是內心保持平靜、開朗;三是常年將枸 煮水當茶飲。
   湯雲山
   湯雲山,我國清代乾隆50年,湖南江夏湯雲山壽星活了141歲。乾隆御賜“再閱古稀”匾額,同時在“乾清官”行“千叟宴”,席間乾隆與紀曉嵐就141歲壽星為題對句,上聯“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謝啟祚
   中國科舉史上年齡最大的舉人——98歲才中舉的謝啟祚,享年120歲。
   清代,廣東省有個名叫謝啟祚的讀書人,自少年時代起就參加科舉考試,希望能夠從科舉走上仕途。然而,天不遂人願,他參加了許多次考試,都名落孫山。但是,他對科舉考試十分執著,比吳敬梓《儒林外史》中所敘述的范進還要痴迷,堅持繼續參加考試。到了98歲高齡的時候,才時來運轉。那年,他參加省城鄉試,終於考中了舉人。
   考中舉人後,謝啟祚十分興奮,狂喜至極,當即寫了一首《老女出嫁詩》來表達自己此時的心情:“行年九十八,出嫁不勝羞;照鏡花生靨,持梳雪滿頭;自知真處子,人號老風流。寄語青春女,休誇早好逑。”當時,同榜舉人中有個是12歲的兒童。
   第二年,99歲高齡的他,還到京城參加會試。如此耄耋老人來參加會試,白髮蒼蒼,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乾隆皇帝也為他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功名的精神所感動,特別批准授
予他國子監司業的職銜。
   謝啟祚後來還就真做了許多年的官。直到120歲才去世。他一生娶過三個老婆,兩個小老婆,有13個兒子,12個女兒,29個孫子,38個曾孫,2個玄孫。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科舉場上混過去的,應該算是科舉史上的一個奇迹。

網絡資料

中國歷史上的壽星 - hung22 - 彬彬的博客

中國歷史上的壽星 - hung22 - 彬彬的博客

中國歷史上的壽星 - hung22 - 彬彬的博客

 網絡資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