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付经方研究;头沉辨治选方用药

 txw40 2015-03-12
 王付经方研究

一、湿困清阳证

【病案示例】  贾某,男,55岁。经常头沉如裹,肢体沉重,手足不温,口淡无味,大便溏泄,舌淡,苔腻,脉沉,以此而辨为湿困清阳证,遂给予羌活胜湿汤6剂,头沉基本解除,又以前方治疗12剂,诸证悉除。

【辨证思路】  湿困清阳证主要症状表现有:头沉如裹,或头昏不清,肢体沉重,手足不温,或大便溏泄,口淡无味,舌淡,苔腻,脉沉或缓。

临床应用提示:尽管病证表现有很多,但以头沉如裹,肢体困重,苔厚腻色白为辨证要点。

病变证机是湿淫于头,清阳被遏,气机不利,浊气肆虐,以此而变生为湿困清阳病理病证。

【治疗法则】  祛湿通阳止痛。

    【方药妙用】  羌活胜湿汤:羌活9  独活9 藁本5  防风5  炙甘草5  川芎5 蔓荆子3g。临证加减用药:若头沉甚者,加桂枝,白术,以温阳化气,健脾燥湿;若头昏者,加川芎,薄荷,以行气理血,清利头目;若肢体困重者,加苍术,白术,以醒脾健脾燥湿;若大便溏泄者,加薏苡仁,扁豆,以利湿化湿,健脾止泻等。

【服用方法】  本方既可作汤剂,又可作丸剂。汤剂每日1剂,具体用法是:将上药置于医用煎药锅中,加水约500ml左右,浸泡药约25分钟,煎煮约30分钟,取出药汁,再加水300ml左右,再煎约15分钟,取药汁,合并2次药液,分早中晚3次服。丸剂制法是:将上药研为细粉状,炼蜜为丸,或以水为丸,每次用10g1日分早中晚3次服。

【药用分析】  羌活胜湿汤是《脾胃论》中治湿困为主的重要方。方中羌活、独活祛风胜湿散寒。藁本散寒除湿。防风祛风胜湿。川芎行气理血止痛。炙甘草益气化湿。诸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注意事项】  痰热者,阴虚证,瘀血证,慎用本方。

二、湿热困扰证

【病案示例】  杨某,男,32岁。经常头沉头重,肢体困重,手足烦热,口苦口干,小便短少,舌红,苔黄腻,脉沉,此根据病证表现而辨为湿热困扰证,遂给予三仁汤6剂,头沉基本解除,又以前方治疗12剂,诸证悉除。

【辨证思路】  湿热困扰证主要症状表现有:头沉头重,或身热,肢体沉重,或胸闷,或恶寒,手足烦热,或小便短少,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沉或浮。

临床应用提示:尽管病证表现有很多,但以头沉头重,口苦口干,苔黄腻为辨证要点。

病变证机是湿热熏蒸,浊气上扰清阳,导致清窍不利,以此而变生为湿热困扰病理病证。

【治疗法则】  利湿清热,宣畅气机。

    【方药妙用】  三仁汤:杏仁15g  滑石18g  通草6g  白蔻仁6g  竹叶6g  厚朴6g  薏苡仁18g  半夏15g临证加减用药:若口苦明显者,加黄芩,栀子,以清热燥湿;若湿气盛者,加茯苓,泽泻,以泻湿利水;若身热甚者,加柴胡,藿香,以芳香辛散,疏达气机;若大便不畅者,加麻仁,枳实,以润肠理气通便;若身体困重者,加苍术,川芎,以醒脾燥湿,行气活血等。

【服用方法】  本方既可作汤剂,又可作丸剂。汤剂每日1剂,具体用法是:将上药置于医用煎药锅中,加水约500ml左右,浸泡药约25分钟,煎煮约30分钟,取出药汁,再加水300ml左右,再煎约15分钟,取药汁,合并2次药液,分早中晚3次服。丸剂制法是:将上药研为细粉状,炼蜜为丸,或以水为丸,每次用10g1日分早中晚3次服。

【药用分析】  三仁汤是《温病条辨》中治疗湿热证以湿为主的重要治病方。方中杏仁肃降上焦气机。白蔻仁宣畅中焦气机。薏苡仁渗利下焦气机。竹叶清上、中焦郁热。半夏燥湿醒脾。厚朴理气化湿。通草、滑石清热利湿。诸药相互为用,以奏利湿清热,宣降气机。

【注意事项】  痰湿者,阳虚证,寒瘀证,慎用本方。

三、气虚湿郁证

【病案示例】  邱某,女,41岁。多年来经常头沉,如有重物压迫,经多次检查,则没有发现异常变化,多次经中西药治疗,可治疗效果不理想。根据头沉头晕,肢体困重,面色萎黄,活动后加重,舌淡,苔薄白,以此辨为气虚湿郁证,遂给予四君平胃汤6剂,头沉有减轻,活动后气喘有好转,又以前方治疗20剂,诸证悉除。

【辨证思路】  气虚湿郁证主要症状表现有:头沉,或头晕,肢体困重,或嗜卧,面色萎黄,少气,或活动后加重,或气喘,舌淡,苔薄白,脉沉或弦。

临床应用提示:尽管病证表现有很多,但以头沉,肢体困重,少气,面色不荣,舌淡,苔腻为辨证要点。

病变证机是气虚不能上荣于头,湿气上蒙清阳,以此而变生为气虚湿郁病理病证。

【治疗法则】  益气醒脾,化湿通阳。

【方药妙用】  四君平胃汤:人参10g  白术15g  茯苓15g  苍术15g  陈皮12g  厚朴12g  桂枝10g  薄荷3g  炙甘草6g临证加减用药:若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山药,以益气补虚;若湿郁明显者,加羌活,霍香,以芳香化湿醒脾;若头沉明显者,加白芷,葛根,以化湿通阳;若气喘者,加蛤蚧,以补益纳气;若夹气郁者,加柴胡,青皮,以行气通阳等。

【服用方法】  本方既可作汤剂,又可作散剂。汤剂每日1剂,具体用法是:将上药置于医用煎药锅中,加水约500ml左右,浸泡药约25分钟,煎煮约30分钟,取出药汁,再加水300ml左右,再煎约15分钟,取药汁,合并2次药液,分早中晚3次服。散剂制法是:将上药研为细粉状,置于密封瓶中备用。每次用36g1日分早中晚3次服。

【药用分析】  四君平胃汤是以四君子汤与平胃散合方的变化方。方中人参益气升阳。白术健脾益气燥湿。茯苓渗利湿浊。苍术燥湿醒脾。陈皮、厚朴理气化湿。桂枝温阳化气,气以化湿。薄荷清利头目。炙甘草益气和中。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注意事项】  湿热证,阴虚证,慎用本方。

四、血瘀湿郁证

【病案示例】  马某,女,47岁。有头沉多年,近因感冒加重头沉而前来诊治。根据头沉,头痛如针刺,尤其是月经愆期,夹有血块,色暗,舌暗淡,苔厚腻,以此而辨为血瘀湿郁证,遂给予麻黄桃红汤6剂,感冒痊愈,头沉也基本消失,又以前方治疗3周,数年头沉解除。

【辨证思路】  血瘀湿郁证主要症状表现有:头沉,或头晕,或头痛,或痛如针刺,或肢体困重,或恶风寒,无汗,或嗜卧,或大便溏泄,舌暗或紫,苔薄,脉沉或涩或沉涩。

临床应用提示:尽管病证表现有很多,但以头沉,头痛如针刺,身重,大便溏泄,舌淡,苔腻为辨证要点。

病变证机是湿气内生而阻遏清阳,阻滞气血运行而为瘀,瘀湿相结而上扰,以此而变生为血瘀湿郁病理病证。

【治疗法则】  活血化瘀,化湿通阳。

【方药妙用】  麻黄桃红汤:麻黄10g  桂枝6g  杏仁15g  桃仁12g  红花12g  当归15g  川芎15g  生地10g  赤芍10g  炙甘草6g临证加减用药:若恶寒明显者,加荆芥,防风,以疏风散寒;若湿郁明显者,加羌活,霍香,以芳香化湿醒阳;若瘀血明显者,加三七,丹皮,以活血化瘀;若肢体困重者,加苍术,厚朴,以醒脾行气化湿;若夹气郁者,加柴胡,枳实,以行气降气等。

【服用方法】  本方既可作汤剂,又可作散剂。汤剂每日1剂,具体用法是:将上药置于医用煎药锅中,加水约500ml左右,浸泡药约25分钟,煎煮约30分钟,取出药汁,再加水300ml左右,再煎约15分钟,取药汁,合并2次药液,分早中晚3次服。散剂制法是:将上药研为细粉状,置于密封瓶中备用。每次用36g1日分早中晚3次服。

【药用分析】  麻黄桃红汤是以麻黄汤与桃红四物汤合方的变化方。方中麻黄散寒化湿。桂枝温阳通经化湿。杏仁肃降肺气化湿。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当归补血活血。川芎行气理血。生地、赤芍凉血散瘀,兼防温药伤阴。炙甘草益气和中。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注意事项】  湿热证,阴虚证,慎用本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