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彤:在离婚中成长、成功

 悠悠清莲 2015-03-12
作者:曾子 
 
 

  

  她和他一起走过11年

   作为国内继王海翎、六六之后,最炙手可热的家庭婚恋情感戏的金牌编剧,对于观众来说,陈彤的名字早已经不陌生,由她编剧的作品《我愿意》《新结婚时代》《一仆二主》等,曾一次次掀起收视热潮。

   陈彤为什么会把离婚夫妻的心理写得入木三分?她为什么对婚姻有着如此深刻的感悟?

   原来,陈彤也经历过一段已经“过去了”的婚姻。在婚姻里,她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感悟,并最终获得成长。

   那是10多年前,陈彤还是《青年周末》的一名资深记者,业余时间,她喜欢写写画画,充满灵气的文字常常见诸全国各大报刊。

   丈夫比她小3岁。她在博客上写过她和丈夫的甜蜜生活:两个人一起去逛菜市场,一起窝在沙发上看电视。丈夫疼她、关心她,她则像所有沉浸在甜蜜幸福婚姻中的小女人一样,享受着家庭的温暖。

   因为丈夫是凤凰男,他们的婚姻不被亲友看好,甚至有人预言他们不出3个月就要离婚,可他们却一起走过了11年。

   11年间,陈彤和丈夫从单位宿舍搬到北京郊区,又从北京郊区搬到北京城里,一起努力经营着这个家。后来,当他们安定下来,对生活的状态比较满意的时候,两个人决定为迎接孩子做准备。

   但一次意外却打破了这原本的幸福。

   那天,陈彤突然昏倒,到医院检查后得知,她得了一种罕见的肿瘤,并且很有可能失去做母亲的机会。得知这个消息,陈彤差点崩溃。

   最难的时候,是丈夫陪她一起度过的。为了给陈彤筹集医疗费,32岁的他辞去了工作,开始下海经商;而陈彤也积极配合治疗,使病情得到初步控制。

   但是康复之后,陈彤却选择了离婚。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离婚是婚姻的安全阀。陈彤选择了“离婚”这个安全阀。

   后来,很多人问起陈彤离婚的原因,她说:“婚姻是为了相互成全,离婚也是。他能在我最难的时候陪在我身边,我已经很感谢,但是我知道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人生如此短暂,有的时候放手也是一种对彼此的祝福和珍重。”

   虽然离婚了,但陈彤却认为:“很多人会认为离婚就是婚姻的失败,但是我从来不愿意说那是一次失败的婚姻。我认为人生不要轻易用'失败’两个字。你爱过一个人,他也爱你,后来你们不再相爱了,这怎么能叫失败?如果这叫失败,那么一个人从来没有爱过叫什么?或者一个人,一直默默爱另一个人一生又叫什么?或者,一个人学钢琴,但最终没有成为钢琴家,能说是学钢琴失败吗?一个人爱打网球,但没有成为李娜,也算是失败吗?其实,他们一定从学习钢琴和网球中得到了很多。这些经历丰富了他们的人生,让他们流过汗、流过泪,有过欢喜激动,也有过悲伤。婚姻也是一样的。你和一个人真诚、炽热地爱过,结束了之后,为什么非要给这段感情打上一个'失败’的标签?我觉得这对谁都不公平。”

   经历过离婚,对于当年的陈彤来说,不亚于一次凤凰涅槃。这之后,她将全部的心力都投入到写作中,情感波折所带来的冲击和思考,让她的文字变得更深沉、更有厚度。也许真的是,上帝在为她关上一扇门时,也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窗。

   从2006年开始,陈彤转入影视编剧行业,由她的小说改编以及由她担任编剧的各种影视作品不断火热荧屏。陈彤一直很感谢能遇到著名编剧王海翎,是王老师发现了她的编剧天赋,并且手把手地教她,把她引入编剧行业。

  离婚不是失败,但需要反思

   陈彤写作《离婚律师》这部戏是在2011年,说来也有些机缘。

   2010年,《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在正式通过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已经被广泛讨论,当时请陈彤写稿子做节目的媒体一下子多了起来,都是围绕“新法出台可能对我们的婚姻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展开的。

   2010年12月,陈彤写了一篇《新婚姻法保护的是财产不是感情》,2011年1月,她又写了一篇《婚姻中的“资本意志”》,或许是因为这两篇文章的缘故,她被请去录制节目。在节目现场,她碰到了著名律师陈旭,他后来成为陈彤的朋友,也为陈彤写作《离婚律师》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支持。

   但在当时录节目的时候,陈彤和陈旭是作为观点对立方,进行激烈辩论的,也正是因为那次节目,让陈彤决定写一部从律师角度重新探讨婚姻意义的电视剧。

   其实,在写《离婚律师》之前,陈彤就经常在自己博客等平台,回答读者有关离婚的咨询,这让她积累了很多的素材和案例,同时也意识到,很多人对于离婚的问题其实缺乏理性思考:比如,有些人是因为不会经营婚姻,而使夫妻走到末路;有些人一旦遭遇婚姻变故,便遍体鳞伤,无法走出来;还有些夫妇,在一起已经很不幸福了,却宁肯互相折磨也不愿意放手;还有很多人把离婚看成是人生的失败……

   这让陈彤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很有必要写一部剧,唤起人们对于离婚以及婚姻的种种思考,通过这些思考更好地去把握婚姻。

   从2011年到2014年,一直到杀青之前的一个月,陈彤还在修改《离婚律师》,光结尾就写了好几稿。

   写剧本的过程中,陈彤常常会想到自己的婚姻。在她看来,首先,离婚并不是自己人生的失败;其次,事隔多年,她更加感到当年的决定有其必然性。陈彤还深刻地意识到,对于离婚,男人和女人常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包括她自己在做一些情感节目时,也会经常和男嘉宾发生激烈的争执。但这些“争执和不同”最终都成了她的素材,她会记住他们的观点,写在剧本里,然后再来反驳他们。

   在《离婚律师》中,有许多金句在网上流行。比如,“离婚是为了离开一个不值得爱的男人,这不是咱们的损失,这是他的损失,因为他永远失去了一个爱他的女人。” “离开一个错的人,才能遇上一个好的人”。在陈彤看来,她确实是借剧中女主人公之口,表达自己对于婚姻的观点。

   通过多年的情感咨询和实际生活中的接触,陈彤发现很多人离婚不外乎以下一些原因:某一方出轨;双方性生活不和谐;经济问题;婚后双方成长不平衡;一方对另一方有许多完美期待,结果越来越发现对方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个人;婚姻缺乏活力,越来越像一潭死水等等。

陈彤曾经接过这样一个咨询。有一个女孩总觉得丈夫应该对自己的感受负责,并且她完全以家庭和丈夫为中心,丈夫感到压力很大,常常觉得无力承担。到后来,妻子缠他越紧,他越有分离的渴望。

   陈彤觉得,没有人可以对你的感受负责,只有你自己。有时候,并不是你越爱对方,对方就会越爱你,所以要学着在爱与独立之间取得平衡,这个度掌握不好,就成了很多人离婚的原因。

   在陈彤看来,女性对自己的人生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设计,不要把人生的选择权全部交给男人的良心。相信爱情是一回事,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男人的良心则是另外一回事。

   在《离婚律师》中,陈彤通过董大海和苗锦绣的离婚案件表达了自己这一观点。董大海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男性,这一类男人往往都是结婚多年、事业成功,想换一种生活。

   他们提出离婚时,一般都会在财产上给老婆一个很好的交待,但是老婆会觉得难以接受:“我跟你结婚、生孩子、操持家务、伺候老人养老送终,现在我老了,你想给我一笔钱就走人?”男人一听老婆说这种话,不仅不会感动还会怒气冲天,他们的理由是:“你跟谁结婚不用生孩子不用操持家务呢?你如果不是跟我,你跟别的人,人家就不跟你离婚吗?你跟我离婚,你还落着一大笔财产,这是你靠自己一辈子也赚不来的。”

   陈彤写这个案子的原因,是因为她发现董大海的观点,是很多男人的观点,所以她希望更多的女性从这个案例中能懂得一件事:作为一个女人,如果只会生娃操持家务伺候老人,那么很可能在许多年之后,你的丈夫在你的支持和奉献下,发达了成功了,他也许会感谢你,但他可能不再爱你了。因为他觉得你在各个方面都和他不匹配了,无论是精神上还是形象上。

   在他眼里,你只是一个任劳任怨的保姆,所以他会跟你提出离婚,他会用财产弥补你,以换回他的自由;如果你不肯,那么他对你仅有的一点儿内疚都有可能荡然无存,因为他会觉得,他给了你这么多的物质利益你还不满意,你还要拖着他,不给他自由,你真的是太可恨了。

   陈彤希望女性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未来;要相信爱情,但不要放弃自己。女性不能成为一个生娃的工具、持家的保姆,必须是一个能和丈夫彼此欣赏、共同成长的女人。这样,你们的婚姻才能长久,感情基础才能越来越深厚。

   在现实中,我们能看到形形色色的离婚案例,哪些婚姻是值得挽救的,哪些又不值得呢?陈彤觉得,如果在这段婚姻中你已经完全感受不到任何快乐,或者在婚姻中出现了严重的暴力行为,那么放手这样的婚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有些婚姻,比如爱还存在,对方只是偶尔犯错,婚姻双方都有着朝良好方向继续的愿望,这样的婚姻就应该尽量挽救。

  如何走出过去,重新开始

   离婚后,或者经历过一段情感波折之后,就开始害怕婚姻、不再相信爱情了吗?

   陈彤觉得,离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离婚后失去继续追求幸福的勇气和感受爱的能力。陈彤遇到过这样的人,曾有读者跟她说:“我受过感情的伤害,那之后,我就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开始放荡不羁、玩世不恭,或者只谈恋爱不结婚。”

   对于有这样念头的人,陈彤觉得,也应该“检讨”一下自己。在《离婚律师》中,罗鹂对池海东说:“你不要跟我解释说,你经历过婚姻的伤害,所以你不再相信婚姻,你打小走路还摔过跟头呢,你怎么还敢出门?你也不要跟我说,我太优秀,你怕自己配不上,或者给不了我想要的幸福之类的鬼话,你就直接说,你没有那么喜欢我,也没有想过要跟我在一起,一切都是我自作多情,一厢情愿,没关系,我就要一个结论,你到底怎么定位你和我……”

   剧中的池海东这时一脸萌状,罗鹂单刀直入不依不饶:“不知道怎么说?还没有想明白?还是从来没有考虑过?太突然?那你现在开始考虑,你和我要不要发展?向哪个方向发展?还是说走一步看一步?你可以边走边挑选,我也可以边走边看风景。遇到更好的呢,就彼此祝福,没有遇到呢,咱俩就谁也别嫌弃谁。”

   陈彤之所以写这段戏,是想让那些希望得到婚姻的人明白,面对婚姻必须要有一种直面的能力、一种短兵相接的能力。很多人没有这个能力,患得患失,然后抱怨对方对待婚姻的态度不严肃。

   陈彤特别想告诉读者:“您对待自己严肃吗?相信爱情,不是说盲目相信;很多人在感情中收获了欺骗,然后说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我觉得这种情况,多数属于一厢情愿、自作多情导致的结果。成年人,你爱不爱他,他爱不爱你,你想不想要婚姻,他想不想要婚姻,在接触交往一段时间以后,是应该彼此知道的。所以你是应该相信他,还是怀疑他,心里大概也是有数的。如果是怀疑,你们之间如何释疑?又怎么会走到受骗的地步?”

   如果夫妻俩真到了离婚的地步,那么,真就是一件坏事吗?离婚之后又该怎么生活?

   陈彤说,离婚其实就是在法律上结束一段情感关系。很多人在离婚之前,婚姻早已名存实亡,但他们不愿意结束婚姻关系。其实,关于离婚的权利,是进入文明社会之后才有的。罗素还曾经说过:如果一段感情让两个人在一起只剩下痛苦,那么任何一方都有权利结束这段关系,毕竟生命可贵,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痛苦的婚姻中,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是缺乏人性的。

   “离婚有时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关键看你是否认真考虑过,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态离婚的?你在其中有没有成长……如果用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看待离婚,有时离开是一次破茧重生的契机。离婚后,可以选择旅行、参加一些心灵成长课、多和朋友交流,让自己走出情绪的低谷。切忌前情未了、问题还没有解决,就因为孤独和寂寞,而匆忙走进另一段不成熟的感情。要把离婚看成一堂生命的成长课,从离婚中汲取对于婚姻的有益思考,然后有一天可以自信地告诉自己:我更加成熟了,即使单身或者再婚,我都可以更快乐地过下去。”

   这就是陈彤对于生活和婚姻的感悟,大概只有经历过、思考过、成长过,女人才会有这样的领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