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生气就不生病(二十三)

 中医经典收藏 2015-03-12
2015 年 3 月 2 日 星期

不生气就不生病(二十三)

郝万山 著 东方出版社
  • 发布日期: 2015-03-02 00:00
  • 作者:

如何克服焦虑

疾病导致的疼痛,一定要找医生治疗原发疾病。对于负向情绪、精神压力、不良的消极的心理暗示引发的疼痛,当然是“心病还需心药医”。

首先,要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对自己进行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这种心态和心理暗示,就可能使大脑产生较多的内啡肽,而这种物质的止痛作用远远大于吗啡。

而中医认为,形神相关,运用中药调节病人的脏腑功能,使人体气机畅达,气血流畅,代谢通达,身体好了,精神心理承受能力也就提高了,这样身心抵抗压力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其次,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经历困难的磨炼,也是提高抗压能力的好途径。有一位因焦虑抑郁导致全身疼痛的成功人士,药物久治无效,于是他毅然离开工作岗位,重走红军当年走过的长征路,路还没有走完,健康状况就基本恢复了。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经受各种磨炼和考验,才能拥有强健的体魄,使身体和心理能够承受应当承受的各种压力。

治疗身体的疾病,一定要关注病人的心理情绪状态;治疗精神疾病,则可从调节形体健康入手。治疗身体,平复情绪,这就是我治疗这类精神疾病的基本观念。

汉语中有很多成语是描写焦虑状态的,如六神无主、一筹莫展、忐忑不安、心急火燎、坐立不安、惴惴不安、如坐针毡、诚惶诚恐、七上八下、心急如焚、寝食难安、坐卧不宁、心烦意乱、心乱如麻、心神不定等。人们在遇到困难、挫折、逆境的时候,出现一些焦虑不安的情绪,这是正常的反应,但如果一个人时时处处事事焦虑紧张,以致影响到工作学习和生活,这就是病态的焦虑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