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志华讲大学及其作用(一)

 木立 2015-03-13

 

今天我们阅读的文本是选自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中的一章《大学及其作用》,那么,问题来了!大家为什么要上大学啊?或者你们想象中的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想上什么样的大学?大家都去中大、暨大溜达过吧?去过大学校园观赏过吗?如果去过的话,大学校园和初中高中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好,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上大学?

 

“为了文凭!”关欣瑞不假思索的回答到。“文凭有用吗?什么样的文凭有用?”“还有证书!”王一妃补充到,“对,我认为这个反而比文凭更加重要,因为这个最实用。还有吗?”“泡妹子!”李懿洋嬉皮笑脸的说,班里哄然大笑。“好!非常好!洋洋说的很对!这也是上大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理由!甚至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利用。因为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说……嘿嘿,一会再给你们细说。还有吗?”

 

“因为在大学里读更多的书。”张芷苧一本正经的说,“那你在家里也一样可以读书的啊,为什么偏要去大学里读?”“因为在大学里读书后可以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非常好!这可谓是上大学的关键与核心。当然这里的交流不仅仅限于和同学进行交流,还要和自己的老师和大自然进行交流,以及和自己的内心进行交流,是坦诚的交流。还有其他原因吗?”

 

大家面面相觑,无人应答。“好,上大学的原因依据大家目前的认知与理解,差不多就是这三点。因为这是大家通过有限的渠道,主要是媒体与亲朋好友圈看到和听到的,甚至都不是你们自己想到的。那么,有没有几位同学是为了追求真理,或者说是由纯粹的好奇心与饥渴的求知欲驱动而上大学的呢?刚才张芷苧所说的读书与交流已经包含了一部分这个理由。”

 

“我很饥渴啊”李懿洋回答到。“你是饥渴女人吧?”哈哈哈哈……“开玩笑。现在就来说一下刚才洋洋提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泡妞的问题。泡妞其实是比较俗的一种说法,泡妞的问题背后其实就是长期被我们官方教育所刻意忽略与隐蔽的爱情与婚恋教育,爱情与婚恋属于性教育的范畴,我们的性教育是缺位的。我们的教育内容中一直缺乏两种教育——性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

 

“性教育不是单纯的告诉你生理卫生与优生优育这些,性教育涵盖的范围很广,比如最基本的,像如何谈恋爱?如何处理失恋的情绪?如何避免怀孕?这些应该由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引导才……”“经验丰富……嘿嘿……” “先不要胡思乱想,还没到那一步,我的意思是由有过恋爱经验和失恋经验的前辈先给大家说一些案例与应对的方法,也就是说先在头脑中有一个预期与想象会比较好。”

 

“这也是我之前经常让大家练习‘两难困境’的主要意义所在。即你自己提前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一个预知与猜测,等到你真正遇到的时候就不至于手忙脚乱。当然,如果你真正遇到爱情的话,不管你练习多少次,我相信还是会手足无措的,除非你已经是情场老手——对了,咱们班有没有谁志愿成为情圣的?爱情或者一见钟情,借用木心的话来说,就是张嘴结舌的不知如何是好。”

 

“中国的大学,其实是在弥补你们青春的遗憾和缺失。所以,我理解,我同情,不会责备你们。用张爱玲的话来说,就是‘因为理解,所以慈悲’。因为大陆的高中不许谈恋爱——违背人性!在大学又没有好好珍惜青春年华,我只能祈祷你在珍爱网啊什么佳缘上面找到一个如意佳人了。”“是世纪佳缘!”刘明凯补充道,“哟!看来你挺熟的哇”哈哈哈……

 

“如果我们这批八零后在高中或者大学好好谈恋爱的话,那些网站还有必要存在吗?《非诚勿扰》这样的节目自然也不会应运而生了。这些都属于‘中国特色’!剩男剩女,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我们教育体制造成的,是遗憾的,也是可耻的!大家想想,一个正常人,青春期的生理发育能捂着不让它发生吗?不能!同理,男女爱恋的心理能憋着?也不能!所以我很能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同性恋群体。”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危机阶段理论,青春期的年龄,大概12岁到17岁,是获得角色同一感和避免角色混乱的关键时期,这里的角色,包括了性别角色,简单说就是一个人的心理认为自己到底是男还是女。这个阶段对应的恰恰是初中高中时期,而问题出的最多的也恰恰是这段时期。大家应该多少都有所了解,每年暑假,医院里有多少少女堕胎?这就是学校和家庭的失职!同时也是不负责任!”

 

“这个不负责任是多重的!首先是少女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没有好好的珍惜自己的生命;其次是少男的不负责任,没有好好的去爱自己的心上人;再次是媒体的不负责任,无痛人流的广告满大街,安全避孕的广告却付之阙如。而在这个环节,我们家庭中的父母和学校的引导是缺失的。如果说因为善良而受伤害是值得同情的话,因为无知而受伤害则是不可饶恕的!”

 

“我在这里负责任的告诉大家,避孕药没有避孕套管用,所以如果要享受性爱,那么选择最安全的方式,而不是最危险的方式,比如事后吃什么紧急避孕药。好,在此,我抛出几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一、你们怎么看堕胎?二、你们怎么看代孕?三、你们怎么看小三?是不是猛的一听,第一反应都是不好的现象?是应该反对的事情,是吗?”

 

“好,那么如果我给大家设置这么一个场景,或者说营造这么一个事实,假如你的女友或者老婆有一天被强暴了,A她选择坦白的告诉你,B她没有告诉你,而后的某一天被你发现了,你们选择哪个?”“A吧,B”“好,选择B的话,你会怎么办?”“肯定分手啊!这还用说!?”“为什么分手呢?她也不是故意的啊?”“但是她没有诚实的告诉我啊!”“她是怕告诉你之后,你伤心嘛”“那也不行。”

 

“好,你这边已经分手了,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我们来谈谈A,如果她坦承的告诉你她被强暴了,你会怎么做?”“安慰她啊,然后报警,去医院做检查”石翔宇非常认真的回答,“很好,如果她要求不报警呢?”“那岂不是让罪犯逍遥法外了吗?”“你女友顾及面子嘛,她觉得这是一件丢人的事,不想让其他人知道。”“那好吧,我尊重她,但是还是要去医院做检查。”“这个是必须的。”

 

“好,如果去医院做检查,发现怀孕了,怎么办?”“那肯定堕胎啊!又不是我的孩子!”“但是我们不经常说婴儿是无辜的嘛……”“再无辜的也不是我的孩子啊!”张庭基义愤填膺的说,“那假如你老婆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堕胎,比如如果堕胎就会有大出血这样的生命危险,那么你还会坚持堕胎吗?”“这个……”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好,换另外一个假设,如果你老婆怀孕了,不是因为被强暴怀孕的,确实是怀了你的骨肉,但被检查出来这个胎儿有问题,你是选择堕胎还是保胎?”“这个……还用说吗?肯定堕胎啊!”“好,你选择的是堕胎,有没有选择不堕胎的呢?比如说你是基督徒,信仰的是生命是上帝赐予的,不管好坏,都要承受,自己不能选择他人的生死,是不是就宁可孩子有问题也不会堕胎呢?”“这个……”

 

“好,再回来。如果选择堕胎的话,恰好因为堕胎发生了大出血,而需要输血,恰好感染了艾滋病,你还会继续和她一起生活吗?”“这个……哎,怎么那么惨……我想还是好聚好散吧……”“嘘……咦……”“怎么了?我未来的生活还很长呢!我不能因为她毁了我啊”“好,我们不去给他人的选择做评判,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价值观,我们现在只需要诚实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

 

“好,我们不设置那么悲催的,来点简单的吧,比如什么意外都没有发生,只是一个单纯的堕胎,而她因为堕胎失去生育能力了,你又会怎么办?”“这还叫没有意外啊……”“我说的意外是指的被强暴这种,我们的话题还是堕胎这个话题嘛。”“不能生那就领养喽……或者代孕?”“代孕这个现象已经存在了,但它的复杂性,我们却还没有看到。我们在此先不讨论这个。”

 

“比如说,你家是祖孙三代单传,你这个女友因为你堕胎而无法怀孕了,而恰好你们家又有家族企业和上亿的资产需要继承……”“这么好的事啊……”“这还好啊?”“这种情况,你怎么处理?”“我如果和她感情很好的话,没问题啊!”“但是你爸妈和你爷爷以及董事会成员都不会同意啊。”“那样哦,那代孕呗……或者找个小三生一个……哈哈哈……老子有的是钱!”

 

“好了,我们的设想到此为止。大家看到了,堕胎这件事实我们说起来看似很简单,一旦放进了现实,是不是感觉很复杂很纠结?而我们每个人应对现实的能力如果没有在我们的教育中得到培训,那么一旦在现实中遭遇,就会抓瞎,甚至精神崩溃。像堕胎,包括代孕问题,更是复杂。每个人的道德情操,恰恰是在这种现实的抉择中才能真正的显现出来,而不是停留在嘴皮子上。”

 

“大家翻到125页,罗素的老师,哈佛大学哲学教授怀特海在这里说到,‘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把年轻人和老年人联合在一起,对学术展开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生命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大学传授知识,但是它是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来传授。’刚才张芷苧同学说的交流,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意思。而我刚才带大家做的这些道德两难选择,就是在培养大家的想象力。”

 

“知识的传授需要想象力,那么人格的熏染需要什么呢?应该像原来,也就是民国时期的清华校长梅贻琦所说的‘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教育的功能无外乎两种:一、知识的习得,智商的提高;二、德行的锻炼,品性的熏陶。教育是要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才对,带来愚昧和痛苦都不是教育的真谛。”


“如若大学里的老师只会照本宣科,苟且地钻营课题而无暇于与学生进行亲密的交流与坦诚的探讨,同时又没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感在学生中间进行启发与引导,那么这就已经不再是大学了,是不配称之为大学的。因为大学是要用生命的热情把年轻人和老年人联合在一起才行,学生要对真理充满了探索和敬畏才行,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了关爱与期待才行。”

 

“想象力为什么那么重要?不止是因为爱因斯坦说过那么一句话的原因,而是因为充满想象力的探索将会点燃令人激动的气氛,这种气氛会带动知识的变化。事实不再是赤裸裸的事实,它被赋予了各种可能性;也不再是记忆的负担:它像诗人一样活跃我们的梦想,像建筑师一样构筑我们的目标。这里的关键是各种可能性。因为你们的诞生——生命的诞生本身就是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啊!”

 

“大学要能点燃你的想象力,或者说,至少不能毁灭你的想象力,要能够给你一个宽容轻松的环境与氛围去自由的想象与思考,言说与表达,而不去计较对错,使你能够自由自在地去欣赏未被危险因素干扰的大千世界。而学者的作用是唤起生活中的智慧和美。朱自清先生认为“学问来自于闲暇”,也就是说大学里要能够培养学生进行一种有意味的沉思。”

 

“这种闲暇的沉思其实就是想象力和知识自然的融合,这种融合需要摆脱各种观念与刻板教条的束缚,需要从烦恼与冷漠中解脱出来,需要各种不同的经历,需要不同人不同的观点与不同才识的碰撞与激发,当然,最需要的是强烈的求知欲和自信心。你们的求知欲和自信心要指向你们的理想与使命,而这个理想与使命也恰恰就是我们教育环节中缺失的另外一环——职业生涯规划。”

 

“无论是攻读哪一门专业,或者从事哪一个行业?自己都要有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愿景才行。比如你们现在分了文科理科,这其实只是儿童级别的分类,人类的职业目前统计的有三万多中,而不再是过去的三百六十行啦。你未来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或许现在还没有,或许是非常传统的,不管是清晰还是迷茫,总是要有一个大致的方向才行。因为只有方向对了,努力才有效。”

 

“而这个方向的确定,其实就是‘认识你自己’的过程和指向。比如我的天赋是什么?我的气质是什么样的?让我兴奋激动的志愿和理想是什么?我的家庭条件怎么样?等等,这些都是促使一个人认识自己的要素,而能否认识清楚,就看每个人自己的天分和机遇了。有的人比较早的能确定下来自己一辈子矢志不渝的事业,而有的人摇摇晃晃糊里糊涂,一辈子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你未来的专业或工作只有带给你愉悦或缓解痛苦时才有意义,学习亦然,谈恋爱亦然。我身边有太多失败的例子了,我说的失败是从他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状态来判断的。比如嫁给了一个或者娶了一个自己不喜欢聊不来的对象,只是因为对方有钱或者该结婚了;选了一个自己不感兴趣但据说非常热门毕业后容易找工作的专业;毕业后做了一份自己没有干劲只是听命于安排的工作。”

 

“所以我从不强迫学生去听我的课或者做我布置的作业,因为你们要逐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学习是最个人的事情,也是最个性化的事,本应该接受最个性化的辅导与职业及学术设计的,但由于工业化带来的大规模班级授课制,为了效率,牺牲了质量,基础教育是这样,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是这样。再加上单一的取材标准,发展成了‘读书与学习没关,只和考试有关’这样的奇葩现象。”

 

“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在《中国行日记》中记述他当年(1952年)在访问南京师范大学的时候,学校的情况是这样的:1600名学生,540名教师,11个学院。师生比接近1:3,这才能算是高等教育啊!因为高等教育的本质理应是蔡元培先生所谓的‘大学者,探究高深学问之所在’,是一种规模非常小的精英教育。而为了谋生的职业教育则应该大众化。”

 

“大陆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为了超英赶美,采取了“多快好省”的手段,直接导致大学的粗鄙化与庸俗化,不仅远离了教育的本质,离高等教育的本质更是相去甚远。所以,国内的大学,除去名牌大学有点大学的样子外,你去哪里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这里,我就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与事实告诫大家一些在报考大学时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

 

“我常说这么几句话:一、对于基础教育,好学校不如好老师;二、对于高等教育,好学校不如好专业。确定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事业方向后,再来根据专业选学校,而不是根据学校选专业。想泡妹子,选择师范类艺术类医学类学校或专业;相反,想找帅哥,选择理工类科技类学校或专业。欧美日大学首选,港澳台次之,大陆再次之。如果上不了名牌大学,我推荐国内的几所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

 

“一、宁波诺丁汉大学;二、西安利物浦大学;三、上海纽约大学;四、南方科技大学。选大学尽量选择在省会,省会尽量在这几个城市选择:一、北京;二、上海;三、西安;四、武汉;五、南京;六、成都;七、广州;八、杭州。如果说省份的话,最好的是江苏省和浙江省,其他省份,像我们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都尽量不要选,西部就更不要去考虑了。除非你是研究民族民俗这样专业的。”

 

“比如师范类最好的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即北师大、华东师大,其次就是西南大学、陕西师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而美术类的最好就是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清华美院,其次是四川美院、天津美院、广州美院、西安美院、鲁迅美院、湖北美院。当然其他综合性大学或者理工类大学里面也都有美术系或美术学院,但是以设计类偏多,所以如果去这种学校的话,我建议去理工科类的大学。”

 

“其实,每个学校都有他自己的强势专业,先对准自己的专业来报考学校。如果实在不知道自己未来走什么路,那么就选择综合性大学,也就是说里面的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大学,这样方便自己在诸多学科中寻找自己的定位。985首选,211其次,如果这两类都进不去的话,那就选城市比较好的大学,比如我们附近的深圳大学和汕头大学,他们都有各自的优势专业和学科。”

 

“今天就先给大家上到这里吧,等下次上课的时候,我再来把大学的其他部分娓娓道来。See you next time!”


2015年3月4日

写于广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