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里商业评论 | 曾鸣:互联网的“器”与“道”

 haosunzhe 2015-03-13

文 | 曾鸣(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战略官)


随着互联网技术一浪又一浪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面临巨大挑战。这些传统企业在强调自身优势的时候,最常提到的一个观点是“互联网是工具。商业/金融的本质不会变。”言下之意是,我们对商业/金融的本质理解很强,只要把互联网这个工具用好,未来还是我们的。(最新的争论是互联网+, 还是+互联网。前者以互联网为主体,后者以互联网为工具。)


这种观点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互联网工具”的理解过于工具化。互联网是工业革命后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人类在工业文明这两百年创造的财富远远高于以前几万年的总和。互联网技术进步的速度和影响力将大大超过工业革命。


任何重大技术革命的背后都有科学、哲学,甚至是世界观的巨大变化。不理解这背后深刻变化的本质,根本不可能利用好这样的工具。没必要在逻辑层面去争辩什么是“本质”,什么是工具。要把互联网这个工具使用好,就必须理解互联网思维。这是互联网的本质。这两者本来就是没法割裂的一体。“分布式”既是互联网技术的基本架构特征,也是未来商业的基本模式。云+端、机器学习、快速迭代等,都在快速从技术范式演变成商业范式。


技术和商业模式是共同演进的。最前沿的技术和最创新的商业模式往往是共同演进的。成功的创新商业模式才能最终把技术创新的价值最大化。淘宝的电子商务生态圈和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进步是紧密相连的。谷歌的成功同时是商业和技术的成功。一个“引进”互联网工具的企业,基本没有可能接触到技术的前沿,即使是引进的技术,优势能发挥多少都是个问题,又如何靠它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呢?未来,一个成功的企业,不论在什么领域,肯定都是能同时服务海量客户的。光这一点的技术挑战就是巨大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观念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时候空谈“商业/金融的本质不会变。”,只会让自己更加被动。


当一百年前汽车取代马车的时候,虽然这只是交通工具的改变,甚至我们可以说“交通的本质并没有变”,但交通的变化大到改变了我们所能感知到的几乎所有一切。


当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让一切在线,甚至虚拟和现实的边界都越来越模糊的时候,努力去理解互联网将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的根本性变化,从而在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远比仅仅把它当作工具,要重要得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