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慢性肝炎

 钟家台 2015-03-13

中医治疗慢性肝炎

      节前有乙肝患者前来咨询。今天抽空整理这方面的思路。

      乙肝是“慢性肝炎”的一种,属西医学病名,乙肝最为常见,约占“慢性肝炎”80%。由多种致病因素侵害肝脏,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和毒物、酒精等,导致肝功能受到损害,从而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西医根据病情轻重程度,把“慢性肝炎”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类型。属于中医学的“胁痛”、“黄疸”、“虚劳”等范畴。

    中医认为,慢性肝炎的病因有内外因素,外因是湿热疫毒,内因是郁怒伤肝、饮食不节,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亏损。慢性肝炎“起病于肝,损伤及脾,病本在肾”。

    临床症状: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或疼痛;或有恶心、呕吐、便溏、失眠、多梦;病轻者无黄疸,严重者可出现黄疸;或有肝掌、蜘蛛痣等。

    一、治疗原则:

    1、治肝当须实脾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论述了肝病的治疗原则:“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先当实脾”,“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临床所见,慢性肝炎患者,除肝病见证外,还伴有脾虚症状。

    中医认为,肝喜疏泄、条达,调畅情志。肝气调和,则脾胃运化功能健旺;反之,情志不舒,肝失于疏,则胃失和降,脾失健运,出现胸脘痞闷、腹痛腹泻。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是运化水湿的枢纽。而湿为肝病病因之一。所以,培土以荣木,健脾以祛湿,是治疗肝病的关键。

    2、治肝不忘补肾

    中医认为,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血需要肾精的化生和充养,肾精也需要肝血的滋养而维持充足。肾精肝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相关。病理上,肝血不足和肾精亏损可相互影响,出现头昏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等肝肾精血两亏的病变。

    肝主疏泄,肾主封藏,肝气疏泄可促进肾气封藏,肾气封藏又可防肝气疏泄太过。

    从五行相生关系上看,肾水为肝木之母,肝木为肾水之子,母强则子壮。另外,慢性肝炎多属虚证,“虚则补其母”,所以治肝不忘补肾。

    二、探讨药物治疗思路

    临床上,笔者多使用三类药物:

    1、扶正类药物,包括健脾和补肾。

如黄芪、党参、白术等健脾补气;巴戟天、淫羊藿、菟丝子等补肾。等等。

    2、清热解毒利湿类药物。

    如黄柏清热解毒燥湿;虎杖清热解毒利湿,且活血定痛;薏仁健脾利水渗湿;猪苓利水渗湿。等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清热解毒利湿类药物不但对抑制和杀灭乙肝病毒(HBV)有显著作用,还能促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作用。

    3、活血化瘀类药物。

    如丹参、郁金、三七、鸡血藤、桃仁、葛根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类药物能改善肝脏微循环,减少病变部位缺血,加速病变修复,促进肝细胞再生,同时改变肝细胞膜的渗透压,不利于乙肝病毒(HBV)在肝内复制转录,预防肝硬化和癌变。

    三、经络理疗

    参考经络及穴位:

    1、督脉、夹脊穴和膀胱经。

    督脉总督六条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称为“阳脉之海”。中医有“疑难杂疾取之脊” 之说。

    华佗夹脊穴位于脊椎棘突旁开0.5寸,在督脉与膀胱经之间,华佗夹脊穴与督脉同在背脊处,督脉循行于脊柱内部,华佗夹脊穴位于椎骨棘突下,相近相邻,一脉贯通。足太阳膀胱经在背脊部第一侧线的各个俞穴,与华佗夹脊穴相距1寸,足太阳经筋夹脊上达头顶,多处与华佗夹脊穴重叠,有经脉相连。所以,华佗夹脊穴被古今医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有“华佗夹脊治百病”之说。

    2、穴位:

    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膀胱经一线上。

    中脘、天枢、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丘墟、太溪、复溜、公孙。

    四、注意事项

    1、早发现早治疗,不要贻误病情,以免发展成肝硬化。

    2、食物宜清淡新鲜,不宜过食肥腻甘味,忌饮酒和辛辣刺激食物。

    3、保持乐观情绪,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肝喜条达,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康复尤为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