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含蓄内敛的,民族优越感

 真友书屋 2015-03-14




文/冬子


之前下山和朋友一起看《一步之遥》,回来后专门找出来又重复听了好几遍原声的“饮酒歌”。看的出来,姜文是真心的爱这些西方音乐。


我一直都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的文化是有优越感的,因为中国人不但能读的懂东方艺术的美,也能读懂西方艺术的美。就像歌剧,稍微有一点西方文化背景的知识储备和欣赏力,听歌剧时我们就能和他们的感动在同一个点上契合。他们在里面听到了什么,我们也在里面听到了什么。就像我们听战车工业金属时能感受到日耳曼人紧握的重拳,听维京金属时会有史诗感。

而古琴,所带给我们的古意,他们却永远都无法进入。这就像随便一个美院学生都能看得懂油画里的“表现”,而连高居翰那样汉学家,都无法理解“写意”。

我们都能看得见梵高的孤独,他们却永远看不见八大的落寞。并且主要是,我们既能看见梵高的孤独,又能看到八大的落寞。


包括汉语。网上有个老外的中文八级考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大家都冷笑话看了。说单身人的来由:原来是喜欢一个人,现在是喜欢一个人。同样的文字,只是阅读重心不一样,意思就截然不同。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变幻莫测。但我们都心有灵犀,不用点就通,。就像对古琴、国画、书法、诗词等传统文化的审美,一出生,血液里就有的。


书法更不用说了,我们看到书法时能对着一副字和相隔几百年的作者畅谈,而他们只能当抽象画,视觉艺术。


这就像一个成年人和一个三五岁的小孩,小孩的心思想法成年人的眼里,一览无余。而小孩看这个成年人时,却是除了自以为是的偏见就是曲解。


这便是我们民族的伟大之处,优越感。




上次和朋友聊天,说到一个现象,说日本民族面对中国文化是有优越感的,从很多日本精英阶层的文字里都能看见。中国人的回应也很无力,大概都是一些:“你们所谓的文化优越感都是继承的我们的,盆景禅宗服饰建筑等,不都是我们的?看我们的四大发明!”

说到西方文明也是:“看我们的四大发明!”


额....这回应自己说完自己都觉得很无聊。


讲个黄哥给我讲的故事。说有次他和某寺方丈去日本高野山朝圣,行车爬过极其崎岖绵延的山路,才终于到达偏远幽静的奥之院。一进入就被长达数公里的参道两边林立的杉树给定住了心。黄哥说,眼所及处,每一棵都有一千多年,合包不能,高耸入云。黄哥强调说“你想想,每一棵都是一千多年以上”。


我是能想象的出的,其实人类对“大”的物体产生敬畏的源泉,就是神性。只要是一眼看上去非人类力量所及的,都具备神性,比如千年大树,亿万年巨石。所以人类史上绝大多数的“宗教的”雕塑以及建筑都是巨大的(塔、佛像佛殿、为了彰显神性的帝王建筑、教堂等),包括绘画(西斯廷教堂天顶画、敦煌壁画等)。


所以,我勾勒了一个幽深古朴、神秘宁静的场景,也就跟着黄哥讲的一块走进去了。


路两旁的墓群,都是日本历代名人为了离空海大师更近更好的接受开示,将身后之所选在了这里的。所以这里的墓地没有墓地的阴森,却有宗教的神圣感。


走到参道的最深处,就是空海大师圆寂的地方了。我们都知道,修行到了一定层次,对圆寂的时辰是有预知的。空海就是在这种语境里,命人在此地建造了一间灵庙,发愿不入灭,等待弥勒菩萨下生。

西元835年空海走进去,关上那扇木门之后,一千多年,到现在,那个门没有任何人打开过。

所有人只是站在门外望向那扇随手就可以推开的门,千年来,没有一个人说要跨过那个栅栏,推开门看看。只守着一个空海进去关上门的背影。所以到现在没有人知道空海有没有在那间房子里圆寂,是化为空无消失了,还是此刻正闭眼坐着。


黄哥讲到这里,我已经震撼的按捺不住情绪了,接了句:“超越人性的人性,就是宗教。这才是宗教的意义!”


这个故事对我震撼很大,有机会一定会去日本站在门外向空海大师鞠躬问好。

其实这个故事里面除了宗教性带给我的耳目俱新,还有对日本这个民族民族性的思考。正是因为一千多年来这个民族的自觉性,才有空海还活着的可能,那是相互的作用。


再看看我们吧,秦皇陵每年都想切开看,并且还考古学家。


于是结论的层次慢慢就能够剥开了。

日本对待文化这种极度真诚自觉的民族性,成就了日本很好的继承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很多我们已经衰败的文化在日本有着非常完整的传承。于是日本在出杰出的文化继承人上,总是有普遍水准较高的人才在不同领域出现。

而我们这个民族总是看上去很散,快睡着了。但由于文化积淀实在太深太厚太博大了,总是突然就有一个大师冒出来,把他们的高手一个一个全部打败,像吴清源。然后每个他们正嘚瑟的节点,总是出来一个中国人,把他们所有的那些优越感都给打乱,反复蹂躏。


就像大学那会刚接触台湾话剧。表演工作坊的能下载到的都看了,觉得厉害的不得了,搞笑搞的好,深刻也入骨,大陆怎么就没有呢?隔了几年大陆话剧环境好了,好的作品层出不穷,直接就把他们比成小清新了。

于是就认识到,最初觉得他们好是因为他们的有言论自由的空间,所以台词让你觉得过瘾。就像在一个严肃的政治环境里,突然看到台上有人讲荤段子骂总统,所以你就以为牛逼到不行。

其实只是我们的环境不允许在台上骂总统,不然只需要开心麻花深沉一下,就没有人看表演工作坊了。


相声也一样,刚开始看相声瓦舍作品的时候,国内相声还处在歌功颂德讽刺处长总经理的阶段。又是觉得幼小心灵被击中,以为冯翊纲宋少卿牛逼到不行。现在重新看,全不过是挠痒痒的小聪明。


这是文化积淀、民族性、政治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我们本就是在文化上最优越的民族。


有天我在高非家书房玩,我说我想练小楷,你觉得从谁进入比较好?高非说,在众多小楷里面,你找一个你最喜欢的写就行了。然后高非找了本历代小楷名碑汇集的册子给我,我翻了一遍后,说八大的和灵飞经还算有点对胃口。高非说,你等下,我这儿还有一本。然后神神秘秘打开书柜最下一层,抱出一本四开厚厚的书册来。偷偷地给我说,这是我的藏书里面的宝贝,良宽书法全集,五年前八千块钱买的,很少给人看的。我一听八千,赶紧在衣服上搓搓手。


我认为翻字帖时,在不明作者背景的情况下,喜爱一个人的字,爱不释手,那就说明,写作者一定是位老朋友。或今生或前世。良宽禅师的书法,我只是翻开看了几页,就喜欢上了。


其实到良宽的时候,我已经意识到,以上那些种种民族的比较和优越感,是有些狭隘了。或者可以肯定的说所有的优越感其实都是狭隘的,村上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也是。谁都知道,民族主义本身就是个狭隘的概念。艺术和文化,应该是全人类的,没有民族界线。就像空海的师父,是中国的惠果;就像我最喜欢的书法,是日本的良宽。


而即便从另外一个层面,优越感,也是狭隘的:人类文化的终点,都是含蓄而内敛的。学问是,做人是,美学也是。那么民族性,也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