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菲行走散文诗
丹 菲 [山西]
连城云龙风雨桥 ——风从窗外吹过
走进长长的雕花木桥,无风也无雨了。可我知道,有风一直在窗外吹着,雨时停时下。 后来,即便我笼罩在温柔的大手掌下,也不能否定外面天地的立体和精彩。 不过是,我已离开或者出走。此时所看到的时光具有文物气质,它引领我朝向真实的原点。 明朝或在清朝,披着蓑衣头戴斗笠的农人,赶着母牛和两只牛犊进入庙宇一样的桥头,他们匀速穿过卵石桥面,头也没回。河岸那边,山路转了弯。 我小心地踩着木楼梯,上到神的楼阁。窗外,青岩河脉脉流淌,这座可以暂避风雨的廊桥,使我很愿意在午后的光影里逗留。于是你看到我时,总觉有那么一点暧昧不明。就像我看那几个坐靠在长椅上的农人,他们想探查我的内心犹如我想知道他们无端的闲散。 我知道,有人会来,虽然还需过很久,有可能是在梦中。那时,我们在廊桥的身体里相会,谈论的肯定不再是风雨。
乐至慈恩寺 ——我原谅了我爱你
从此,我爱你可以与你有关,也可以无关。从此我爱你不再羞怯,从此我爱你不再设法遮蔽他人的视线。我爱你在太阳明晃晃照耀的清晨。在山林中,或人群里。 我爱你,是我发现了那个我,你是镜像无所谓冰冷温暖。她只是借你的躯体,闪耀自己灵魂的光芒。 她住在你的身体里,就像风火水土端坐在时间里。 美好岁月,我终于懂得好好爱我,安静地舞。
乐至马锣睏佛 ——我把这一世,活成许多世
那么久,比如世间的四十八年。 夜幕上闪烁出星光,我在一块巨石安卧的姿势面前,看到婴儿的态度。 有什么不可以归零,风,终于无法吹乱一个人的头发和衣裙。小鸟和猎人和解,舞者对恶棍释然,花儿回到种子,时间找到了空间。乐至县的马锣睏佛气度悠闲,绽开唐朝的微笑。 翠竹青青,蝉声多么欢快,我戴起守寺人宽大的竹斗笠,走向柔软厚实的落叶,一些露水,还有一两只不知名的小动物。 从此,我把这一世,活成许多世。
罗圈村 ——五万年前轰隆隆的往事
沿着高大齐整的玉米林,我进来了。 四周的山峦敦厚圆润,很不像经历了天大的击打;脚下的黄土和石子也似乎平常。但,时间走了五万年或更长,足以让万里外的尘埃再次找到家园,种植庄稼和养蚕纺纱。 没有路,或只需一条土路,炊烟随着太阳升起又落下,溪边的大白鹅和徘徊在门前的枣红马,矮屋上缀满了成熟的葫芦,它们虚怀若谷,准备盛满泉水和粮食。 那些蜷缩在柞树上的蚕,最终将破壳而出,留下白发一样的思绪和语言。 时间,镇定地环视山岗,见证一阵风又一阵风将世界吹得面目全非。那些轰隆隆的往事,远远不如街门上方端午节的荷包惊艳,老农从不知曾经来自天空的石头,只知脚下的土地格外肥沃,似乎被上天临幸过。
注:辽宁罗圈村,中国唯一被世界科学界认证的陨石坑。形成于约5万年前。
祖州城 ——神秘石棚
一个人,永久地睡在山里,深秋的蓝,一再地蓝,风平浪静了。 唯剩山包上的石屋,兀自独立。将谜底藏起,素衣素面,进入时间。 石板坚固,像决心一样毫不动摇。当初,是谁搭建,为什么搭建?千年的风吹散了乌云,连同吹散了所有马上誓言。 一个人成王,建立浩大的家园,然后转身卧于山间。不像树木四季荣枯,他永久地沉默不语。 我站在石屋前,这个像棚子一样的物体,依然能遮风挡雨。辽祖耶律阿宝机,他在五百米之外,不再听闻世间风雨。
【作者简介】 丹 菲 本名王桂红。行走大地的女儿。道的追寻者。心灵慈善文化慈善的实践者。写作爱好者。现任《炎黄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订阅:可点击本文标题下方的“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链接直接关注,或扫描“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二维码,或加微信公众号:zgswsyjzx。 转发:点击右上角图标,可“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等。 投稿:自荐或推荐优秀散文诗作品、理论文章,请发送至中心专用邮箱:zgswsyjzx@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