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国防支出将增12.2%,升至8082.3亿元。
按当日(2014年3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6.1257计算,约合1319.4亿美元。
———————————————————————————————————————————————— 2013年3月5日披露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3年安排国防预算为7,201.68亿元,同比增长10.70% (约合1163亿美元)。
《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中国国防费支出主要由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武器装备费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大体各占三分之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军费支出,占GDP比重相对稳定。
数据:过去3年间国防预算对比
2012年中国国防费预算为6702.7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加676.04亿元人民币,增长11.2%。 2011年中国国防费预算为6026.7亿人民币元,比上年大约增长12.7%;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预算的6%。 2010年中国国防费预算为5321.15亿元,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长7.5%;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预算的6.3%。
对比:美日军费支出
美国:6310亿美元 美国会批准2013年国防预算总额为6310亿美元。 其中,5522亿美元用于基础预算,885亿美元用于正在进行的全球作战。 日本:47500亿日元(522亿美元) 2013年1月29日,日本正式对外公布了2013年度防卫预算案概要。 2013年日本国防预算为47500亿日元,折算美元约522亿。 ————————————————————————————————————————————————
——2012年,中国国防预算为6702.74亿元;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6.3125计算,折合1061.82亿美元。
【 2012年3月4日11时,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举行。大会发言人李肇星在回答相关提问时指出:中国政府对国防费实行严格的财政拨款制度,2012年中国国防费预算6702.74亿元人民币;国防支出占GDP比重从2008年的1.33%下降到2011年的1.28%;中国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军费透明,实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不会威胁他国。】
——2011年,中国国防预算实际执行数为6026.7亿元;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6.4588计算,折合933.10亿美元。
【 2011年3月4日11时,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举行。大会发言人李肇星在回答相关提问时指出:2011年中国国防预算为6011亿元(此为预算数,非实际执行数),占财政预算6%;增加653亿,同比增长12.7%。】
——2010年,中国国防费预算为5321.15亿元;比2009年预算执行数增加371.16亿元,增长7.5%。 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6.7695计算,折合786.05亿美元。
——2009年,中国国防费预算执行数为4949.99亿元。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6.8310计算,折合724.64亿美元。 (比较一下2009年3月公布的预算数为4806.86亿元,执行数超出预算数143.13亿元,超出预算数近3%。)
——2008年,中国国防费预算执行数为4182.04亿元。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6.9451计算,折合602.16亿美元。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8》
注:2005—2008年GDP数据已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了修订,军费开支占GDP比重同步进行了更新。
![]() ![]() ![]() 中国历年军费支出一览(1950—2013年)军费又称国防经费,是国家用于国防军事方面的经费,包括用于国防建设和战争的经费。 近年来中国军费规模和用途一直备受外界关注。2013年人大发言人傅莹曾说,军费问题似成人大新闻发布会必答题。 ![]() 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军费比例总体下降![]() 1949年,新中国刚刚建立,西北西南等地区还未彻底解放,为了尽早解放全中国,当时中央财政的大部分都充做了军费,开支浩大。直接用于部队的军费支出,1949年高达中央政府财政支出的60%,1950年高达45%,实际军费支出最后还超支21.8%。1949年至1956年的8年里,军费开支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平均为35%。1953年国防经费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15%,就是比例最低的1956年也高达5.95%。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中共中央规定,军费要压缩到国家财政支出的20%以下。为此,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国家便大力裁军并压缩军费。1957年,中央决定进一步压缩军政开支,翌年,全军员额减至237万人,军费只有50亿元,分别占国家财政支出的11%和GDP(国内生产总值)的3.8%. 1960年的军费为58亿元,降到GDP的3.5%和国家财政支出的8%。 1956年开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段时期,中国防军费的绝对值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从1957年的5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966年的101亿元人民币,平均年增长9.3%,但军费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例,却走了一个U型曲线,从1957年的18.2%和5.16%,降低到1960年的10.1%和3.98%,随后又增加到1966年的18.1%和5.41%。 “文革”期间军费膨胀![]()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越南战争又步步升级,中国的军费开支在经济极端困难的1961年以后反而一路飙升,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前期都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0%左右。由于当时地方许多单位也有相当多的战备开支,实际上,服务于国防事业的费用比例达到国家财政支出的1/3,占GDP的比例则在10%左右。 当时总是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军队员额大幅增加,1965年超过500万人,1969年达到631万人,而且数量增加最多的又是步兵。文革时期中国军队、民兵规模和员额极度膨胀,加之对第三世界军援保障引发的部分军费开支,所以军费相对60年代初有大幅增加,国防经费开支从1967年的83亿元,增加到1977年的149亿元,其实文革十年间,军费绝对值增长并不大,年平均增长率仅为7.95%。军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在1968年达到顶峰,突破26%,而后逐年下降至1974年的17%。74至77年的四年间,可以算是停滞期,军费绝对值在140亿元上下,占GDP比例也固定在4.5%左右。文革时期,国防经费占GDP比例很稳定,一直保持在4.65~6.5%之间。
80-90年代军费开支萎缩![]() 1978年末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国防建设也强调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当时的国防指导思想是“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经过三次精简整编,中国军队总员额由文革时期的660多万人减至1984年的420万人,又在1984年11月1日开始的百万大裁军中将军队员额减少到320万人。 为了支援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这一时期国防经费比重明显下滑,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例由1978年的17.37%减至1984年的10.63%。军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4.6%,降低到1984年的2.13%,下降幅度一倍左右。军费开支绝对值只有在1979年有过急剧增加,达到223亿元,同比增加了55亿元,因为在这一年发生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国防经费从1978年的168亿元,到1985年的192亿元,8年之间仅增加了24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仅为1.78%。 1986年,中国的军费减为201亿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花费比70年代后期减少了一半。这一年GDP为10202亿元,国家财政支出为2291亿元,军费在其中的比例占2.1%和9%。此后,中国经济一直高速发展,军费随之有所增长,不过,在GDP和国家财政求出中的比例总体递减至1997年。这一年,军费支出数为813亿人民币,占GDP的1.03%,其比例为新中国历史上的最低点。 新世纪中国军费“补偿性发展”![]() 1999年开始,军费开始逐年增加,每年保持增长12~20%的增幅。2001年的国防费比上年增加235亿元,增幅为17.7%;2002年增加266亿元,增幅为17.6%;2003年增加200亿元,增幅为9.6%;2004年增加292亿元,增幅为11.6%;2005年的国防费预算比上年增加247亿元,增幅为12.6%。从2000~2005年的6年间,国防费支出从1207.54亿元增加到2475亿元,翻了一番。从1999年到2009年的11年间,军费从1076亿元增加到4806亿元,总额翻了两番还多。 2002年,中国GDP迈过10万亿元关口,军费开支也超过了1500亿元。此后,中国经济隔几年迈上一个台阶,2006年GDP超过20万亿元,2008年迈入30万亿元。中国的军费开支也相应与经济发展同步得到提升,2004年超过2000亿元,2007年超过3000亿元,2008年又超过4000亿元,2009年达到4806亿元。国际上开始对中国军费的这种增长速度议论纷纷,而中国国防白皮书则把这种增长释为“补偿性发展”。 2010年中国国防费预算为5321.15亿元,比2009年增长7.5%,国防费增幅有所下降。 2011年中国的国防预算约为6011亿元人民币,相比2010年增加12.7%。2012年中国国防费预算为6702.7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加676.04亿元人民币,增长11.2%。2013年,中国国防预算总额为7202亿,较2012年提升10.7%。
![]()
附: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日本历年国防支出比较(1950—201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