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雨,下雪,谁说了算?!

 兔兔的窝 2015-03-15

冬春之交,气温忽高忽低,冷空气宝刀未老,尚有能力一战,暖湿气流兴奋活跃,频频挑衅。二者狭路相逢,是要下雨,还是下雪?来来来,我们且来说道说道。


首先,不管是下雨还是下雪,都要从天上落下来。那它们在高空是什么样?一般来说,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此降水在高空的存在形式通常是固态,也就是雪或冰晶。下雨还是下雪,简单说是由低空的温度决定。


好了,有这样一朵小雪花,在高空中各种碰撞,凝结,最后胖到连大气也托不住,不得不从高空落下来。如果她在下落过程中一直受到“冷遇”,既一路走来气温都低于0℃,那么她就可以很好地保持住自己的形态,落下来的时候还是一朵小雪花。这时,有的人看见了说“燕山雪花大如席。”也有人吟唱,“未若柳絮因风起。”还有人打趣,“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还是这一朵小雪花。它在下落过程中受到了“热情款待”,气温都高于0℃,那她就一边下落一边融化,等落到地面,就换了一个“马甲”,变成了小水滴,人们就说,哎呀,下雨啦!



但现实情况往往没这么简单,小雪花在下落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也会尝尽人间“冷暖”。有的时候刚融化了一点,但还没有全化,快到地面又再被冻住,这样就产生了冰粒,学名霰(xian)。它和冰雹不同,属于雪花的近亲,通常出现在下雪前或下雪时。



更复杂的情况是冻雨,这是我国贵州、湖南等地冬季常见天气现象。小雪花在下落过程中先是融化成水滴,落了一会气温降低到0℃以下,按说它应该凝结成冰晶或冰粒,但是由于没有找到可以附着的冻结核,只能继续保持水滴形态,这个时候它的“体温”低于0℃,叫做“过冷却水滴”。这种异化水滴最显著的特点是不稳定,当它以降雨的形式落到地面后,遇到0℃以下的物体就会迅速在其表面凝结成冰。



以上都是针对一朵单独的小雪花进行讨论。实际一场雨雪过程中,有上万上亿个小雪花存在,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高空,位于不同的区域,有的离冷空气近些,有的位置偏暖和一些,在下落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的境遇,发展出不同的变化。


冬天易下雪,夏日雨更多。冬日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无冬华南则很难一睹雪花的芳踪,夹在两者之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时高时低,起伏较大,降水的形式就会变得异常复杂。


以这次元宵节的雨雪过程为例,由于前期气温较高,很多地方会先下雨,但后期冷空气势力强大,降温明显,会出现雨雪转换的情况,但更南一些的江西、浙江南部等地就只有雨水相伴。



降水形式的多样化在让人们感慨大自然精妙的同时,也给预报员的预报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有时候报了雪,却下成了雨。有时候说好的大雪,却以一场雨夹雪草草了事,因为往往细微的温度变化,就可以左右雨雪的天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