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连载:《仲景心法探源》——《伤寒杂病论》脉学

 有容乃大785 2015-03-15


文/姜廷洲编辑/李子瑜


主编推荐:姜廷洲中医师,五味堂坐诊专家,亦是五味古法中医专家组成员。几十年来勤于探索古法中医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轨迹,挖掘伤寒经方临床应用。十年磨一剑而著《仲景心法探源》一书,本书是姜老师几十年临床经验的理论总结,从理论上对《伤寒论》探求和发掘,显明了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

现姜老师发慈悲大愿,愿将本书在本平台独家连载刊登,与众中医同道分享,以提高诸位道友临床疗效。



、《伤寒杂病论》脉学

理解《伤寒论》必须以其脉学为基础,故此,我们不得不预先花一些篇幅就《伤寒杂病论》中的脉学做专门的探讨。

脉学自古以来被世人视为高深莫测的医学。有人说,不懂脉学,未入医门。其说虽不尽然,但也体现了脉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中医脉学,仅凭寸、关、尺三寸脉络而断其五脏六腑,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疾病,实为神奇之至。西医科学不能解,称其为巫术,可悲可叹。殊不知这是中医学的特色,是古圣人的创造,是科学无法绝对证实,却是永不改变的真理。

中医脉学的优点在于能预测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对提高身体健康,减少经济损失有重大意义。现在患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西医所查处的癌症,不是中期,即为晚期。因为仪器只能检查有形的疮结脓肿,而对于气血虚损,气结气郁之,无法验证。所以只有待到中晚期才能见于仪器之上。一个真正懂得脉学的医生,可以通过脉象所显示的气血运行的虚实判定脏腑的早期疾病。

中医脉学专著很多。医书中也都有脉学的运用,但令学者难以得其要领。脉学的精确运用病症的准确结合首推《伤寒论》中的脉法。我们只要掌握《伤寒论》中的脉法,就能理解万变不离其的道理。脉象虽然复杂,总在表里、阴阳、寒热、虚实之中。

首先我们将脉学分为两大类,一是浮脉,二是沉脉。在我们理解浮沉二脉后,就知道了脉法的纲领,我们可以将各种脉象与浮脉与沉脉结合起来,进行辨证论治。在脉象中,脉分阴阳,阳脉为浮、大、数、动、滑。阴脉为沉、涩、弱、弦、微。(这是阴阳的典型代表脉象,具体远不止这几种)不论是阳脉还是阴脉都可以与浮沉二脉相结合而为法,这是其一。

其二,是以《伤寒论》中的脉法为主,并运用论中的病脉证治相结合的方法,将脉学展现出来。如此一来,我们学会了脉法,也就学会了辨证论治。

脉法部位,在手腕处,以中指定高骨,食指与无名指自然落下,此为寸、关、尺三部,左右一样。左手寸关尺主心肝肾,右手寸关尺主肺脾肾。寸关尺三部脉又分主三焦。寸主上焦,关主中焦,尺主下焦;左主左,右主右,左右相同主中焦。

脉有三部九侯。三部乃寸关尺。三部每一部脉又分为浮、中、沉三候,一部三候,三部九侯。

浮脉信手可得,即为浮(用力为两粒黄豆重);稍稍用力,即为中(用力为六粒黄豆重);按之伏骨,即为沉(用力为十二粒黄豆重)。

脉取过之与不及。阳脉为有余,为过之;阴脉为不足,为不及。也就是说,正常人六脉相同,若六脉中有一脉不同,则为病脉。例如,左寸脉浮,为心脉过之,右寸脉浮,为肺脉过之。在治疗上是左寸脉浮,表之而愈;右寸脉浮,下之而痊。若双寸脉微,为不及,为阳气虚,为大气下陷。治疗必用升陷汤,升发大气。(此升陷汤不是《伤寒论》中的经方,乃是张锡纯在医学领域的一项发明创造。其意是讲,凡见双寸脉微,双寸脉无,则为大气下陷,就要用升陷汤升补大气。此发明在临床上有根本上的指导意义。)双关脉浮,大黄黄连泻心汤。脉双弦为寒,偏弦为饮。

脉象有神、无神。这也是我们应当首先了解的。脉以胃气为本。胃气统帅六脉。六脉有濡缓之象谓之有神;若缺气少血,脉象坚硬,按之不易(不改变),为真脏脉现。以肝脏为例,肝脉主弦,肝脉弦而濡,为无病;肝脉弦浮,为肝受风寒;肝脉弦细如丝,如刀锋,按之不易,为肝胆真脉,为重病,为死症。脉有根、无根断生死。根者,肾气为脉之根本。有肾脉则为有根,无肾脉则为无根。脉无根,病为难治。

以上是脉学需要掌握的几个主要问题。概言之,一是脉法的定位;二是三部九侯;三是脉取过之与不及;四是脉有神有根。这是学脉学之前需要掌握的几个要点。

下面我们以《伤寒杂病论》脉学为准,以病脉证治为基础来阐明脉法的诊断运用。

1、《伤寒论》脉学

浮脉,浮脉主病在表,浮脉,轻按即得,主阳气浮于外,各种病脉都是正邪相搏的结果。

太阳病脉学

1、浮缓脉,浮为病在表,缓为虚,缓慢于平脉,脉浮缓名为中风。风为虚邪,即浮主虚。风也为阳邪,浮为阳脉,阴主闭,阳主开。风邪伤表,正邪相搏,卫气虚,营气弱。卫阳外浮,而毛孔大开,外卫不固,则阴弱自汗,所以脉浮而缓,属桂枝汤证。

2、脉浮紧,浮主表,紧主寒。紧脉至数难分,犹如转索,快到数不清的地步,“阴阳脉俱紧者,名曰伤寒”脉紧,病情也紧急。浑身疼痛,恶寒而喘,无汗是麻黄汤证,此为疫寒之毒邪伤人,正邪相搏,脉现紧急。在没有疫气传播的平常日,是没有这种紧急之象的。一般的风寒感冒,虽也有头痛、恶风、恶寒、有汗、无汗之证,都比较轻微,脉也不会有弦急之状。一般六天七天可以自愈。轻微感冒,一般也不发热,若有发热者,其病必重。愈期也为六天七天,重则半月。

伤寒脉紧,紧为寒,寒为实邪,为阴邪。阴邪主闭塞,寒邪中人,闭塞毛孔,直逼阳热之正气,向内收缩,寒邪所到之处,则疼痛难忍;大气不能运转宣发于外,所以无汗;阳热被逼于内郁而为喘。必用大力之麻黄汤发其汗,开其表,宣其气,而驱其邪。

脉数急若烦躁,其病为进,一息七至(80-100/分)。

脉微缓安静,为欲愈,正常60-80/分,120次以上为急脉。

脉数而急,表示邪气盛,正气虚,其人烦躁。脉缓,人安静,表示邪气已退,为欲愈。一息9-10次为急脉。

脉促。促脉主虚,促为急促,急促中有缓,促多缓少,为促脉,为心律不齐,时快时慢,也为心力不济而产生的脉象。产生促脉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伤寒论》第22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此乃因下之后,胃虚,表邪结于胸胁,心无所养,心气虚,心中危急,心跳加速,所以脉象急促,时有缓者,心急速跳动后,气衰,则脉缓,缓过气来,脉又急促。

二是人在剧烈运动后也会产生促脉,但这种促脉缓下来以后就不再急促。

三是久病体虚之人也会产生促脉。时急时缓,身体虚极,心烦不安,气出不匀,为重病虚脱,心力不及之促脉。

纯阴为水,纯阳为火,如火在水中,脉现紧急急促,桂枝去芍药汤为纯阳之方,治三焦纯阴结。

脉浮而大,主气血双虚,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浮大之脉按之无力。太阳病有此脉,风湿关节炎也有此脉。脉浮而大,浮则为风,风伤血脉而化热,发热自汗,小便数,三焦津液被劫。阴不济阳,心中烦躁,而微恶寒,津不养血,血干枯而不养筋,气血双虚,两胫拘急,不可发汗,重用芍药六十克、甘草三十克,以缓其胫拘急。

脉洪大,洪大之脉,有虚有实。脉洪大无热证,为虚证,是桂枝证;脉洪大有烦热,口渴证,为实证,为白虎汤证。桂枝汤、白虎汤为阴阳寒热对偶之方。

洪为热,大为虚。为实中有虚,所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寸脉浮数,尺中脉微,此为里虚,不可发汗,须待表里实,津液自和,自汗出愈。

寸脉浮紧,尺中迟,为营气不足,血少,不可发汗。

脉浮而数,无心烦口渴证,可用麻黄汤发汗。

脉微细而振寒,此内外俱虚,微为阳虚,细为血虚,脉微而恶寒,此阴阳俱虚。

脉沉微,身无大热有小热,此为阳气虚,干姜附子汤。

脉沉迟,身疼痛,沉为在里,迟为寒,桂枝加人参汤主之。

脉沉紧为寒邪入里,心下逆满水气停,起则头眩,卧则安,苓桂术甘汤。

发热头痛脉反沉,当救其里,四逆汤。

脉阴阳俱停,细细寻按,阳脉先出,汗之而解,阴脉先出,下之而痊。汗出必振栗,战汗而解。阳脉先出为内外俱虚,阴脉先出内有食积,宜调胃承气汤下之。

阳脉涩,阴脉弦,此为肝木克土之象。阳脉涩为气血虚少,邪结在胸,阴脉弦,为邪气已入脏腑,法当腹中急痛,此种脉象一般属于肝病。有阳脉微,阴脉弦,阳脉沉,阴脉弦,这都是肝木克土之象,为阳气虚不能治水,寒气盛水气凝结。

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为肝气盛,刺期门。

形作伤寒,脉浮而弱,弱者必渴,弱者发热,不能辛温解表,宜用小剂白虎人参汤加玄参、麦冬。

脉微而数,里有热,脉浮而弱,脉微而数,这两条脉法在临床上非常重要,实为寒热难辨之脉象,要牢记此二脉法。

脉数,数主热,其吃的多,饿的快,为消谷引食,为实热,若消化不良,胃中虚冷而呕吐,为虚热,以证断数脉之虚实。

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颈项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大陷胸丸。

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难治,不可攻。

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一息六至则为数,动脉如豆,按之不易,为邪气集结,胸膈短气烦躁,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风寒邪气入少阳三焦,少阳三焦主气血,或在气,或在血,或在气血,必然结胸,其证多变。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结胸证是风寒邪气入里,转杂证的开端。风寒邪气入里,结胸不结胸又是转不转为杂证的见证。若不结胸,里虚脉促,是邪气入土而化,为欲愈,若结胸证现,邪气贯行三焦,少阳连及脏腑而为复杂多变,脉浮者,浮主表,主上焦,这就是脉浮者必结胸,脉紧,紧入里,气上行,必咽痛,脉弦者,邪入少阳,少阳脉主弦,两胁拘急,少阳气郁,肝气不顺,头汗出,身必发黄。脉细数,细主血虚,数主胃有热,病在阳明,气上冲入脑,头痛未止。脉沉紧,沉为在里,紧为寒,寒邪在肝胃,必欲呕;脉沉滑者,沉主在里,滑主郁积。滑脉都主实证,脉沉滑者,协热利,寒邪入里化热,更阻胃热而下利,此为协热利;脉浮滑者,浮为风,风邪伤血而化热,热入血分必伤血,滑者热郁血中,浮滑之脉,热伤血脉,必下血。若有结胸,小陷胸汤主之。无结胸证,白虎汤主之。

脉结代主气血郁结,缺气少血,血脉动中有止,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止有定数,名曰结;止无定数,名曰代,总称为结代脉。脉结代,气血虚少而郁结,复脉汤主之。

阳明病脉学

阳明中风脉象,脉弦浮大而短气,浮弦之脉主少阳胆气,浮大主表气虚,短气主里实,此为阳明中风,涉及少阳胆气,木克土之象,少阳不枢,三焦水停,腹满而短气。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四逆汤。

脉浮发热,口鼻干燥,能食者则衄,为热伤血脉。

寸缓关浮尺弱,弱者必渴,缓主脾胃,关脉独浮,主脾胃有热,不恶寒而渴,阳明主热,热能消食,十日不大便,无所苦;小便数,大便硬,此为阳明病,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下窍不利,中气不运,饮水多,必腹胀难消。渴者五苓散,发肠胃之汗,利其大小便。

阳明病,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浮为阳气浮于外,芤为阴血虚于内,阴阳两虚,胃气不运,不能宣发三焦血脉之中,胃气郁而生热,又不能供养气血,其阳则绝。

脉滑而数,有宿食,当下之,大承气汤。

脉浮数,也有可下证,病七、八日发热不解,一经传尽,发热不解,无表里证,可下之。下后数不解,合热、消谷、善饥,六、七日不大便,有淤血,抵挡汤主之。这一条是对发热不解的辩证论治,是久热不退的大法。

少阳病脉学

少阳脉,脉弦细。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太阴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太阴病没有主病之脉,以证为主,伤寒脉浮而缓,缓为脾脉,脾主四肢,手足自温,系在太阴,若没有手足自温就不属太阴,而属伤寒变证脉象。

太阴病本无主病脉法,均以其他脉学为准。

少阴病脉学

少阴病脉,脉微细,但欲寐。

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厥阴病脉学

厥阴病,无主病脉,所用脉法皆太阳病伤寒中风脉法。

伤寒脉迟,手足厥逆可炙之。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手足厥寒,脉细欲厥,当归四逆汤主之。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为未止,脉微弱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诸脉得数动微弱,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干,腹中干,胃燥而烦。

浮脉大,大便硬为实证,汗出而解,脉浮当以汗解。

脉浮大,下利者为大逆,为阴阳俱亡,脉滑而迟者,内实,利未止,当下之,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大承气汤。

2、《金匮要略》脉学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

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以饮食消息之,能食为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中风脉法

中风之脉,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微数之脉,热在血中。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邪从虚而入),贼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寸口脉迟而缓,迟者为寒,缓者为虚,荣缓则亡血,卫缓则中风,邪气中经,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胸满而短气。

血痹虚痨

男子脉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急虚芤迟。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肺痞肺痈

咳即心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在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热之所过,血为凝滞。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夫脉当取太过与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阳微上气虚,大气下陷,胸痹而痛,病责其虚。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是阴弦气上冲之故也。

脉平,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实也,当下之。

腹满寒疝

胃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旁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以温药服之。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为实。实者可下之,虚者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当啬啬恶寒。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

绕脐痛,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

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不移。脉弦数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脉数而滑者,实也。有宿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

脉紧头痛,腹中有宿食不化。

五脏真脉

肺真脉,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肝真脉,浮之弱,按之如索,如琴弦,如刀锋,不现至数,或曲如蛇行者死。

心真脉,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急者死。邪哭魂魄不安,血气少也。心气虚,人则畏,阴气者为癫,阳气者为狂。

脾真脉,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死。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肾真脉,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如尺中者死。

三焦竭部。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运转,不能消谷,故噫耳。下焦气竭,即遗尿失便,其气与中焦不合,不能自禁制。不需治,久则愈。热在上焦者,因咳而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尿血。亦令淋病或大便秘结不通。大肠有寒,多便溏,有热者,便肠垢痰涎;小肠有寒,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诸积大法

积者脏病也,终不移;紧者腑病,发作有时,辗转痛移,为可治。

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处,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痰饮咳嗽

脉双弦者寒,脉偏弦者饮,脉浮而细滑伤饮。

脉弦数有寒饮,当下其寒。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十枣汤主之。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痨。虚则卫气不足,痨则荣气竭。这就是脉象根据病证而用。常用浮主病在表,尺主寒。今浮主虚,迟主痨,为虚劳,虚劳之病,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营气竭,营卫气竭,必有表证,是表虚不固,而受风寒二邪所侵。也即是说,极虚之人,风也害之,寒也害之,缺乏免疫力,脉浮而迟,仍是寒邪在表,与浮为虚,迟为寒,相转通。这就是脉法的变通运用。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这是消渴的一组症状,是肠胃干燥,阴不济阳,阳浮于外而脉浮,此肠胃干燥,小便不利,宜利小便而发肠胃之汗,服药后,多饮开水,汗出而愈。

水气病

风水其脉自浮,骨节痛恶风。皮水脉浮,外证附肿,按之没指,不恶风,腹如鼓,发汗;正水,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脉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隐疹,气强则为水,难俯仰。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

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

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

脉得诸沉,当责有水。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寸口脉浮数而涩,法当亡血。涩主血少,涩主有宿食,涩主汗出不彻,涩主气血郁滞。

诸脉浮数乘腑,诸脉沉迟为乘脏。

寸口脉,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

肾脉主沉,肝脉主弦,心脉主洪,肺脉主浮。

脉有六贼脉,弦、紧、浮、滑、沉、涩,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

《伤寒论》脉法是以病脉证治为一体的脉学大法。其义准确,字字精切,用法得当,以免后学者坠入云雾。

以上内容中,包括本人注解。笔者尝试就某些历来争论之处,提出个人见解,如促脉。

我们只要掌握论中脉法,在辩证时就能掌握病证的寒热虚实之变化,为病脉证治打下良好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