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说认为光是一份一份的,称为光子。不管光是波还是粒子,总得有个微小东西去构成吧,借用爱因斯坦的看法,认为光是光子构成,那这个光子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认为这个光子就是由电子构成的。光子的模型有两种。
一种是由单个电子相对于我们观察者以螺旋式远离我们运动,并且旋转的中心是条直线,在这个直线方向速度是光速。
第二种是两个电子绕一条直线旋转,同时又沿着这条直线以光速运动,结果是以螺旋式远离我们观察者运动,并且这两个电子在中心这条直线的垂直方向是对称的。
以上两种情况都是光源相对于我们观察者静止的情况下。
麦克斯韦方程组中一个重要的结论是:相对于观察者做加速度运动的点电荷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波。我们现在设想有甲乙两个观察者,甲相对于某个带电体是静止
的,而乙相对于这个带电体做加速度运动,这样乙认为带电体向外辐射电磁波,而甲认为带电体没有向外辐射电磁波,这个带电体有没有向外辐射电磁波是个确定的
物理事实,不应该与观察者有关。
以上是我们假设的情况,现实中也有这种情况,比如氢原子,中心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围绕质子旋转运动。根据麦克斯韦的理论,加速电荷向外辐射电磁波,那这个
旋转的电子由于在做加速度运动,因而一定向外辐射电磁波,随着电磁波的辐射,电子的能量会逐渐减少,最后电子由于能量的减少,肯定会落入质子中。按照麦克
斯韦的理论,经过精密的计算,氢原子亿分之一秒的寿命都不到。但是现实中氢原子的电子围绕质子快乐地旋转着,没有落入质子之中。原因一定很简单,氢原子中
的电子没有向外辐射电磁波。
麦克斯韦的理论为现代大规模无线电通讯提供了理论根据,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错误的,那么现代物理学家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现在比较流行的看法是,麦克斯韦的理论只适用宏观的,大范围的,一旦到了微观世界就失效了。这个解释显然是太勉强了。
我认为一个带电的物质点,相对于我们观察者静止,他周围的磁力线就好像一个向四周匀速喷水的喷头,当这个喷头突然抖动一下,这个抖动肯定会使周围的水柱扭
曲起来,并且这个扭曲状态以水流的速度向外蔓延。同样的道理,带电体的磁力线好象是从带电体向外以光速发射的一些微小的粒子流,当带电体突然从静止状态加
速度运动起来,比如突然抖动一下,这个抖动肯定使带电体周围的磁力线扭曲起来,并且这个扭曲状态肯定以光速向外辐射运动,这种情况下,带电体还没有向外辐
射能量,只有当这个扭曲状态扫到某个实物粒子,并且这个实物粒子被迫随着这个扭曲状态一同运动起来,这种情况下带电体才向外辐射能量,否则不会有能量向外
辐射。
总结以上的看法,加速电荷以光速向外辐射的只是一个加速变化的电磁场,这个变化的电磁场迫使带电体周围某个实物粒子{比如电子}一同运动,这种情况下,加速电荷才向外辐射电磁波,才会有能量向外辐射。
以上我们设想带电体周围的电力线、磁力线是从带电体发出的一些粒子流,至于电力线和磁力线的本质是什么?我在百度网上的〈〈场的本质〉〉文中提出,电磁场的本质只是变化的空间而已。
那电力线、磁力线是怎么形成的?这个新观点对于解释这个问题有没有帮助呢?
《场的本质》文中认为,任何一个物质点,相对于我们观察者静止,他周围会有无数个几何点
{一个线段我们可以看作是由无数个点构成,一个平面我们也可以看作是由无数个点构成,同样的道理,物体周围的三维空间也可以看作是由无数个点构成,对于这些点毕竟和普通的物质点有着本质的区别,因而可以取个恰当的名字:几何点}
围绕该物质点作旋转运动,当旋转的中心是个点产生的是重力场,旋转的中心是条直线产生的是电场,旋转的中心是条曲线产生的是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