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的野生水稻,万宁人请珍惜!

 haosunzhe 2015-03-15

3月,春风中带着温暖的气息,又是一个草长莺飞的美好季节。万宁市东澳镇明星村委会坡尾塘,野牡丹、野菠萝、牛毡草、蕨菜、莎草、灯芯草等野生植物长得正旺,水牛悠闲自在的在田地里甩着尾巴嚼着草。不远处,一片荒芜杂草之下,一种神奇的物种——野生水稻,正在孕育着新的生命周期。每年8、9月份,这里将呈现一片勃勃生机。

海南万宁,北纬18度地处热带,气候湿热,阳光充足,四季温暖。独特的地理纬度,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野生水稻,这种与人类栽培的水稻有着近缘关系的物种,多少年前已在这里孕育生长,一年一年,从不灭绝。

如今,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野生水稻,保护区面积已达600亩,其中密集生长的区域达400亩,面积之大,物种之稀,为国内罕见

目前,海南省野生稻资源日益受到严重威胁,由于人类经济活动领域与空间的不断扩大,造成了野生稻生长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空间的极度压缩,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公路建设以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野生稻种族群面临着严峻生存的挑战。

万宁的这片耐酸铝毒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看起来其貌不扬,但其实蕴藏着耐酸铝毒和耐重金属危害的特殊功能基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日益凸显。在当前保护野生稻资源,加快野生稻资源中重要基因的开发的大环境下,这对保护我国粮食安全和物种安全,保证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万宁市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介绍,这里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2400毫米,干湿季明显,年平均气温23.2℃,土壤自然肥力高,十分适合野生稻生长发育。这个保护区内生长的野生稻,普遍表现为高抗高杆,分蘖力特强,谷粒10-11月份成熟,容易脱落,自我繁殖能力极强。

坡尾村村民崔乙波回忆,坡尾塘以前的野生水稻曾因缺水差点自然泯灭。前些年,经省市育种专家多次的调查研究,重视保护力度越来越大,如今,国家还专门拨款在这里建了个保护区。

2003年,海南省政府专门邀请全国从事水稻研究的部分院士和专家对海南野生稻资源进行了定点考察,为海南野生稻保护献计献策,并将万宁坡尾塘野生稻保护列入海南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万宁市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野生稻资源的保护力度,野生稻资源的保护工作正稳步推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