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东盈撰文:“李东阳”对“柳下惠”

 文化龙乡 2015-03-15

论坛相关热帖: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还有哪些事迹?

说到柳下惠风,我想到了一副关于柳下惠的对联故事: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明代茶陵(今湖南茶陵)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大学士。茶陵诗派领袖。柳下惠(前705~前613),原为展氏,名获,字禽,又字季,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因食邑柳下,故以“柳下”为氏;死后其妻以“惠”谥之,故称“柳下惠”。孟子称其为“圣之和者也”(《孟子》),后人遂尊之为“和圣”。——一位是明代诗家,一位是春秋圣贤,“李东阳”对“柳下惠”,岂非关公战秦琼之类的无稽之谈?其实,这不过是一段有趣的对联佳话而已。

相传,李东阳年少时,有人出对联要他应对,那人出的上联是:

李东阳气暖

李东阳对的下联是:

柳下惠风和

在联语中,本来作为人名符号的“李东阳”、“柳下惠”恢复了“李(树)东(边)阳”、“柳(树)下(面)惠”的固有词汇意义。“上联为他人所出,巧用‘李东阳’三字的固有词汇意义并在其后配一‘气暖’,成为‘李树东边阳气暖’;下联为李东阳所对,妙以春秋鲁国的‘柳下惠’的名字配以‘风和’,意为‘柳树下面微风和’。上下联工整相对,描绘出一幅风和日暖、生机勃发的春日景象。”[1]

柳下惠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貌,能够感化一方乃至后代,这一评价来自孟子。他说:“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孟子·尽心下》)。

柳下惠的事迹,举其要者可以概括如下八个方面:坐怀不乱、片言退敌、三黜不去、岑鼎立信、论祀守礼、伐国怀忧、断狱明道、风化乡里。


[1]郭文瑞:《古代人名的活用》,载《文史知识》1993年第5期,第 页。类似的例子还有:“芦中人语响;柳下惠风和。”由于巧嵌“芦中人”与“柳下惠”,则寥寥十字,不啻画出一幅江岸风景图。详看朱碇欧《巧嵌人名入对辑例》,载《龙门阵》总第19期,第56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