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心光明 夫复何言

 泽潝先生 2015-03-16
此心光明   夫复何言   --记王阳明    穿越古土的山野之风(二十七) - 山野之风 - 山野之风

 

 

题外话一:众口毁金,隐没于历史尘埃中的阳明学说熠熠生辉,正是当今社会操守所欠缺的。

 

题外话二:历史造就了其不凡的人生。他临终的遗言:此心光明,夫复何言。是其磊落人生的写照。

 

                                                  一、不凡的家世与个人履历

 

他是王羲之二十三世王寿之后,祖上列宗,身居要职,著书立说,显赫于世;

十岁时其父王华状元及弟,在京讲述《大学衍义》;

十一岁随祖父王天叙赴京经金山寺,与客即席斌诗,为客所奇,命其赋蔽月山房诗,立成:“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意境不凡,众客哗然。

年十五,他访客居庸、山海关,时阑出塞,纵欢山川形胜,萌经略四方之志和涉猎各道的浓厚兴趣;

年二十一同举乡试,为“浙江三大人”之一

年二十八,明弘冶十二年(1199),登二甲进士第,次年为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好言兵,且善射”。

他生性耿介孤直,弘治十四年,审录江北囚狱“多所平反”;正德元年十二年,南京科道官戴铣等二十一人遭刘谨迫害,他要皇帝追回前旨平反,被牵连下狱,贬谪贵州,遭追杀隐匿五夷山;1522年被拜为南京兵部尚书,向世宗上了《辞封爵疏》不赴,“非以辞荣也,避祸也。”

他文武兼备,忠效朝廷,从正德十一年(1516)至嘉靖七年(1528)的十几年间,他奉命镇压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征剿农民起义,可谓时功时罪,跌宕一生。

二十一岁时他在京致知格物而不得其解,因患疾回山阴,在大禹陵旁宛委山洞天休养,中进士后在空闲中深究朱熹理学,旧病复发,请假回家再上宛委山,“结庐洞侧,默坐三年,了悟心性”,学说遂初步形成。

正德三年其到龙场驿上任,大悟致知格物之学,学派遂成系统。数年后,因平叛之功官拜南京兵部尚书。置于虚位,辞职回乡,先在越中稽山书院及余姚龙泉寺没馆讲学,招收绍兴八县及湖广、直隶、南赣等地300余弟子。明嘉靖四年(1525)十月,在绍兴西郭门光相桥之东自立书院。他的门人为其镌刻了《传习录》等主要著作,心学遂告完臻。

他善书法,作为王羲之后人,学王体“得其骨”,可谓真传焉。

他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颗令人瞩目的明星,是明中叶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

 

                                                       二、致良知心学的梗概

 

王守仁,字伯安,明弘治至嘉靖间绍兴府余姚人,世居山阴。因筑室隐居会稽宛委山阳明洞,又创立阳明书院,世称阳明先生。王守仁27岁中进士,从事官宦生活21年。同时从33岁始讲学授徒,从事教育和学术活动达23年之久。他从政又为学一生,先后创办和主讲于龙冈书院(贵州龙场)、文明书院(贵阳)、岳麓书院(湖南长沙)、濂溪书院(江西九江)、白鹿洞书院(庐山)、阳明书院(广西思恩)、敷文书院(广西南宁)等,弟子门人遍布全国各地。嘉靖元年,王守仁授任兵部尚书,受封新建伯后,回故乡绍兴从教治学,长达六年之久。他在府城的阳明书院为讲学之所,并在稽山书院和余姚龙泉寺中天阁主持讲席,传授思想学说,四方游学之士云集。真重要哲学著作《传习录》就是这一时期撰的。

 

中国古人把“心”作为思想器官,所谓“心之官则思”。王守仁创立的心学,就是关于人的主体精神的地位和作用的学说。它继承和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心即理”学说,而与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程颢、朱熹理学相对立。针对朱熹“知先行后”说,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说。他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主张“知行合一”,并须以行证明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1.                  他认为,客观事物的存在,乃是人的主观知觉作用的结果。不被心知觉到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人死了,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在何处?

2.                  知是心的本体,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是天赋本性。有些人的良知被私欲蒙敝,本心退去。要去私欲恢复本性,必须“致良知”。

3.                  致良知,在于格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物指意念。格物即格心、正心。

4.                  心(良知)就是天理。认识不过是良知的自我认识而巳。“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也。事事物物得皆得其理者,格扬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5.                  在苻合良知的条件下,知即行,行即知,谓知行合一。人要知,无须外求,只要求理于吾心就行了。

故而,王阳明的“四句教”浓缩了致良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三,对阳明心学的批判与反思

 

对王阳明哲学的批判,书中多为一是主观唯心的产物,是为明王朝既破山中贼又破心中贼服务,缓和阶级矛盾,社会效果反动;二是企图去人欲,存天理,是为封建道德说教,为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服务;三是把良知说成抽象的共同人性,来消除世问的一切纷争,深得统治者的青睐。

然细仔想来,一:王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唯物的。即被人所看到知觉到的“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为之物”,如何由唯物的变之为唯心?看来是顶标签式的蛮横帽子;二,致良说:去其蒙蔽,恢复本性,格心,合心理为一,何来之错?拿现代语讲谓之修养炼心。但从为当时的统治服务的口实看,其针对当时统治者内部言行脱节,口是心非,奸诈无为的时弊而言,提出要知行合一,何等伟大,何等勇敢!定要他拔着头毛,离开明朝时空是何等谎谬!即便是当今社会的现状看,沉疴积痿,王阳明的致良说也是治世弊之良方,尤其是为官者的良方,其理论更闪耀出洞穿历史人性探究的光茫。这正是这个社会长期割裂历史,丢失文化,丢失祖先的思想精华,只注重经济和眼前利益所必然要付出的代价,甚至会危及江山。

王阳明以其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聪慧天智,以文武英才为社会服务,龙场悟道又面壁阳明洞,处心积虑,探究人的善恶,以致良说探索道德规范认知的学说,影响后世极大。清乾隆御题“名世真才”。今台湾有“阳明山”“阳明院”等建筑,供人瞻仰。阳明学说传到东南亚、朝鲜、日本。在朝鲜开实学派之先河,在日本成为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至今仍有“阳明学”研究机构。只是在大陆淡出了文史舞台。王是明代大臣,曾镇压过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故而其学术受贬,今天,重新评说反思王阳明学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2年11月12曰山野散人草撰于屏前

 

                                                                                                          (引用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