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交媒体是如何“压缩”你的生活的

 中净联 2015-03-16

你是“信蜂”吗?

所谓“信蜂”,就是争先恐后为获取新信息而奔波忙碌,并通过将信息分享到圈内而达到利益共享目的的生活者。

研究称,信蜂的诞生,是由于世界范围内的社交媒体渗透带动了人们的“发信”欲求和行动。不过,这是全世界共同的一个现象,而中国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拥有独特的圈子文化。

社交媒体时代,很多人都在不由自主地扮演着信蜂的角色,但可能很少意识到,社交媒体就像一堵墙,我们成了高墙之内的“囚徒”。

看看圈子外的生活

说起来有点侵犯别人隐私的意思,但真不是有意为之。

有天在家里顺手拿出iPad刷微博,刷了几分钟感觉不对劲,满屏都是看英剧的、晒孩子的、玩手工的,平时我刷的那些内容全都不见了。仔细一看,原来是妻子的微博账号并未退出,我刷出的都是她微博关注的内容。重新登录我的微博,俨然是另一个世界,很多人都在集体讨论某一个社会话题,欢喜的、愤懑的、抱怨的,各种情绪四处弥漫。

妻子是企业白领,我在媒体供职,我俩的工作没有任何交集,但之前从没觉得,工作之外我们所关注的世界竟会如此不同。原以为,两个人生活在一起,不能说完全志趣相投,但与世界发生联系的视野半径总该大致相同。直到误用她的账号刷了微博,我才发现,社交媒体的崛起,未必会丰富你的生活、拓展你的视野,反而容易把你的生活“圈子化”,束缚你感知世界的能力。

老实说,我算是一个很容易从工作中抽离出来的人,但只要刷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还是会被无边无际的信息轰炸。偶尔,还会被同一信息反复轰炸。比如某一天刷朋友圈,整整两屏大家都在讨论“博士返乡的惆怅”。如果在周末,微博和朋友圈里满屏都是和某个公共事务有关的讨论时,我会有一种莫名的悲哀,悲哀于社交网络带给我重复的被“压缩”的生活。那时候我甚至会想,哪怕是有卖面膜的朋友出现,我也一定为他手动点赞。

没办法,作为一个人际交往半径严重不足的人,我的微信朋友圈基本都是同行。也许是职业属性使然,他们更热衷于集中讨论某个话题。忍不住刷屏的时候,我会感慨,这就是我了解到的世界么?那个时刻,我特别想看看妻子的朋友圈,看看她的朋友们都在关注什么。

如果按照英国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的说法,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现在最能表征这个时代生活方式的,可能就是社交媒体文化了。中国人是很讲求情感纽带人际关系的,这些关系都属于一个人的“社会圈子”。随着媒介的变迁更替,传统的现实的“社会圈子”在社交媒体崛起的时代里也被不断弱化和分化,然后又被以相关或相似的某条纽带重新聚合。在这个平台上,人际关系的维系方式有所不同,“圈层”意义也更加显现,而“圈层”这个东西,却未必完全能体现积极的价值。以我的感受而言,它也许纵深了我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但却影响了我对其他问题的感知度。

也许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困惑。昨天晚上也看到一同行发了一条朋友圈:“为了避免被自我圈层所遮蔽,邀朋友圈里的新闻同行做个实验,放下自己的手机,拿起身边非新闻界人士的手机,查看他们的朋友圈里都在关注什么……我们需要把视野变得更宽,更接地气与人气。”

不知道有多少人做了这个实验,在看到这条朋友圈的同时,也看到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的报道称,《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显示,与上一年相比,认为社交媒体让自己的生活变糟的中国人增加了一倍。报告中变糟的理由虽然是“社交媒体剥夺了读书时间、侵犯了隐私”等,与圈层无关,但中国人对社交媒体的热情指数,或许已在降低。

没人能抗拒技术变革带来的“社交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但潮流之中,也许只有适当地融入与抽离,你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有生活的丰富性。

更多文章,可扫描一下二维码关注“霾汰”公号。

霾汰是一个生活评论类谈资公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