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见 郝万山

 清茶清清 2015-03-16

2014的最后一天,在冬日午后暖阳下,邂逅到福州讲学的郝万山老师。

十年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伤寒论》示范教学,郝老师录制了七十期的《伤寒》课程,以及两年前在央视百家讲坛说健康的视频文字,在中医学习者中间广为传播,影响深远。

在跟老师介绍我是谁在做什么的时候,他平平静静安安然然坐在那里,象一塘平静的水,脸色红润透亮满头的白发一丝不乱。说着说着,我感觉自己站在水边,看见自己的倒影,看见自己的表情。“表情有点太丰富了,热情有点太高了”,我听见自己的自嘲:“你在急于让别人认可你。”

我跟老师说,我们早就是您的学生了!正安聚友会山西分会、湖北分会的小伙伴,都组织了伤寒学习小组,大家每周组织在一起,看他的视频学习《伤寒》。深圳一位姓桂的女士,也是通过郝万山教授的视频学习,自救成功,“偷师学艺,起死回生”。

老师淡淡一笑:“治病是永远治不完的,我这几年在满世界奔走,就是想把老祖宗说的怎么才能做一个健康的人告诉大家。”

请到老师不容易,福建综合频道的编导说,今年四月份就开始跟老师约时间啦。

郝老师的助手圆圆的脸,很抱歉地说:“真不好意思,老师的时间实在是排得满满的,满世界飞,到处演讲,讲解经典传播健康。”

哦?我表示质疑,老师你现在一年给自己安排多少休息时间呢?这么繁忙的飞行生活,你还怎么保证自己做一个健康的人呢?

“其实保证我们健康最重要的不是医院,而是人体的自我调节机能。”郝老师依旧水一样的平静,“也就是《黄帝内经》里面说的真气和正气。”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这五年我还是学过几句经典的,脑袋里快速搜索出内经原文。对了,还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对!“郝老师的白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我累不累?不累!到处传播中医,介绍中医,身边还有这么多像你们这样的朋友。做我喜欢的事,见我喜欢的人,每天开心都来不及呢!”

“不生气不生病!”说到核心话题,郝老师打开话匣子:“有统计,影响人的健康长寿的主要因素,遗传占百分之十五,医疗条件占百分之八,社会因素占百分之十,环境因素占百分之七,人的心里因素、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占了百分之六十!养生保健做的就是这百分之六十,我们为什么还要轻易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别人掌控呢?”

虽然我不读《伤寒》,没完整看过《内经》,但是我的工作是和人打交道,我会读人。

虽然郝万山老师的白发一丝不乱,站在我面前平静如水宠辱不惊的模样,我相信他也是人。我把身体前倾,看着老师的眼睛:“老师,您上一次生气是在什么时候啊?”

老师在阳光下眯起眼睛,停下来不说话了。

我端起茶杯,心里有一点小小的得意随着茶杯上的热气飘起。

“好吧,说说我上一次的生气故事。”郝老师小小沉默之后,眼镜后面掠过一丝暖暖的狡黠。“那是我在美国演讲期间,收到一位大报记者发的一封邮件,里面是一篇关于我的报道,他请我审看一下。我对关于自己的言论都非常小心,从来要求正式采访必须经过我本人审稿。我发现那篇稿件有不少地方和我表达的原意相去甚远,甚至有很多是记者自由发挥替我说的话,必须要改。可是那天我演讲了六个小时下来,还看了一些病人,非常辛苦疲惫了。于是回邮件说等我休息以后再认真修改。可是那位记者回复说稿件已经排版了,明天要是不发布的话报纸会出现天窗,不能等。”

“那可不行!我拿起电话立刻打给那个记者,警告他,如果他敢发出去,我上法庭告他!”郝万山老师摇摇头说那就是自己上一次生气的原因。“其实很快我就反观到自己的状态了,后来稍事休息,就把文章改好,发给他们了。”

每个人都会生气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触摸的底线和内心最柔软的角落,生气是正常的。我关注的是,郝老师在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他的情绪他的眼神,依旧平静如水,我看到的是: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郝老师是一位好老师,像一面镜子,让我照见自己小小的身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