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题目不用做完,仍获最佳分数!--9分达人王毅老师原创文章

 昵称20064513 2015-03-16



在上一期雅思留言终结者中,我们讨论了雅思阅读考试中,有没有必要把40道题目全部做完,得出的结论也让大多数雅思考生大跌眼镜,也见识了王毅老师的犀利之处!


其实啊,每当王毅老师听到同学们说“时间不够,题目做不完啊”,或者“读文章,题目就做不完啦”这样的话时,我就为他们感到难过。要知道,接受了错误的培训,建立了错误的理论基础,在此之上形成的一整套做题技巧或者策略就容易导致各种分数不理想!


那我们究竟该怎么样建立正确的基础,并在正确的基础上正确操作,实现考试分数的最大化呢?


下面,王毅老师就要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大家分析:

(文章略长,请雅思考生和同行耐心阅读!)


首先,我们把雅思阅读考试想象成一个函数:


y代表我们最终的雅思阅读成绩,x代表影响我们最终成绩的变量(variable,n. );正如函数(function,n. )本身,改变x输入值,y输出值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同理,改变雅思阅读考试中的一些变量,我们最终的雅思阅读成绩就会发生变化。那么,这些变量有哪些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我们的阅读实力,在考试时是固定,不可变,是个常量(constant,n.);考试时间也固定,60分钟,不可改变,也是个常量;同时,考试的难度也固定,不可改变,也是常量。那么变量有谁呢?


画外音1:老师我知道!变量有,运气和人品!

画外音2:泥垢了!运气和人品你能控制吗?你怎么不说你早上会不会拉肚子也是变量呢?前一天晚上有没有运动过度,腰膀今天疼不疼是个变量呢?

画外音1:老师,我知道错了~


好了,言归正传,下面可是重点内容哦!!!


在考试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改变的变量有二,做题技巧和解题策略!


我们先说第一个变量:解题策略


对于阅读考试来说,解题策略的关键就在于做题的顺序和题目时间的分配。改善/改变这个策略,成绩就会有相应的提升。


我们举例说明:如果你在考试中有充裕的时间做题,let’s say,240个小时,那么阅读40道题能做对几道呢?是不是前几个小时能做对几道,一直到后面也就只能做对这么几道吧!?道理很简单,因为一个单词或句子你在第一个小时看不懂,绝不可能在注视它240小时后突然顿悟,“啊!你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心里默念说能查字典的,泥垢了!考试中你给我查个字典试试!你带都带不进去!


为了回答前面的问题,我们假设你在240个小时内能做对x道题目(x<=40;不同人的x数值会不同,而且与个人阅读实力呈正向函数关系),剩余的40-x道的题目是自己怎么都做不对的题目,除非有人讲解或查字典。


那么,在真实考试条件的1个小时下,就一定要把时间全部用在那x道能做对的题目上,其余的40-x的题目是一分钟都不应该花的


考虑一下,我说的对吗?


如果你在剩下的40-x道题目当中,任何一道题花费了时间,这个时间就是纯粹的浪费!而且,你还会因此而导致在能做对的那x道题目当中,有题目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解答而没有做对(假设因此而做错的数量为n道)。这样,即使你再努力,最终也只能做对x-n道题目,与分数最大值x失之交臂!


王毅老师在21次雅思考试中遇到过多次这样的情况----阅读最后一篇文章的最后一组题是送分的原文原词Summary填空,或简答题。当时肯定有学员因为在前面一些高风险,低产出的题目上浪费了时间,而没时间做这些题,把这些分数白白扔掉,非常可惜!!!


总结起来也就是说,在雅思阅读中成绩最大化的决定因素不是做题速度,而是题目时间的分配,进一步来说也就是做题顺序!!!


那做题顺序应该怎样安排呢?


原则很简单:在雅思考试中自己完全不擅长做的题目,不容易做对的题目,蒙的效果和做的效果差不多的题目,高风险低产出的题目,一定放到最后去做,甚至一分钟都不花,直接上来就蒙,例如:多选多的选择题。而那些自己擅长的题目,花时间就能做对的题目,低风险高产出的题目,一定要给予充分的时间来解答,或者先做,例如:图表题。


这时候同学们可能又有问题了,那我怎么判断哪些题型对自己是低风险高产出,哪些是高风险低产出的呢?这就涉及到数据记录与分析了,大家可以持续关注王毅老师的公众微信,我们会在之后的文章中陆续提及如何科学的分析我们的阅读学习~


下面,我们在谈谈第二个变量:做题技巧


道理其实很简单~采用不同的做题技巧来解答题目,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时间投入和产出上都会有巨大的变化!表现最明显的就是三种题型,T/F/NG题,List of headings题,以及被人称为“断子绝孙题”的which paragraph contains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王毅老师的阅读课和所有其他老师阅读课的不同就体现在这三种题型上!!!)


举一个例子吧~


在雅思哥的腾讯公益课堂(http://ieltsbro.ke.qq.com)上,王毅老师已经反复讲述了T/F/NG题解法的变换,采用正确的公理和定理,才能保证时间精力的投入和效果成正比,而非一厢情愿的感觉或错误的T/F/NG判断方法。相信大家都已经明白了T/F/NG的例子。所以,在这里,王毅老师就举另外一个List of headings的例子吧!


在List of headings题的解答当中,几乎每一个雅思考生都是采用所谓的段落主题句/中心句的解法来做题,而且还说主题句/中心句是段落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话。当然,这样有人还觉得不保险,又来了一个首句,次句和末句。听起来熟悉吗?大家自己对对号,入入座!


王毅老师来告诉大家,这是错误的做题方法!!!雅思高手,例如王毅老师本人,和王毅老师班上的学员是绝对不会使用这种错误方法的!


为什么错误,为什么不采用呢?道理很简单:


雅思阅读文章的段落一定有主题句/中心句吗?(参考:剑八,74页,27题,段落B)就算有的话,一定是首尾句吗?(参考:剑九,21页,15题,段落C)


不难想象,如果采用这种方法,一旦判定错主题句/中心句,题目就一定会做错。即便我们退一步讲,该段落有主题句/中心句,而且也恰好就是首句或尾句,你也选择出了正确的主题句/中心句,正确答案就一定是主题句/中心句的改写吗?可能完全不相关啊!(参考:剑七,48页,28题,段落C)


当然,我们再退一万步,假定这个方法确实有效(effective),大家还记得王毅老师的判断标准吗?


Effective and easily practicable!


不仅有效,还必须要好操作!于是,我们看看这个例子(剑四,70页,14-17题):


其中段落A有四个分段落,你看谁的首尾句啊!你看谁的首尾句啊!!你看谁的首尾句啊!!!


每个段落首尾句都看是8句话啊!如果首次末都看是12句话啊!!眼睛瞎了啊,有木有!!!


如此看来,即便我们假设该方法切实有效,其可操作性也有待商榷。当然,该方法的找主题句/中心句本身的有效性就有着严重问题


所以说,解答List of headings题必须改变做题技巧,避开找主题句和中心句才能有效解题。这就涉及到王毅老师课堂上经常提及的重要方法“反向思维”。利用“反向思维”,改变做题技巧,list of headings题立刻变成雅思阅读中最简单题型之一,学员经过训练可以全部做对,而且也会喜欢上这种题型的!


但是关于具体list of headings的解法和反向思维的应用,我们在雅思流言终结系列里面就不详细提及了,王毅老师会在之后的习题讲解系列文章中详细介绍~


敲了了这么多字,实在是好累啊,这一期的流言终结者就写这么多吧!最后王毅老师给大家下个结论作为结尾吧:


雅思阅读考试中完全没有必要一味的强调做题速度快或者把题目全部做完,而应该强调合理安排做题顺序和时间的分配,把低风险高产出的题目(例如:图表题,简答题,句子填空,原文原词summary填空题)一定优先安排,拿到分数,而那些高风险低产出的题目(例如:多选多的选择,whichparagraph contains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放到最后,甚至直接去蒙,以实现考试分数最大化的目标!


啊~终于写完了,谢谢各位的耐心,我们下一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