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枣树

 文苑折枝 2015-03-16

    百年枣树

 
 

院子里,有一棵老枣树。

奶奶也说,她来到这个家就很高了,记不清它多大了。

不知道它经历了多少的风雨,也很少留心它树轮上记录下的岁月。

但会关注它年年开花,岁岁结枣。尤其是我,不知为什么,时不时枣树的记忆总会从脑海里浮现出来。

老屋的门前有两棵树,左边是枣树,右边是石榴树。小时候,最喜欢那两棵树了。枣树和石榴差不多,那花,同样是五月开,花期很长,不过石榴花鲜红似火,而枣花洁白似雪;那果,同样是夏天结果,开始都是青绿色的,到了秋天,红红的,活像那红玛瑙,不过枣儿比石榴个儿小,而石榴却不及红枣甜。“七月十五红腚眼,八月十五红半圈”。这是母亲教我的关于枣的儿歌。还有首奶奶教我唱的《枣》:“从小起,刺对生,长高了,冠卵形,枝褐色,弯曲弓。叶翠绿,椭圆形,花伞状,五角星。果实熟,红彤彤,果皮薄,脆生生。味鲜美,营养丰,日一枣,药不用。回忆起来,奶奶高寿,少病,活到80不显老,耳聪目明,没有吃什么补品,吃得比较多的就是黑豆和红枣。这恐怕应了俗话:“补药一堆,当不得黑豆一把”“一日三颗,一辈子不显老”!

红枣熟透的时候是仲秋,而八月十六,正是奶奶的生日。奶奶一生尚善好施,敬重她的人,不管家里淡薄,不管奶奶如何推辞,大伯、叔叔、姑姑、外甥以至远亲近邻都会来恭贺。集聚在一起,每年都有七八桌。于是,孝顺的爸妈即使家中拮据,也会盛宴来客,于是,很早就为她准备了一坛米酒,放一眼水塘,养几只鸡鸭,积上百个盐鸭蛋,届时,上集市买些肉、豆腐之类,加上自己种的素菜,张罗起来,十碗加碟的,也算丰盛了。而屋,是几间土砖茅草房,又窄又矮。秋伏里,屋内太热,人气相逼,难耐,而亭亭如盖的那棵枣树,正好安排了一片大大地阴凉。于是,生日宴席只有摆在枣树下。大家说着,笑着,奶奶与亲友族相互恭贺着,其乐也融融。那时,我一看席面,也想上桌。母亲说,别嘴馋了,等客人吃了,有你吃的。可是,那时的扣肉都是掺了冬瓜的,鱼的下面也放了什么撑着,席散了,碗空了。于是母亲在厨房煮个荷包蛋,塞一把红枣、人参米什么的,哄我。

生日里没满足孙子,奶奶自然知道。那时候,连温饱都不得,奶奶却有法子补偿:

“宝乃,奶奶晚上在枣树下跟你讲故事,好不好?”

奶奶都跟我讲相关的故事,如孔融让梨的故事。奶奶告诉我说:“孔融后来有出息,是因为小时候就懂事,宁肯少吃点,把自己想吃的分给别人,还有李逵,宁可挨饿,也要把好吃的留给母亲吃……”奶奶出身读书人家,上过学,她知道的故事真多,有的甚至故事里套着故事,好像比树上的枣子还多。

记忆中奶奶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多为一些勤学苦读的故事,比如韦编三绝(孔子)、囊萤映雪(车胤)、悬梁(孙文宝)锥股(苏秦)、凿壁借光(葛洪)、闻鸡起舞(祖狄)、车胤映月读书(江泌)、负薪读书(朱买)还有“临池学书”王夫之,三余”掌故“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抓紧时间读书的董遇。列女传、二十四孝、四郎探母、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穆桂英挂帅、王宝钏苦守寒窑等。听奶奶的故事,真是“三个月不知肉味”。这些故事,有的是故事里套着故事,让我如痴如醉,丰富了我童年的精神生活,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原来,在那个不得温饱的时候,我能够发愤苦读,能够积极进取,与人为善,与奶奶的潜入默化的教育、影响分不开。

奶奶九十岁生日那天,正好是国庆节,我从省城回到老家,走进院子里的时候,姑姑正用竹竿给孩子们打枣。满树的红红的枣子,拾起一颗尝尝,甜着呢!

枣树下,停满了车,有城里工作归来大伯、叔叔的轿车,从远乡赶回大姑、小姑骑来的摩托车,还有自行车……奶奶的生日宴不必摆在枣树下了。原来的低矮老屋拆了,在老屋的地基上构起了四合院,有正厅,后庭,两边是操手小楼,中间是花园。屋内有空调、电扇,正厅和后庭摆上了30多桌酒席。厨房请了厨子,席面上摆满了美味佳肴,名酒、饮料,还有生日蛋糕!席间,摄像、放电视、听歌声,亲戚和奶奶间,一边话家常,一边饮酒,觥筹交错,十分尽兴。喝到兴头上的时候,还有宴席致辞,花鼓戏献艺,歌鼓演奏,儿辈孙辈纷纷向奶奶拜寿,分蛋糕时还让奶奶许愿,奶奶不言自己,还是那句老话:“托祖宗的福,托党的福,让我们有了好日子。愿儿女们工作尽职,愿孙子、孙女、外甥、外甥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满堂一齐祝福:“生日快乐”

    夜晚,还在枣树下放了冲天的烟花!那冲天的烟花,莫不是奶奶的心花怒放。

奶奶说,我活上了这把年纪,赶上了一生最开心,最风光,最幸福的日子,于是,搂着孙辈、曾孙辈,一个劲的“亲”,哈哈地笑!张红的脸,酷似那干红放大了的枣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