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料】周代龙凤纹玉饰初探

 珠江大鹏 2015-03-16
“龙、凤”是古人想象中的祥瑞动物,是国人心中的圣物,更是中华民族肇始的化身。据学者考证,历史上龙比凤早出现。早在5000年前,仰韶文化、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塑造龙的形象,把龙树为人们心目中的神。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中,一成年男子墓中发现有一蚌壳做的龙,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龙,被誉为“中华第一龙”。凤是殷商人崇拜的对象,据《史记·殷本纪》载:“殷契,母简狄,有女戎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这里把商族的祖先和凤联系起来。考古出土资料表明,凤最早出现在距今3000年前的商代,比龙要年轻两千多岁。西周时期, “凤鸣岐山”,周部落兴盛后建国,周人更崇拜凤,由此古人对龙凤的崇拜达到了极盛的地步。从周原出土的卜辞“巳(祀)凤”中可知,周王室视凤鸟为神鸟,为上帝使,而对其尊崇倍至,顶礼膜拜,行以隆重的祭祀之礼,这与《诗经·大雅·卷阿》《国语·周语》记述的周人崇拜凤鸟是完全一致的,它反映了西周时期凤在人们心中地位的上升,西周早中期青铜器上出现了大量的凤鸟形象,也是最好的说明。龙凤题材经久不衰,实与中国文明史紧紧联系在一起。
【资料】周代龙凤纹玉饰初探
全国各地出土了一批周代的龙凤纹玉器。如河南鹿邑县出土的西周早期龙凤纹玉器:龙凤纹璜(图1),长13.9厘米,宽4.2厘米,厚 0.6厘米。深绿色,微沁,半透明。扁平体,两端略窄呈榫状,一端原残断,缺口打磨后继续使用。璜体的龙凤造型系透雕和阴线刻并举,主体为一凤鸟,勾喙,巨形目,方圆睛,昂首收足,垂尾双分,高冠被雕成龙形,长嘴厚唇,巨形目,圆睛,矮粗角,长尾下伸,尾尖上卷,两端及嘴和龙尾处各有一对钻圆孔。两面纹饰相同,均用双线和单线阴刻以表现龙、凤之细部。凤体、龙身饰阴线卷云纹,龙尾、凤颈施阴线鳞纹,凸显大尾长羽之形状。凤是用阴线表示三爪,纹饰华丽,自然流畅,似行云流水。匠人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采用线刻和钻孔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刻划出生动的龙凤形象,是一件极为珍贵的艺术珍品。龙凤佩(图2),高5厘米,宽2.5厘米,厚0.3厘米。灰白色,微透明。双面雕,上为一龙,长嘴吻鸟顶,菱形目,高角呈长颈鹿角状,躯下倾,单足抓鸟冠,足刻三爪,长尾下垂,尾尖上翘,龙下为一蹲状鸟,短喙向下,圆目,带状长冠羽下垂上卷,屈足,短尾向下双分。龙口鸟冠和尾部各有一圆孔,鸟尾施阴刻线纹。再如陕西出土的西周中期龙凤纹玉器:龙凤纹兽佩(图3),扶风县西周中期墓出土。青玉。长5厘米,宽2.9厘米,厚0.3厘米。玉质鲜润,正面微鼓,背面呈凹字形,整体犹如一头长卧在地回首卷尾的兽,实际仔细观察则是两个呈S状的龙纹和“鸟”纹组合在一起。左侧龙刻卷云状尖角,菱形眼,张口吐舌。尾端为一圆眼、卷云纹耳之 “鸟”;中部之龙为圆眼,舌端亦为一“鸟”,其“鸟”纹又似略去下巴之人头形象,背面光素无纹。西周中期玉器部分纹饰组成的形象存在“似是而非”的现象,此玉雕中的纹饰既像鸟头又似人头,正是这种现象的反映。龙凤合雕象生玉饰(图4),扶风县西周中期墓出土,高4.3厘米,宽2.6厘米,厚0.2厘米。上部为龙,下部为凤,龙和凤共用一身体。
【资料】周代龙凤纹玉饰初探图片2
河南地区出土的西周晚期龙凤纹玉器:龙凤纹饰玉戈(图5),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青玉,冰青色,玉质细腻,半透明。锋呈偏三角形,锐利,援有脊与边刃,援本部有一圆穿。内末端有锯齿形状装饰,内端上用阴线雕出龙凤纹饰,通体磨光。龙凤佩(图6),河南新郑出土。通高7.1厘米。器身扁平,玉质温润晶莹,佩身带有沁斑。此佩由透雕的侧身龙凤组合而成。两面雕刻纹饰相同,上部为回首曲身翘尾作守望状的夔龙,下部是连体双凤,高冠,身、尾细长。龙凤共一身,相互交织缠绕。龙足踩在凤背上,两者组合巧妙,浑然一体,独具匠心。龙凤交体的中间有一系玉佩的圆穿孔。

东周龙凤纹玉器融入了当时流行的镂空雕刻手法。春秋时期的龙凤纹玉器:龙凤合体佩(图7),山西太原晋国赵卿墓出土。长10.3厘米,厚0.35厘米。一端为龙首,一端为凤首,共用一个身体,似S形,阴线刻出卷云纹。龙凤蛇合雕佩(图8),河南叶县出土。宽9.6厘米,高5.5厘米,厚 0.4厘米。此件玉器做工繁复,两端装饰为龙形,中间以凤和蛇装饰。战国时期的龙凤纹玉器:镂空龙凤纹璜(图9),安徽长丰县杨公战国墓出土。长10.6 厘米,宽1.7厘米,厚0.3厘米。用寥寥几笔刻画出龙和凤的形态,璜的构造简洁明快。镂空龙凤形佩(图10),安徽长丰县杨公战国墓出土。长20.9厘米,宽12厘米,厚0.1~0.95厘米。龙首和凤首相对,身饰谷纹,共用一个身体,为S形。龙凤合雕佩(图11),河北平山县中山国墓出土。长6.6厘米,宽3.6厘米,厚0.2厘米。上部两龙身为S形相交,龙首分别位于两端,下部两凤各为C形相切。整个器形的两端分别为一只龙对视一只凤。造型独特,对称,优美。
【资料】周代龙凤纹玉饰初探图片3
在中国古代,玉是沟通天地,祀祭鬼神、先祖的庙堂重器,是权势和地位的物质标志,更是士人君子洁身明志、标榜自身、追求美好情操的人格象征。《礼记·聘义》载:“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聚,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孕伊旁达……信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正是玉被赋予了这么多的美好内涵,东周时期各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把玉当作自己的化身,他们佩挂玉饰,以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每一位士大夫,从头到脚,都有一系列的玉佩饰。

西周玉器上龙凤中间的结合机构关系错综复杂,反映着龙与凤在周人心目中的地位。笔者认为从西周玉器上龙与凤不论怎样组合,或组成兽面或共用一个S身躯,或互相交缠,或顾盼,都洋溢着一种祥和的气氛。《易·乾卦》载:“云从龙”。云为水气,从龙以致雨。龙是水神,是水中灵物。《冠子·度万》中说:“凤凰者,鹑火之禽,阳之精也”。凤是火鸟。水、火是相互对立的,按照阴阳学说,龙代表阴,属阴兽,凤代表阳,属阳鸟,龙凤合雕共现即阴阳交合万物生。传统观点认为龙凤呈祥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笔者认为西周玉器上的龙凤合雕图案,尽管结构复杂多变,但龙和凤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然祥和的状态。因此,可以说龙凤呈祥的艺术形象在西周中晚期已经孕育成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