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菱形打斗风筝飞行原理

 z00_123 2015-03-16

菱形打斗风筝飞行原理

 

       菱形打斗风筝是我最喜欢做的风筝,小时候看大人们的风筝后自己模仿着做,居然第一次就飞上天了,当时是多么的高兴。大人们做的风筝可以在天上到处飞,我做的风筝却稳稳当当的停在空中,放得正高兴时风筝就断线了,丢了好几个风筝后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我们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在天上看见不带尾巴的风筝,不需要发出任何警告都可以直接打斗,我的风筝就是这样给别人干掉的。丢了风筝多少有些沮丧,但让我迷惑的是问什么别人的风筝可以飞来飞去,而我的只能定在那里,别人能主动来打我的,而我只能被动挨打,他们由是怎样做到的呢?
       上面的疑问现在已经成为过去时了,转眼间30年就过去了,变化的太多了。过去抬头看,总能在天上找到几个飞舞的风筝,时不时有风筝飘落,之后又有新的风筝飞起,最热闹的时候是7、8只一起群斗。现在,似乎只有我一个人在玩这种风筝,还有人通过网络联系到我,然后上门来观看见识打斗风筝是怎样的。其实,在盛行风筝打斗的年代里,我一直没有解开打斗风筝的飞行之谜,为了放风筝不得不在风筝上挂条尾巴,避免给别人打下来,直到读大学后,才慢慢根据物理知识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自己也做出了可以随意控制飞行方向的打斗风筝。
       我常做的是菱形打斗风筝,这是一种很典型的风筝结构,骨架由一条直的竹条放置在风筝的中轴线上,再用一根弯曲的弓杆将风筝面的两边撑开,我们习惯叫它弓箭风筝,是流行在广州一带的打斗风筝(见图1)。
      这种风筝的结构特点是重心(蓝色点)高,空气作用力点(红色点)低,风筝线和提线的结点在重心的上方,用简单的物理知识就可以知道,这样的结构受力后是不稳定的平衡,很容易受到干扰后失去原来的状态。另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弓杆分布在风筝的上半部(以杆两端连线区分,如图中红线所示),使风筝受到风力作用时,上半部保持形状的能力强于下半部。正是这个特点,使得风筝的空气作用力点位置会随着风力的大小而发生改变,从而使风筝的稳定性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就是打斗风筝可控制的奥秘所在。
      随着最用在风筝面上的风力增大,风筝的下半部由于没用骨架的支撑,变形就越来越厉害,风筝下半部的实际有效受力面积减小,整个风筝的空气作用力点位置不断上升(如图1~4所示),由于重心和空气作用力点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风筝有不稳定结构转为稳定结构。因为风筝的空气作用力点可以随风力变化,风筝也就可以随风力变化,在稳定和不稳定之间相互转换,不稳定时风筝转圈圈,稳定时风筝直线飞行。人通过收放风筝线的速度,就可以改变风对风筝的作用力大小,进而改变风筝的稳定性,实现风筝的转向和直线飞行控制。
      打斗风筝的放飞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即起飞和控制。起飞时,我们要把风筝先放出去,同时让风筝飞高。由于风筝是对称的,所以,风筝两侧的受力相等,力矩相等,风筝处于平衡状态,但是,这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因为风筝的重心高于空气作用力点,受到干扰就会失去平衡。起飞时能控制好放线的速度,就能让风筝保持这种平衡的时间长一点,放出的线多一些,风筝飞得高一些,为以后继续放飞打下良好的基础,不容易出现控制调整状态的失误。当放出一定长度的线后,风筝受到气流干扰失去平衡,这时就转入控制飞行了。在控制飞行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放线,把风筝放得更高,一般放出50米线长后,风筝的控制就比较容易了,风筝可飞行的空域增大了,人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去调整风筝的状态,不容易发生坠地。控制的基本要领是,风筝头指向正确方向时收线,加大风力使风筝稳定飞直线,要风筝转向则停止收线或缓慢放线,风筝就会转圈圈,风筝头朝下并且离地面较近时,不要收线,避免风筝俯冲坠地。
      做一个好的打斗风筝,骨架的制作是关键。弓杆的软硬程度和弹性对称对风筝的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太软了不行,风筝一受风力就变成了图4的样子,这个风筝是没法控制飞行的,它只能作为普通单线风筝放,这就是我小时候做的风筝,那时的弓杆用的是建筑工地绑棚架的竹篾,硬度不够。弓杆太硬了也不好,需要很大的风力才能使它变形,风筝的起飞就很难掌握。另外,直杆要稍微硬一些并且有点弯曲,这样的风筝才能较好保持纵向的形状,同时不容易翻车。
      做打斗风筝的材料比较好找,风筝面可以用报纸、蜡纸、塑料膜、格子布等,骨架可用竹、玻纤杆、碳纤杆或碳纤片等。制作方法在论坛里有视频了,可以按视频的方法制作。风筝的图纸论坛中也有,但是,根据我跟人的经验,做一个打斗风筝有没有图纸并不要紧,我从来就没按图纸做过,没有做过两个尺寸或外形相同的风筝,只要懂得了原理,制作中注意到前面讲到的问题就能做出满意的打斗风筝来。
      打斗风筝制作简单,工作量少,不花太多的时间,制作要求较低,放飞的乐趣多,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玩打斗风筝。

我觉得学习方法对路就很快上手,要熟练就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掌握打斗技巧更需实战磨练和总结。其实现在我们多是将它当作娱乐来玩,也就是个单线特技风筝,这样学习的东西就不多,很容易掌握。很多人被网络上的视频误导了,学习中走了弯路,甚至一开始就被打击而放弃。视频里的都是行家高手,技法娴熟,所以,看到的风筝转得飞快,初学者很难在快速转动中分清楚风筝头的指向,掌握好收放线的时机,跟着视频模仿学习必定遭到打击。因为风筝简单好做,可以一次做出几个弓杆和直杆软硬度不同的风筝,逐个试一试,总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当前反映能力的,哪怕是做出来一个很稳定的不转的,再由此逐步加强杆的硬度过度到慢转,最后再进一步加快速度,这也不是很长的过程,从完全陌生到入门,也就1~2天时间吧。入了门一切就都变得简单多了,把左右横飞练好,再练斜飞,最后练习俯冲,这样8个方向全掌握,由你爱怎么飞就怎么飞了。
所以,学习方法很重要。
以我做的一个风筝为例,风筝高31.5厘米,宽41厘米,包装纸做的风筝面,玻纤杆做骨架。弓杆用直径1mm杆,直杆用1.5mm杆。一般弓杆要比直杆软。另一个风筝高37cm,宽50cm,竹子做骨架,弓杆1mm*2.5mm截面积,直杆1mm*3mm截面积。视频中有个细节不知你注意到没有,粘贴完后,把风筝的直杆弯一下,弓杆也弯一下,使风筝的中部向下凹陷下去一点点,这是为了增加风筝的稳定,避免翻车。风筝转动的快慢跟杆的软硬有关,还和提线的长短有关。上提线和下提线长度越接近,风筝越稳定,转动越慢,但始终要保证上提线比下提线短这个关系,初学要注意这个关系。我一般是做好风筝后,手拿者风筝头部的中杆,张开手臂,让风筝头竖直向上,然后手臂划弧转圈,观察风筝的下部是否会鼓起来,需要怎样的速度才开始鼓起,判断弓杆的硬度是否适合,这很难有个具体的量来说明,全凭经验。不知以上这些是否对你有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