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顾经典|小说中男女主角的惊艳登场

 真友书屋 2015-03-16

文学名著中一些经典人物的形象往往深入人心、令读者难以忘怀。作者煞费苦心为笔下的"男神"、"女神"设计的惊艳登场,更可谓经典中的经典。不管他们的故事是喜是悲,他们初次登场的都在读者心中铸就了永恒。

男神篇
1
达西
出处:《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
作者:简·奥斯汀 (Jane Austen)

原文:“他的姐夫赫斯脱先生只不过像个普通绅士,但是他的朋友达西先生却立刻引起全场的注意,因为他身材魁伟,眉清目秀,举止高贵,于是他进场不到五分钟,大家都纷纷传说他每年有一万磅的收入。男宾们都称赞他一表人才,女宾们都说他比彬格莱先生俊美得多。人们差不多有半个晚上都带着爱慕的目光看着他。”

评注:《傲慢与偏见》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伊丽莎白与达西的悲欢离合。达西出场是在乡间舞会上,这位俊朗的富家子教养良好、举止优雅,同时也有着傲慢的性格。他在舞会上落落寡欢,宁愿闲坐也不跳舞。明明被伊丽莎白吸引,却语带讽刺使她心有芥蒂。一个眼光锐利,另一个聪敏机智;一个态度傲慢,另一个心怀偏见。幸好最后,两人得以化解心结,终成眷属。

2
于连
出处:《红与黑》(The Red and the Black/Le Rouge et le Noir)
作者:司汤达 (Stendhal)


原文:“他的双颊泛着青紫,两眼低垂,他是个十八、九岁的瘦小青年,看起来羸弱,面部的轮廓也不大周正,但颇为清秀,还有一个鹰勾鼻子。一双大而黑的眼睛,静时显露出沉思和热情。此刻却闪烁着最凶恶的憎恨的表情。深褐色的头发长得很低,盖住了大半个额头,发怒的时候凶相毕露。他的容貌并不出众,在芸芸众生中并不会引人注目。他的身材修长而匀称,更多地显示出敏捷而非力量。自幼年起,他那极端沉思的神情和极为苍白的脸色,就使他的父亲以为他活不长,或者将成为家庭的负担。”

评注:于连首次出场是在遭父亲毒打之后。作者通过对他外貌和神情的描写,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位身体纤弱却具有反抗意识的少年。作为山区农民之子,于连不擅长做体力活儿却很会读书。从小就一直被狡黠、吝啬的文盲父亲当成家庭的累赘。他深知只有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奋斗,才能进入上流社会。

3
拉尔夫
出处:《荆棘鸟》(The Thorn Birds)
作者:考琳·麦卡洛 (Colleen McCulloug)

原文:“他一定知道他自己的长相如何:高高的身材和匀称的体魄,英俊的富于贵族气派的容貌,身体的各个部分搭配得极其和谐。从他那头蓬松乌黑的卷发和那令人惊讶的湛蓝的眼睛,到他那小而纤细的手脚,都是美不胜言。是的,他一定意识到他的一切。然而,他身上有一种超然的神态,这使她感到他从未被自己的美貌所奴役,并且永远也不会。”

评注:拉尔夫出场时,正值他因冒犯主教而被贬到荒凉、闭塞、与文明世界隔绝的偏远之地时。他认为荒凉的德罗海达是他培养自我克制的好地方。但是,他没料到,在这里自己非但没有学会克制,反而让自己的欲望一发不可收拾,因为他在这里遇见了"命中注定的试炼"——梅吉。

4
瑞德
出处:《飘》(Gone with the Wind)
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 (Margaret Mitchell)

原文:“那人的样子看起来已经很老,至少有三十五岁了。但他个儿很高,体魄很强壮。斯嘉丽觉得自己生平从未见过这么阔大的肩膀,这么厚实的肌肉,几乎厚实得不像一个上流人。当她的眼睛跟他的接触的时候,他微笑了一下,从两撇修得短短的黑胡须底下露出一副野兽一般白的牙齿来。他的脸是黑黑的,黑得像一个海盗,他漆黑的眼睛英勇无畏,跟海盗主张凿破海船或抢劫处女时的眼睛一般。他的神情之中现出一种冷漠的轻慢,笑时嘴角带着一种怀疑的幽默,竟把斯嘉丽一怔。”

评注:瑞德首次出场在斯嘉丽·奥哈拉恋上艾希礼之后。玛格丽特笔下的白瑞德个性粗率、实际、不羁,视道德如无物。他是嘲弄世俗的成功者,富于勇气和挑战性,往往给人一种玩世不恭、轻狂风流的感觉。他的爱看似平淡不经意,实则非常深沉。虽然他表面玩世不恭,难以捉摸,但是他却了解斯嘉丽的内心需要,默默地站在她身后爱着她、守候呵护着她,随时准备帮助她。

女神篇
1
斯嘉丽

出处:《飘》(Gone with the Wind)

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 (Margaret Mitchell)

原文:“那斯嘉丽·奥哈拉小姐长得并不美,可是极富于魅力,男人见了她,往往要着迷,就像塔尔顿家那一对双胞胎兄弟似的。原来这位小姐脸上显然混杂着两种特质:一种是母亲给她的娇柔,一种是父亲给她的豪爽。因为她母亲是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父亲是个皮色深浓的爱尔兰人,所以遗传给她的质地难免不调和。可是质地虽然不调和,她那一张脸蛋儿却实在迷人得很,下巴颏儿尖尖的,牙床骨儿方方的。她的眼珠子是一味的淡绿色,不杂一丝儿的茶褐,周围竖着一圈儿粗黑的睫毛,眼角微微有点翘,上面斜竖着两撇墨黑的蛾眉,在她那木兰花一般白的皮肤上,划出两条异常惹眼的斜线。”

评注:小说一开篇,斯嘉丽便粉墨登场。这段文字呈现给读者的不仅是她的天生丽质,还有她身上那与生俱来的"不调和"气质。这"不调和"正是她的魅力所在——母亲的高雅气质和谆谆训诫赋予了她美丽的外表和高雅的举止,但是父亲来自爱尔兰新移民式的狂野和不羁的个性又给她的身上添加了不安于世事的性格。她个性中的自私、狡黠、精明、任性与果敢、独立、富有牺牲精神相互共存,她对爱情的坚定与婚姻的利己相互矛盾。

2
玛格丽特
出处:《茶花女》(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La Dame aux camélias)

作者:小仲马 (Alexandre Dumas)

原文:“玛格丽特可真是个绝色女子……在一张流露着难以描绘其风韵的鹅蛋脸上,嵌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睛,上面两道弯弯细长的眉毛,纯净得犹如人工画就的一般,眼睛上盖着浓密的睫毛,当眼帘低垂时,给玫瑰色的脸颊投去一抹淡淡的阴影;细巧而挺直的鼻子透出股灵气,鼻翼微鼓,像是对情欲生活的强烈渴望;一张端正的小嘴轮廓分明,柔唇微启,露出一口洁白如奶的牙齿;皮肤颜色就像未经人手触摸过的蜜桃上的绒衣——这些就是这张美丽的脸蛋给您的大致印象。黑玉色的头发,不知是天然的还是梳理成的,像波浪一样地鬈曲着,在额前分梳成两大绺,一直拖到脑后,露出两个耳垂,耳垂上闪烁着两颗各值四五千法郎的钻石耳环。”

评注:玛格丽特虽是一位风尘女子,但外表与内心都极为纯洁美丽,她被巴黎的贵族争相追逐。由于她总戴一束茶花,因此人称"茶花女"。当男主人公阿芒与她相遇时,两人在街上擦身而过,谁也想不到会有之后的爱恨纠葛。然而,两人终因误会而分开。玛格丽特一病不起,最终离开人世。

3
凯瑟琳
出处:《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Emily Bronte)

原文:“当然,她有些怪脾气,那是我在别的孩子身上从未见到过的;……她总是兴高采烈,舌头动个不停——唱呀,笑呀,谁不附和着她,就纠缠不休,真是个又野又坏的小姑娘。可是在教区内就数她有双最漂亮的眼睛,最甜蜜的微笑,最轻巧的步子。话说回来,我相信她并没有恶意,因为她一旦把你真惹哭了,就很少不陪着你哭,而且使你不得不静下来再去安慰她。”

评注:凯瑟琳身上有一股其他名著女主角身上少有的野性。她本是大家闺秀,但生性顽皮好动,不肯循规蹈矩,与男主角希斯克利夫青梅竹马,却无奈分手,最终遭到对方恶毒的报复,在痛苦中离世。凯瑟琳之死在全书中部,但希斯克利夫苦恋贯穿了全书,使她仿佛无处不在。

4
安娜
出处:《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AHHa KapeHиHa)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Leo Tolstoy)

原文:“当他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她也掉过头来了。她那双在浓密的睫毛下面显得阴暗了的、闪耀着的灰色眼睛亲切地盯着他的脸,好像她在辨认他一样,随后又立刻转向走过的人群,好像是在寻找什么人似的。在那短促的一瞥中,弗龙斯基已经注意到有一股压抑着的生气流露在她的脸上,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弯曲了的隐隐约约的微笑之间掠过。”

评注:托尔斯泰在安娜正式出场前做了许多铺垫,一个家世显赫,魅力非凡的贵妇人的形象呼之欲出。但她真正出场时却又相对低调——弗龙斯基在火车站与她相遇,因惊艳而回望,安娜也恰在这时对他报以"回眸一笑"。就是这"惊鸿一瞥"瞬间虏获了弗龙斯基的心。而从托尔斯泰的描写之中,她浪漫多情,不受束缚的性格也稍显端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