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膝关节积液+膝关节积液的四种治法+ 膝关节积液怎么治疗?

 憩苑 2015-03-17

膝关节积液

前几天邻居在外面玩,打电话说他膝关节积液,红肿,行走困难,到医院问医生朋友说要抽液,问我怎么办?因是邻居又是非常好的朋友,我说根本不需要抽液,一两次我能让他好一大半。因为我有治风湿类风湿肿痛,全身浮肿的经验。过了两天,他回来了,我看他走路有些瘸,检查发现膝部内外侧红肿。正是脾胃经绕膝行走的部位。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我给他按了尺泽部位痛点和手腰腿点,这个基本是对应取穴,尺泽部位痛点属肺,肺主节,有调节气血之用,腰腿点治腰腿,又属三焦,三焦通,五脏六腑俱通。阴陵泉,脾经合穴运化祛湿肿,小海穴属小肠合穴。脾与小肠别通,强脾阳。温灸盒灸八髎,脾胃俞,肚脐气海关元(最后一次灸)。一次,红肿消失大半,治疗3次痊愈。

膝关节积液 - 小二 - 走进风雨中膝关节积液 - 小二 - 走进风雨中膝关节积液 - 小二 - 走进风雨中

 

膝关节积液 - 小二 - 走进风雨中膝关节积液 - 小二 - 走进风雨中膝关节积液 - 小二 - 走进风雨中
膝关节积液 - 小二 - 走进风雨中膝关节积液 - 小二 - 走进风雨中膝关节积液 - 小二 - 走进风雨中
 


膝关节积液的四种治法
一、县党校老乔之妻,60岁,1987年6月7日诊。矮胖体型,风湿性关节炎久延,双膝肿大如斗,多次抽水,激素穴注,反复发作,3年不愈。股胫变细,状如鹤膝。脚不能着地,局部皮肤绷急紫黯,摸之如冰,神情疲惫,气怯畏寒,脉迟细,58次/分。近月余,因血沉高,考虑关节结核,抗痨亦乏效。症属高年久病,气阳虚衰,不能运湿,湿流关节,已成鹤膝风症。选阳和汤加生芪五苓,益气温阳化湿:
生芪45克,熟地30克,麻黄3克,白芥子10克(炒研),鹿角霜30克,油桂、姜炭各5克,桂枝10克,白术、茯苓各30克,猪苓、泽泻各10克,生苡仁30克,苍术15克,川牛膝30克,炙草1O克。
上方连服5剂而愈,追访1年未发。
二、装卸工温宝兴之妻,62岁,1988年2月3日初诊:车祸致右下肢骨折年余,右膝半月板损伤,近3月肿如斗,剧痛,彻夜嚎哭,掀热肿痛不可近,卧床不起已2月。
今日化验:白细胞19500,中性90,继发感染,积液。舌红中黄,脉沉滑数实。拟清热解毒,化瘀利湿:
1.忍冬藤120克,生苡仁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川牛膝30克,蚤休、丹参、当归、元参、夏枯草、骨碎补各30克,桃红、白芷、甘草、乳没、车前子各1O克,白酒100毫升,冷水泡1小时,急火煮沸1O分钟,2次分服,3剂。
2.白芷240克(研粉),酒煮为糊,分作2包,趁热交替贴敷膝部。
2月6日二诊:肿消强半,痛止,局部出现皱纹。脘胀,不甚思食,腰困如折,脉滑。毕竟年过6旬,一诊方寒凉过甚,有碍中焦气机升降。改投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下病治上,益气行水,加肾四味鼓舞肾气:
生芪45克,防己12克,四妙去黄柏(生苡仁45克,苍术15克,川牛膝30克),桂枝10克,白术、茯苓各30克,猪苓、泽泻、车前子、甘草各10克,木瓜30克,肾四味各18克,白芷10克,外敷同前,3剂。
2月9日探视,肿全消,已可扶杖步行。
三、刘老汉,76岁,铁厂李建明之岳叔,1983年5月17日初诊:60岁时深秋涉水过河,寒湿人骨,患双膝关节肿痛达16年。近日外感引发宿疾,双膝关节肿痛积液50天。用风湿宁1号,强的松30余日,肿势日重。双膝肿大如斗,憋胀难忍,曾抽取透明胶粘液体400毫升,旋抽旋肿。左腿强直,不能打弯,卧床不起已1月。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寸脉极弱。曾服四妙、五苓合方无效。
患者年逾古稀,脾胃气衰,饮食入胃不化精微,湿浊下流,聚于关窍。傅山先生云:“凡治下焦病,用本药不愈者,须从上治之。”即《内经》“下病上取”之义。盖脾主四肢,主运湿而恶湿。高年久病体弱之人,中焦脾胃气虚,则聚湿成水,下流关节。用补气升提之法,益气健脾而运湿,气旺则周流全身,而水湿得化,亦即“气能化水”之理。
遂拟一方,令服5剂:
生芪45克,防己12克,桂枝10克,赤芍15克,川芎1O克,苡仁45克,茯苓30克,泽泻、独活各15克,白术30克,炙草10克,白芷10克,鲜生姜5片,枣6枚。
5月23日二诊:上药服2剂后,小便畅通,日夜约2000毫升以上,肿减强半,可以扶杖出游。5剂服完肿痛全消,已参加田间劳作。唯觉气怯腰困,是老年肾气已衰,原方加红参10克(另炖),肾四味120克,胡桃4枚,又服5剂,追访4年,健康逾于往年。
四.文化局长段焕忠,70岁,1982年2月17日诊。双膝关节积液,月余卧床不起。先用强的松龙关节腔注射不效,后服中药清利湿热之剂,5剂后不能起床。气短自汗,畏寒腰痛,面色苍白无华,脉沉弱。局部虽扪之灼热,然小便余沥,夜尿频多。一派肾阳虚衰征象,此宜治本:
生芪45克,熟地30克,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山萸肉各10克,附子、油桂、牛膝、车前子各10克,肾四味120克。
以济生肾气汤加生芪、红参、肾四味,温补脾肾之阳而化湿,一方守服10剂,诸症均愈。追访5年未复发。
按:余治上症,不下200例。症情大同小异,症型不出以上4类,皆从调燮整体气化入手,得以根治。
一切水湿停聚为患诸症,皆因“气不化水”。气、阳为生命的动力。气统血,亦统水,阳统阴,阳化气。肾阳(命门真火)为气化之根。下部水湿停聚,上气必虚——肺主一身大气,又主通调水道;脾胃为中气,主运化水湿,又是三焦气化的枢纽,故下病治上。重用生芪45克(已故温碧泉老师经验,有明显的利尿行水效用)补中上之气,气旺则周流全身,气行则水行,水湿自去。脾虚者合五苓红参四妙去黄柏(一切甘寒、苦寒药,有碍脾阳,不用)益气健脾运湿;瘀阻气血者,加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水;卫气闭塞者,少加麻黄宣肺以通水道;整体虚衰者,阳和汤合五苓,加生芪45克、防己12克,和阳消阴;阳虚甚者,济生肾气汤加生芪,益命火以消阴翳;方药对症而收效甚微,必是局部冰结不化,加油桂开冰解冻;久延不愈而见腰困、膝软、头眩,加肾四味鼓舞肾气而治本;急性感染期,热毒有内攻之势,攻毒不可迟疑。热毒结于局部,暂用清热解毒利湿,中病即止,勿伤中上之阳,反使水湿凝结难化。
外用白酒点燃煮白芷为糊,热敷局部,活血化瘀通窍祛湿,急性期收效甚速。此为近贤经验,不敢掠美。 少腹鼓凸症
——一则腹部特殊症状的辨治要领
一、胃下垂重症
1.灵石财委主任王守义,56岁。1983年8月患病,少腹憋胀经旬,不敢进食,食入胀急更甚。其症,少腹鼓凸,挺着一个大肚子,如怀孕5~6月之孕妇状,按之空软。神色憔悴,动则轰热喘汗。腰困如折,行路弯腰如虾,挺腰则困不可忍。脉细弱,舌淡无华。患者年近6旬,劳倦内伤,损及脾胃之阳,中气下陷于至阴之地而不能升达(我院内科确诊为胃下垂已10年)。且肾中真气不固,有上越下脱之险。拟补中益气汤去陈皮,加山萸肉、补骨脂、沉香固护下焦元气:
生芪30克,知母18克,红参(另打小块先吞)10克,当归15克,柴胡、升麻、炙草、沉香各10克,山萸肉、盐补骨脂各30克,白术20克,鲜生姜5片,枣10枚,胡桃4枚(打)。
上方服1剂之头煎约半小时,汗敛喘定。觉气从丹田缓缓上达,少腹之鼓凸、胀急,立时消散,3剂服完食纳如常。患者大喜过望,忘乎所以,食闺女送来大桃1枚,喝凉茶2杯,1刻钟后又复气陷坠胀如故。当晚咕咕有声,中午不敢进食。气机为病,瞬息万变。此由生冷寒凉,戕伤脾胃生阳之气,亟温之:
干姜30克,红参(另打小块吞服)、炙草各10克,木香、柴胡各3克,1剂后平复如初。
按:中气下陷症临床多见,多由内伤积久而来。此症之重者,即张锡纯氏论述之“大气下陷症”。脉多细弱,右寸尤弱。上则见气短难续似喘,下则少腹明显鼓凸如孕妇,按之必空软无物,胃下垂多有此见症。凡遇此症,万不可见胀消胀,稍涉散气消胀、寒凉败中或消导开破,立见危殆,错则难救!气弱之人,即陈皮之散,亦经受不起,宜慎!红参不入煎剂者,汤剂效速,虚馁之人下咽反觉胀闷。打小块吞服,人胃缓缓奏功,使下陷之气,徐徐升达。
加山萸肉、补骨脂、胡桃者,有敛固下焦肾气妙用。古谓:“下虚者用补中升陷,须防提脱。”补中益气汤与人参胡桃汤、青娥丸合方再加山萸肉之酸收,升中有敛有固,使升降复常,效果甚好。
2.灵石矿业公司司机张崇华,28岁,1983年9尸,因少腹鼓凸如孕,不能开车,特来求治。追询病史,知由夏季过食西瓜,损伤胃阳,脘痛隐隐。入秋又恣食桃梨,多次暴饮致醉。渐渐食少便溏,日仅进食2~3两,不食亦不饿。气短难续,腰困如折,人暮则少腹鼓凸坠胀,经透视诊为胃下垂重症(胃下缘在骨盆内)。脉大而虚,舌淡胖。
消瘦,一夏减重5公斤。嘱戒酒,忌生冷油腻,予升陷汤去知母,加干姜10克,生芪加至30克,胃病及肾,下元已虚,重加肾四味120克,山萸肉30克,红参(打小块吞服)、灵脂各10克,服药1剂,主症消失,又服5剂,诸症均愈。
透视则下垂之胃已复位。x光师大为惊异,认为胃下垂为慢性顽固性疾病,6日痊愈实属少见云。
按:升陷汤加减治胃、子宫、直肠脱垂等脏器弛缓下垂症,较补中益气汤为优,治验不可胜记。
二、大气下陷
腐植酸厂女工康学芳,23岁,1983年12月28日初诊:病12日,先觉气短神疲尿多,其宿舍离厂约半里之遥,骑自行上班犹脚软气喘不能支持。病后之第4日,自觉少腹胀大鼓凸,8天之间便如6个月胎儿状。脉沉细而弱,寸部依稀难辨。予升陷汤加红参10克。
生芪18克,知母9克,柴胡、桔梗各4.5克,升麻6克,红参10克(打小块吞),3剂。
12月31日二诊:药后气短神疲大减,少腹鼓凸如前,且憋胀绞痛,脐下一片冰冷,白带多而清稀。右寸沉弱,尺部弦紧。此非但大气下陷,且下焦虚寒。肾为气之根,致大气不能升举。寒主收引,故少腹绞痛时作。原方去知母,加酒当归30克,炒小茴15克,油桂、木香各10克。
1984年1月5日三诊:药后,腹中响动如雷,觉右胁下于黎明前绞痛一阵,随即矢气频频,痛止。天亮起床系裤带,发现少腹鼓凸已平。大气既经下陷,复因下焦虚寒而升举无力,加油桂小茴之温及当归木香之流气,病即霍然。寒重者以吴茱萸易小茴,则效更捷。
三、呼吸衰竭(大气下陷夹痰夹瘀)
胡家岭村农妇封海棠,28岁,1983年9月24日下午急诊入院。主症为呼吸极度困难,似乎气息将停,危在顷刻,恐惧殊甚。气不能上达,动则喘汗心悸。胸透,见右肺陈旧性胸膜炎。经内科给氧、抗炎治疗不能控制,邀中医会诊。9月30日,见患者呼吸迫促,讲述病情需多次换气才能勉强讲下去,并辅以手势。胸际有重压感,且阵阵刺痛,四末不温,少腹鼓凸如临产状。脉细滑无力,右不上寸,左寸极弱,苔白腻,质绛而干。脉证符合张氏大气下陷重症。追询病史,由10多天前因胸闷痛服中药4剂,因其中有瓜蒌枳实后引起,患者病久,胸际本有停痰积瘀,阻塞大气升降道路,又服开破之品,致胸中大气下陷。
乃疏升陷汤合丹参饮,升举大气兼通经络瘀阻:
生芪、山萸肉、丹参各30克,柴胡、升麻各6克,桔梗9克,红参10克(另打小块吞服),檀香、降香、炙草各10克,砂仁5克,知母18克,下午4时药进一煎后1小时,呼吸衰竭之象解除,说话不喘,走路已如常人,嘱原方连服3剂。
10月4日,患者步行来门诊,面有喜色,气短基本痊愈,如孕大肚也消失了。唯觉脐下筑筑跃动,时时有气上冲心下,则一阵心悸。前已叙及,补中益气汤用法之甲,古人告诫,下元虚者须防“提脱”。初涉临床时以为古人臆想,不料此例患者因升陷过剂(此汤升提之力,较补中益气汤为大,虽有山萸肉之补敛,下虚者仍不免引动肾气)竞出现肾气浮动,冲脉不安于位的奔豚证,始知中医学理,深奥玄妙,绝非臆说。改投小剂温氏奔豚汤(附子,肉桂,沉香,砂仁,山药,云苓,泽泻,怀牛膝,人参,炙草),因舌绛加熟地30克,又加紫石英、生龙牡镇固冲脉。于10月6日痊愈出院。可见辨证投剂,不但要恰合病机,还要见微知著,预见发展,掌握分寸。不及,则药不胜病,用药无功;太过,则亢而为害,虽人参亦可杀人。
四、子宫脱垂
服务公司周玉爱,39岁。1987年10月14日,因子宫脱垂多年不愈求治。患者因三天两头感冒,食少难化,腹胀,身软神疲,子宫脱垂3年,服中药70余剂。方为补中益气汤加防风,重用陈皮30克,另加焦槟榔、炒莱菔子、枳壳各30克,大同小异,致近来气怯难继,移时即须长吸一口气。少腹憋胀鼓凸如4月胎孕状,瑟缩畏寒,腰困如折,子宫脱垂加重,白带稀多,饮多尿多,头晕泛呕,动则喘汗,一派气虚下陷见证,且已损及于肾,故见肾不纳气。
脉右不上寸,左不及尺,舌淡少苔。
考上方原本不错,加防风者与芪、术合为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治顽固难愈之感冒,颇能切中病机。每剂红参10-15克,累计用达1公斤之多,挽危救脱亦富富有余,治普通气虚,自应早已奏功。何以愈治愈殆?盖错在见胀消胀,消导助运化而误用槟榔、莱菔子、陈皮、枳壳等开破气分以及涤痰降气有推墙倒壁之功的莱菔子等品,将补剂之力全数抵消不算,买米不着,反丢了口袋,致肾中元气亦损。即以原方去破气诸品,加肾四味、姜炭、三仙炭,重用生芪45克、山萸肉30克,木香3克流气,加姜、枣、胡桃,服3剂而胀消,少腹如孕亦去。又服3剂,子宫脱垂亦愈。补中益气汤证之“胀”,为气虚不运所致,气旺胀自消。东垣老人此方,陈皮仅用1.5克,意在制参、术、芪之“滞”,非为消胀而设。气分虚甚者,直可去而不用。
五、气陷怪症(癔病)
化肥厂女工宋玉凤,22岁,1983年12月7日人院,病月余,病情奇特,内、妇科邀余会诊。诊见头痛眩晕,全身震颤不停,右半身麻木抽搐。哭笑无常,无故悲伤动怒,时觉恐惧,如人跟踪,惶惶不可终日,且少腹鼓凸憋胀。
曾用养血柔肝、养心安神、滋燥润肺诸法、西药冬眠疗法皆无效。现症气短难续,自汗而喘,腰困如折,寐艰多梦。
六脉微细如丝,两寸尤沉、尤弱,舌淡红少苔。各种检查均无异常,拟诊为“癔病”。
据上脉证,皆由大气下陷所致。大气者聚于胸中,斡旋运转不息,五脏六腑出入升降各循常道,是为健康无病。此气一陷,肺失包举,肺气虚则燥,故悲伤欲哭而似甘麦大枣汤证;心失所养,神明无主,意志失常而见酸枣仁汤证;心气虚则恐,故时觉有人跟踪;肝失大气之斡旋而见喜怒无常,震颤抽搐;左右者,升降之道路,右主气,气不运血,血不能上下周行,故右半身麻木不已。一切病象皆由“少腹鼓凸”悟出气陷下焦,不能升举所致。肝之受累最甚,肝主内风,故震颤不停,遂拟升陷汤重用白芍以敛肝缓急:
生芪、山萸肉、盐补骨脂、生熟枣仁、炙草各30克,生白芍100克,红参10克,生龙牡粉、木瓜各15克,柴胡、升麻、桔梗各6克,鲜生姜5片,大枣10枚,胡桃4枚。
12月12日,药服3剂,诸症均愈。
六、气陷成痿(癔病性截瘫)
小学教员赵玉梅,26岁。1966年9月患痿症,邀余诊治。询知由过服调经药30剂,突然大崩,致7日内休克5次,单位派医生送回太谷老家,经中医治愈。之后体质一落千丈,经常头晕气短,站立不稳。去年冬天,流产后,将息失宜,感冒后致下肢痿软,不能下床,双足内翻,不能站立,上半身功能正常。(县医院内科拟诊“癔病性截瘫”)气短甚著,叙述病史,多次间断换气。虽已流产,少腹仍鼓凸如孕状。自觉气憋在肚脐之下,不能上达于胸,频频太息、提气。且尿频,脱肛,腰困如折,夜不成寐,食少不饥,时时悲伤欲哭。每至太阳落山,心中无端恐怖。此证由血脱而致气陷,中宫虚馁,五脏失养,日久损及先天肾气。其精神神经之异常,正是五脏五志之变。此痿症之成,与湿热、痰浊、阴虚皆无涉。从脾主四肢,肝主血,肺主气,肾为先天之本论治。升补大气,补肾益精:
生芪30克,知母18克,当归20克,山萸肉30克,红参10克,柴胡、升麻、桔梗各6克,小麦、百合、肾四味、生龙牡各30克,大枣10枚。
上方连服30剂后,康复如初,遇于街头,已调回县农业局工作。
七、气滞痰阻
糖业公司女职员尹锐华,50岁,1983年12月12日初诊。近因感冒,气短似喘,胸脘痞满而呕,胁痛,食人则少腹憋胀鼓凸如孕,以致不敢吃晚饭。项背强痛,头颈不能转侧。脉弦滑,苔黄。此症既有外感,又有内伤(暴怒伤肝),其喘、闷由痰热、肥甘积于胸膈;胁痛由肝气郁结,又加寒束于表,太阳经输不利,故见上症。拟疏肝和胃,化痰消积,兼顾表邪:
柴胡10克,白芍30克,葛根60克,枳壳、酒香附、川芎、郁金、桔梗各10克,莱菔子20克(生炒各半),炙草15克,瓜蒌、生半夏各30克,黄连10克,鲜生姜10片。
药进1剂,诸恙均退。少腹鼓凸,亦有因气滞痰阻,升降失司而致者,若概用升补,便有实实之过。
八、湿热下注阻塞气机
陶瓷厂曹俊生之妻,28岁。1977年10月,因黄带秽臭,阴痒口苦,肋痛便燥,少腹鼓凸如孕求治。病已3年,百治不效。初病以为怀孕,月半之后,月经畅行,腹大如故。B超探查,子宫及附件无异常。无知乡人,以为怪胎,求神拜药,无济于事。腹诊空软,唯觉坠胀。脉见沉滑数实,苔黄厚燥。个性暴躁,动辄发火。证属肝郁化火,湿热聚于下焦。拟丹栀逍遥散合四妙丸加苦参、酒军:
醋柴胡10克,当归、白芍各30克,白术20克,茯苓30克,丹皮15克,生栀子10克,薄荷3克,川楝子30克,苦参30克,生苡仁、酒黄柏各30克,苍术18克,川牛膝30克,酒大黄10克,木香10克,甘草15克,酒香附12克,鲜生姜5片,枣6枚。
另:苦参60克,黄柏30克,“雄黄、白矾”(化入)、甘草各15克,煎汤熏洗坐浴。
上方内服、外洗各3剂后,矢气频频,少腹坠胀减轻,肚大如孕已减七八,胁痛、阴痒已愈,黄带变为稀白带。
原方改为逍遥散,去黄柏、苦参、大黄,加生山药、党参各30克,灵脂15克,车前子10克,洗方不变。各用3剂后痊愈。此例则是因肝经湿热下注,阻塞气机升降所致。见证虽同,虚实各异。
九、阴痒顽症
张秀梅,27岁,1985年8月23日初诊:阴痒5年不愈,县医院妇科诊为滴虫性阴道炎。服龙胆泻肝汤,初服一、二剂见效,但逢劳乏、气恼即复发。再服而需加倍、加量,下稍好,中上变证蜂出:纳呆食少,气怯神倦,月经衍期。如此反复发作,反复如法炮制,累计约服药百剂之多。致食必酸腐倒饱,便稀,带多反白如注,下肢浮肿,面色皓白无华,少腹鼓凸如5个月孕妇状。血色素7克。阴痒钻心难耐,搔破结痂。脉弱不上寸,舌淡胖水滑。此由见病治病,不察根由,苦寒过剂,损伤胃阳,致大气下陷。
重在救胃,以复升降枢机:
1.生芪、党参各45克,白术、生苡仁、鸡冠花、蛇床子各30克,炒麦芽60克,柴胡、炒小茴香各15克,姜炭、炙草各10克,木香、砂仁各5克,鲜姜5片,枣10枚,水煎服3剂。
2.木鳖子、蛇床子、苦参、黄柏、百部各30克,“雄黄,白矾”各15克,煎汤熏洗坐浴,3剂。
8月26日二诊:纳增带减,浮肿消,鼓凸亦退。阴痒已极轻微,原方又服3剂而愈。嘱服养血归脾丸1月治本。
按:少腹鼓凸是一个特殊的症状与体征,多从病人主诉得知,一般不易引起注意。中医少用腹诊,一些青年妇女又羞于启齿,更易忽略。但临床出现频率很高,又关乎病人生死,不可轻忽。凡见此症状,先从“虚”处寻根问底。大气下陷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难,气升不上来。其重者,自觉气陷于脐下,病人有努力吸气状,面色苍白,神情恐惧。类似现代医学之呼吸衰竭,多见于肺心病心衰合并脑危象之前,属危急重症范围。可以升陷汤生芪30克,去知母之苦寒,柴胡、升麻、桔梗各10克,加红参捣粗末吞服,合大剂参附龙牡救逆汤加麝香O.2克,山萸肉90克,救脱固下,多可挽危亡于顷刻。又,本病之气短难续,常与胸闷憋胀兼见,不可贸然开破,错则难救。

膝关节积液怎么治疗

 膝关节积液怎么治疗? 
膝关节肿胀明显、酸痛甚至不能行走,B超检查示膝关节内大量关节积液。患者很是迷惑:好好的膝关节,里面怎么会有水呢?其实,这叫做膝关节滑膜炎。 
一、什么是膝关节滑膜炎 
它是指膝关节受到急性创伤或慢性劳损时,引起滑膜损伤或破裂, 
导致膝关节腔内积血或积液的一种非感染性炎症反应疾患。可分为急 
性创伤性滑膜炎和慢性损伤性滑膜炎。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多发生于 
爱运动的青年人;慢性损伤性滑膜炎多发于中老年人,身体肥胖者或 
过用膝关节负重的人。 
二、膝关节滑膜炎的原因 
急性滑膜炎多因打击、扭转、运动过度以及外科手术后1~2小时 
发生肿胀、疼痛、活动困难、走路跛行,局部皮肤温度高,皮肤肿胀 
紧张,关节穿刺出血性液体。本病常是膝关节其他损伤的合并症,须 
与骨折、脱位、韧带及半月板损伤相鉴别。 
慢性滑膜炎一般由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失治转化,或由老年其他的 
慢性劳损导致滑膜的炎症渗出,产生关节积液造成。多见于中老年人, 
有劳累或关节疼痛的病史。患者感觉两腿沉重,关节肿胀、下蹲困难, 
或上下楼梯疼痛,劳累后及遇寒后加重,休息后及遇暖时减轻。病程 
日久者,股四头肌萎缩,关节不稳,活动受限,关节穿刺可抽出淡黄 
色、清亮的积液。X线片示膝关节骨与关节结构无明显异常或骨赘形 
成,可见关节肿胀和活动不利。 
三、膝关节滑膜炎的治疗 
1.推拿疗法 
(1)推揉点按法:患者仰卧,膝部自上而下,顺其筋络反复推 
揉1~2分钟。(2)拔伸屈膝法:患者体位同上,肌肉放松,医生先 
轻轻地、小幅度地来回屈伸膝关节,最后尽力将膝关节完全屈曲,然 
后伸直患肢。(3)刮筋、分筋法:患者仰卧,于髌骨外上方、内下 
方运用一拇指屈曲指关节,放于痛点内侧;另一手掌按于屈拇之上, 
用臂力推动拇指向外刮数下。(4)关节积液时可用捶、擂、拍法, 
交替进行。捶为实拳,击为空拳,下击髌骨周围软组织及大腿伸侧, 
大小腿屈伸各20~30下,擂为实拳,双拳用臂力下压与上部位相同处, 
重复1~2遍。拍不用拳而是用手掌拍打腘窝,用腕力弹拍。 
2.穿刺疗法 
关节积液较多、张力大时,可进行关节穿刺,将积液和积血完全 
抽净,并向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它是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研究 
表明,关节炎中的各种病理改变与它的减少和理化性质改变有密切关 
系。注射透明质酸钠有以下作用:覆盖关节软骨表面,可以保护关节 
软骨,防止或延缓进一步退变;保护关节滑膜、清除致痛物质,有明 
显减轻疼痛的作用;改善关节的挛缩状态,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对退 
变关节的滑液有改善作用。 
3.药物治疗 
急性期滑膜损伤,瘀血积滞,治以散瘀生新消肿为主,三七粉等 
口服。慢性水湿稽留,肌筋弛弱,治以祛风燥湿、强壮肌筋,内服羌 
活胜湿汤加减,外贴狗皮膏;若寒邪较盛,亦可散寒祛风除湿,方用 
乌头汤。 
4.固定与练功疗法 
早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可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禁止负 
重。治疗期间可作股四头肌舒缩活动锻炼,后期应加强膝关节的屈伸 
锻炼,这对消除关节积液,防止股四头肌萎缩,预防滑膜炎反复发作, 
恢复膝关节伸屈功能,有着积极作用。膝关节积液的四种治法左边膝关节积液 

性别: 男 年龄: 21岁 我的膝关节在1年半前也积液过,当时在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确诊为血清阴性关节炎,后来经过吃药,稍有好转,半年后彻底痊愈,没复发过,直到前阵子又复发,关节又开始积液,去医院做了一些血液检查,单核细胞计数:0.9↑ 参考值为0.12-0.80 单核细胞百分比:8.8↑ 参考值:3.0-8.0 平均血小板体积:6.90↓ 参考值:7.6-13.2 球蛋白:33.7↑ 参考值为:20-29 白球比值:1.4↓ 参考值:1.50-2.50 直接胆红素:6.9↑ 参考值:0-6.8  血清检查发现 C-反应蛋白:27↑ 参考值:0-8 尿掖检查发现:维生素C:0.2+↑  医生给我做了穿刺,也打了复方倍他米松针和利多卡因针 听说是封闭,但是过了4,5天,还是有明显积掖 现在上班都很为难, 希望大家懂的帮我看看是什么原因可以吗,该怎么治疗, ! 谢谢大家了, 



有没有血友病?如果有,考虑血友病性关节炎。另外,有没有受伤?有没有查风湿全套? 

 

 




骨结核、骨髓炎、关节炎的积液少时用王医生的透皮扩散式药物可以治愈,积液多时先抽出积液现用也可以治愈,血清性关节炎你可以先咨询一下。 

 

 




滑囊,它又称为滑液囊,滑膜囊,为纤维组织囊袋,形状扁平,滑囊壁分两层,外层为薄的致密结缔组织,内层为滑膜,形成裂 隙状的腔,正常时内有少许滑液,以减少相邻组织间的摩擦,一般滑囊位于肌腱与骨面相接触之处,当滑囊有炎症时会引起关节腔积液.  滑囊炎是滑膜炎症的一种,关节周围肌腱多,滑液囊也就多,关节浅在,活量度大,摩擦劳损及创伤机会就多,所以常见的滑膜炎重要还是以滑囊、滑膜为主要炎 症的滑膜炎,主要发病于青状年,准确的说关节腔有积液,就有滑膜炎症,滑膜炎是由于微循环不畅造成的无菌性炎症,主要症状是产生积液,关节滑膜是包绕在关节周围的一层膜性组织,它不仅是一层保护关节的组织,而且还会产生关节液,为关节的活动提供"润滑液"。关节液的产生和吸收是一个"动态平衡",当出现对关节液的重吸收障碍时,由于关节液的产生和吸收动态平衡被打破,关节液的产生大于重吸收,便会出现"关节积水"。所以治疗滑膜炎主要是调理微循环系统,只要微循环畅通了,积水也就循环消失了,同样炎症也就解除了,积水期间尽量不要劳累,减少抽液注射的频率,过多的抽水注射会刺激滑膜下结缔组织组纤维增生,以及滑膜组织老化等,使滑膜组织再生与修复能力显著降低,再治疗就比较麻烦。中医的疗法是以舒筋活血,促进微循环流畅为主,建议中医膏药贴敷,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滑膜炎因微循环畅通滑囊内积水可循环消失,使之重归于产生和吸收动态平衡而彻底康复。

 

 


一、县党校老乔之妻,60岁,1987年6月7日诊。矮胖体型,风湿性关节炎久延,双膝肿大如斗,多次抽水,激素穴注,反复发作,3年不愈。股胫变细,状如鹤膝。脚不能着地,局部皮肤绷急紫黯,摸之如冰,神情疲惫,气怯畏寒,脉迟细,58次/分。近月余,因血沉高,考虑关节结核,抗痨亦乏效。症属高年久病,气阳虚衰,不能运湿,湿流关节,已成鹤膝风症。选阳和汤加生芪五苓,益气温阳化湿:
生芪45克,熟地30克,麻黄3克,白芥子10克(炒研),鹿角霜30克,油桂、姜炭各5克,桂枝10克,白术、茯苓各30克,猪苓、泽泻各10克,生苡仁30克,苍术15克,川牛膝30克,炙草1O克。
上方连服5剂而愈,追访1年未发。
二、装卸工温宝兴之妻,62岁,1988年2月3日初诊:车祸致右下肢骨折年余,右膝半月板损伤,近3月肿如斗,剧痛,彻夜嚎哭,掀热肿痛不可近,卧床不起已2月。
今日化验:白细胞19500,中性90,继发感染,积液。舌红中黄,脉沉滑数实。拟清热解毒,化瘀利湿:
1.忍冬藤120克,生苡仁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川牛膝30克,蚤休、丹参、当归、元参、夏枯草、骨碎补各30克,桃红、白芷、甘草、乳没、车前子各1O克,白酒100毫升,冷水泡1小时,急火煮沸1O分钟,2次分服,3剂。
2.白芷240克(研粉),酒煮为糊,分作2包,趁热交替贴敷膝部。
2月6日二诊:肿消强半,痛止,局部出现皱纹。脘胀,不甚思食,腰困如折,脉滑。毕竟年过6旬,一诊方寒凉过甚,有碍中焦气机升降。改投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下病治上,益气行水,加肾四味鼓舞肾气:
生芪45克,防己12克,四妙去黄柏(生苡仁45克,苍术15克,川牛膝30克),桂枝10克,白术、茯苓各30克,猪苓、泽泻、车前子、甘草各10克,木瓜30克,肾四味各18克,白芷10克,外敷同前,3剂。
2月9日探视,肿全消,已可扶杖步行。
三、刘老汉,76岁,铁厂李建明之岳叔,1983年5月17日初诊:60岁时深秋涉水过河,寒湿人骨,患双膝关节肿痛达16年。近日外感引发宿疾,双膝关节肿痛积液50天。用风湿宁1号,强的松30余日,肿势日重。双膝肿大如斗,憋胀难忍,曾抽取透明胶粘液体400毫升,旋抽旋肿。左腿强直,不能打弯,卧床不起已1月。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寸脉极弱。曾服四妙、五苓合方无效。
患者年逾古稀,脾胃气衰,饮食入胃不化精微,湿浊下流,聚于关窍。傅山先生云:“凡治下焦病,用本药不愈者,须从上治之。”即《内经》“下病上取”之义。盖脾主四肢,主运湿而恶湿。高年久病体弱之人,中焦脾胃气虚,则聚湿成水,下流关节。用补气升提之法,益气健脾而运湿,气旺则周流全身,而水湿得化,亦即“气能化水”之理。
遂拟一方,令服5剂:
生芪45克,防己12克,桂枝10克,赤芍15克,川芎1O克,苡仁45克,茯苓30克,泽泻、独活各15克,白术30克,炙草10克,白芷10克,鲜生姜5片,枣6枚。
5月23日二诊:上药服2剂后,小便畅通,日夜约2000毫升以上,肿减强半,可以扶杖出游。5剂服完肿痛全消,已参加田间劳作。唯觉气怯腰困,是老年肾气已衰,原方加红参10克(另炖),肾四味120克,胡桃4枚,又服5剂,追访4年,健康逾于往年。
四.文化局长段焕忠,70岁,1982年2月17日诊。双膝关节积液,月余卧床不起。先用强的松龙关节腔注射不效,后服中药清利湿热之剂,5剂后不能起床。气短自汗,畏寒腰痛,面色苍白无华,脉沉弱。局部虽扪之灼热,然小便余沥,夜尿频多。一派肾阳虚衰征象,此宜治本:
生芪45克,熟地30克,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山萸肉各10克,附子、油桂、牛膝、车前子各10克,肾四味120克。
以济生肾气汤加生芪、红参、肾四味,温补脾肾之阳而化湿,一方守服10剂,诸症均愈。追访5年未复发。
按:余治上症,不下200例。症情大同小异,症型不出以上4类,皆从调燮整体气化入手,得以根治。
一切水湿停聚为患诸症,皆因“气不化水”。气、阳为生命的动力。气统血,亦统水,阳统阴,阳化气。肾阳(命门真火)为气化之根。下部水湿停聚,上气必虚——肺主一身大气,又主通调水道;脾胃为中气,主运化水湿,又是三焦气化的枢纽,故下病治上。重用生芪45克(已故温碧泉老师经验,有明显的利尿行水效用)补中上之气,气旺则周流全身,气行则水行,水湿自去。脾虚者合五苓红参四妙去黄柏(一切甘寒、苦寒药,有碍脾阳,不用)益气健脾运湿;瘀阻气血者,加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水;卫气闭塞者,少加麻黄宣肺以通水道;整体虚衰者,阳和汤合五苓,加生芪45克、防己12克,和阳消阴;阳虚甚者,济生肾气汤加生芪,益命火以消阴翳;方药对症而收效甚微,必是局部冰结不化,加油桂开冰解冻;久延不愈而见腰困、膝软、头眩,加肾四味鼓舞肾气而治本;急性感染期,热毒有内攻之势,攻毒不可迟疑。热毒结于局部,暂用清热解毒利湿,中病即止,勿伤中上之阳,反使水湿凝结难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