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你的状态调整好了么?-沈洪伟 高考已经越来越近,已经是冲刺的节奏了,各门功课的老师们都在不遗余力地把自己认为最重要、最关键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们,搜集尽可能新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成最可能的趋势,传递给学生们。学生们一定也都努力的想要充分把握这个关键的时段,在越来越短的时间内,尽可能把成绩提升到最好。学校、家长也都创造尽可能多的便利条件,来帮助临考的学生们,大家都蛮拼的。 用冲刺来形容临近高考的最后阶段最贴切了,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就象是竞技场上的队长、教练、啦啦队、运动员,大家都希望在最后的这个阶段能超越更多的对手,而不是被超越。 如果说考前有针对性的复习相当于提升运动员技术的话,把临考状态的调整看成是战术并不为过,状态不好,技术动作就发挥不到位、甚至发挥不出来。如何调整心态、分配体能、缓解疲劳,如何把技术动作发挥到位、如果克服眼下不利的因素、如何缓解紧张和压力、提振势气,这是运动员状态发挥的要点,相信也同样适用于临考学生。 各门学科的老师在这个阶段抓学习重点,这是不会有错的,但一定不要忽略状态的调整,这对有些同学可能更重要。历次高考都会有发挥超长、正常、失常的学生,为什么?临考的状态是一个主要因素。临考状态调整得好,考试的时候就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充分发挥出来,取得更理想的成绩。反之,过于疲劳、紧张、焦虑、甚至害怕、状态低迷,则难于发挥应有的水平。有经验的老师都应该有体会,这里面的差别,可能不只是几个知识点,差个二、三十分并不稀罕。 调查显示,超过53%的高三学生在压力面前会焦虑,甚至失去自信,进而对高考产生恐惧。这其中会有一部分会产生失眠、考试焦虑症、考试恐惧症等问题,试想,这样的心态不做调整,如何正常发挥,更不用想超常发挥了。 那如何才能把临考状态调整到最好呢? 1、首先是心态,高考一天天临近,学生对自己知识积累的不够自信;对前面考试失利有阴影;学校、老师会不停的提醒我们,距高考还有多少天;父母期待的眼神;对考不好、考不上的担心;每天还要面对那么多的作业、习题、模拟试卷,这些都会成为压力源,会造成紧张、焦虑的情绪。 压力和焦虑是每个人都有的感受和情绪,适度的压力和焦虑会让我们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这种状态能让我们注意力集中,身体的各项机能处于随时都会被调动起来的状态,有利于我们面对危险、困境、竞技过程中做出合适的反应。但过度的压力和焦虑,反而会让人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发生过度反应,以至于面对应激事件时发挥失常。 如何才能调整好心态呢?一方面,学校和家长应该首先调整好心态,切不可因升学率和自身的期望,再给孩子添加压力。学校和家庭是学生主要依赖的生存环境,几乎全部的时间都处在这两个环境中,如果这样的环境是紧张和容易让人感受到压力的,学生们不想被感染都难。 有时候,老师、家长比学生可能更焦虑,焦虑的情绪是可传播的,在学业上,老师是学生心里的依赖。生活和亲情上,家长是学生依靠,如果老师和家长都不能淡定,这种情绪一定加重学生的焦虑。 老师和家长在这个时候,最好的状态就是帮学生做一些切实有帮助的事,让孩子感受到有一个坚定的支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在这个时候,建议学校和家长都能引导学生客观面对高考。 做为学生,过度紧张、焦虑的本质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对失败的后果夸大和不敢面对。现在高考早已不再是一考定终身的年代了,考上了理想的学校,理想的专业,那当然好,但即使是没考好,没考上,天也绝不会塌下来了,上大学不应是人生的目标,它只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一种途径,一个大众认可的途径,一个可能的理想途径。没考到理想的学校、理想的专业,可以选修、选读;没考上,可以重考、自考、学一项技能、工作、创业……会有好多选择。不管是好的结果、不好的结果,只要你能学会正视和面对,你就不会焦虑。 2、适度体育锻炼 好多学校的体育课经常是被占用的,被所谓的主科占用了。学校应该有明确的态度,一定要把学生的锻炼时间还给学生,因为学生参与了适度的体育锻炼,他们的身体状态好了,反而更能考出好成绩。 这个阶段学生户外体育锻炼或活动的时间建议不要少于半个小时。但不建议过多、过于剧烈的运动,晚饭后不建议有体育运动。 3、学会一些放松减压的方法 如:听一些放松的音乐,做一些有趣的游戏,晚饭后散步,做一些自己喜爱的事情,多与同学、老师、家长沟通,这会有效释放压力,缓解焦虑情绪,也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4、营养 好多家长会担心这个阶段孩子的消耗大,总想着给孩子补补,甚至为孩子买保健品、补品。关于这一点,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以现在的生活水平,一般孩子不会缺少营养,即便是在学校食宿,也都是营养餐。过于关注,吃得太好、吃得太饱反而会让孩子吃不消。 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少吃或不吃,茶、咖啡、冷饮尽量避免,睡前2小时内尽量不吃东西。 5、作息 良好的作息习惯是保证学生良好状态的一个关键因素,劳逸结合,一张一弛才是科学的,持续的高强度的复习,会让学生们的体力和脑力都处于疲劳状态,会降低学习效率,也会影响高考时的发挥。千万别再倡导“头悬梁、锥刺骨”,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休息得到保障,学习的效率、效果远胜于那种“刻苦”。这个时候学习强度的安排可以考虑与高考的时间安排在一定程度保持一致。 晚睡的学生建议不要超过晚上11点入睡,因为午夜11点到早上4点是睡眠质量最好的阶段。午睡的时间不要超过半个小时,睡多了昏昏沉沉,反而不利于下午的学习。上床睡觉时不要玩手机,手机对睡眠有很严重的影响。偶尔没睡好,不要着急,一方面这不会对你的身体造成多大伤害,另一方面,也不会对你第二天的状态造成多大影响。 6、不良情绪反应 如果出现不良情绪,不要急躁,先试着放松自己,给自己一些积极正面的暗示,看一看立志的书或电影,把学习放一放,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调整一下,一般会自行恢复,如果自己做不到,可以寻求一下专业机构的帮助。 最后,祝愿每位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有好状态,考出好成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