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史沉思录 / 85

 私库皆书 2015-03-17
征战之路
  
  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郑庄公打败了叔段的分裂势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就使国力大为增强。于是就频繁地对外进行战争,在诸侯争霸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当时齐郑结盟,后来又把鲁国拉了进来,共同对付宋、卫、陈、蔡等国。
  克段之后,郑庄公的对外战争从伐卫开始,而这场战争是卫国首先挑动起来的。共叔段叛乱时,他的儿子公孙滑逃到卫国避难,卫国为了公孙滑而伐郑,夺占了廪延(今河南延津县北)。于是郑庄公率领周天子和西虢的军队伐卫,打到了卫国都城的近郊。第二年,郑庄公再次伐卫。
  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卫国的州吁杀掉卫桓公自立为君,联合了宋、陈、蔡等国伐郑,围攻郑国的东门,五天没有攻下来,便撤兵了。这个战役称为“东门之役”。清康熙38年(1699)编写的《钦定春秋传说汇纂》说:
  “此诸侯会伐之始,亦东诸侯分党之始。”
  就是说:东方诸侯分成不同的集团、联合作战的局面开始了。
  这年秋天,四国诸侯再次伐郑。宋国向鲁国求兵,公子翬私自带兵会同四国作战。诸侯之师打败了郑国的步兵,抢割了郑国田地里成熟的谷物拉了回来。
  鲁隐公五年(前718)4月,郑军侵入卫国都城的郊外,卫国联合了南燕攻打郑军,被郑军打得大败。南燕、姞(音吉)姓,据称是黄帝之后,都城在今河南延津东北。
  这年9月,郑庄公为了报复“东门之役”,率领周、邾之师伐宋,攻入宋都的外城。宋国向鲁国求救,鲁隐公没有出兵,宋、鲁因此失和。隐公六年(公元前717)的春天,郑庄公借机与鲁国结盟修好;不久,齐、鲁也乘势结盟,形成了与宋、卫、陈、蔡抗衡的齐、郑、鲁军事集团。这是郑庄公在“小霸”路程上最关键的一步棋。
  郑庄公打算和陈国讲和修好,打破宋、卫、陈、蔡集团的一个链条,但陈桓公没有同意,说什么“宋、卫实难,郑何能为?”(宋、卫实在是得罪不起,郑国有什么作为?)没有把郑国放在眼里。这年5月,郑庄公伐陈,大败陈军,抓了很多俘虏。
  这年秋天,宋军攻占了郑国的长葛(今河南长葛市东北)。
  鲁隐公七年(公元前716),郑与宋媾和,并在宿(今山东东平东南)结盟。冬天,郑、陈也媾和,两国在郑国都城结盟。但卫国还没有和郑国媾和。在齐僖公的斡旋之下,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秋,齐、宋、卫三国在瓦屋(今河南温县西北)结盟,齐僖公代表郑庄公,把宋、卫与郑国的关系摆平了。到这时,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军事斗争暂时得到了缓解,出现了难得的一线和平曙光。这件事是“齐僖小霸”的一个重要内容,齐僖公隐然以霸主的身分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但这种和平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鲁隐公九年(前714)夏,郑庄公以宋殇公不朝觐周天子为借口,又假借王命,出兵伐宋。隐公十年(公元前713),齐、郑、鲁三国又伐宋。郑军夺取了郜(音告,今山东成武东南),防(今山东金乡西南)二地,都给了鲁国。
  这年秋天,宋、卫又伐郑。又联合蔡军征伐戴国(戴,又写作载,音再,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郑庄公包围了伐戴的三国之师,打了一个歼灭战,俘获了三国的军队。
  9月,郑庄公攻入宋国境内。
  鲁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7月,齐、郑、鲁伐许,攻入许城(今河南许昌市东),许庄公逃到卫国去。齐僖公把许让给了郑国。许是姜姓国,周武王时始封。
  不久,息侯前来伐郑,原因是“郑、息有违言”(郑,息意见不和,有口舌之争。究竟有什么不同意见,史书上没有记载。)结果息军被打得大败,伤亡惨重,退了回去。息是一个小国,竟因为口舌之争主动进攻小霸诸侯的郑国。所以《左传》评论说他“不度德、不量力”。“度德量力”的典故就由此而来。
  10月,郑庄公带领西虢的军队伐宋,大败宋师。
  由于宋、卫等国的军队不断地受到重创,从这以后直到鲁桓公四年(公元前708),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暂时平息了四个年头。到了鲁桓公五年(公元前707)秋天,由于郑庄公和周桓王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周桓王带领蔡、卫、陈的军队伐郑,郑庄公在繻(音需)葛之战中大败周、蔡、卫、陈的联军。
  在这以后,双方又有几年没有战争。而到了鲁桓公十年(公元前702),郑国与鲁国失和,齐、郑、卫三国军队伐鲁,在郎(今山东曲阜近郊)打了一仗。这场战争表明:东方诸侯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来郑国的敌国卫国成了盟友,而原来的盟友鲁国却成为敌国了。
  鲁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春,齐、郑、宋、卫在恶曹①结盟。这标志着宋、卫军事集团已经服软,承认了齐、郑的“小霸”地位了。童书业说:
  “此次恶曹之盟,盖亦以齐僖为主。此盟为郑庄小霸之极峰,亦为齐僖小霸之极峰也。”(《春秋左传研究》)
  

李陵沦入匈奴后,匈奴单于把女儿嫁给了他,立为右校王。他在匈奴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后死在那里。见《汉书李广传》附《李陵传》。


 

对周天子的两手政策
  
  郑庄公与周天子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有时候尊王,有时又与周天子对抗甚至以兵戎相见,执行着又利用、又对抗的两手政策。
  周桓公曾对周桓王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当初平王东迁,是依靠晋国和郑国的保护的。郑武公和郑庄公都是周王朝的卿士,相当于古代的宰相和现在的国务院总理,掌握着周王朝的大权。但到了周平王的末年,周、郑之间出现了矛盾。平王觉得郑庄公权势太重,开始信用西虢公,要把郑庄公的一部分权力分割出去,交给西虢公。郑庄公对此很不满意,而平王却表示“没有这么一回事”。由于周、郑之间互不信任,双方就交换了人质。平王的儿子王子狐到郑国去做人质;郑国的公子忽到周朝去做人质;史称“周郑交质”。
  鲁隐公三年(周平王51年、公元前720),平王逝世,周人准备把国政交给西虢公,郑庄公听到这消息非常生气。4月,派祭足(祭仲)率兵到温(王畿内受周王朝保护的小国,在今河南温县南)抢割了地里已经成熟的麦子。到了秋天,又抢割了周王朝的谷子(小米)。“周郑交质”也没起什么作用,双方的关系更加恶化了。《左传》以君子的口气评论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
  (不是发自内心的诚信,即使交换人质也没有用处。……如果君子建立了两国互相信任的关系,按照礼制行事,怎么会用得着交换人质?)
  尽管郑庄公和天子的关系逐渐恶化,郑庄公在职务上还是周王朝的卿士,还能调动周王朝的军队。鲁隐公五年(周桓王2年,郑庄公26年,公元前718),郑庄公带领周天子的军队伐宋,进入它的外城,以报复“东门之役”。
  鲁隐公六年(公元前717),郑庄公到周都洛阳去,“始朝桓王也。”从《左传》的这一条记载来看,在周桓王即位3年时,郑庄公才第一次朝见桓王。他虽然还是周王朝的卿士,但已经住在自己的封国里,不来上班了。不过还有调动“王师”的权力。他这次朝觐周桓王,桓王还在气头上,并没有以礼相待,使郑庄公很尴尬。
  周王朝早就想任用西虢公作卿士,但由于郑庄公的反对,这事就一直搁浅着。到了鲁隐公八年(周桓王5年,郑庄公29年,公元前715),周桓王终于正式任命虢公忌父为右卿士,而郑庄公在名义上为左卿士。先秦时期以右为尊,所以郑庄公的名次要排在虢公之后。用今天的话来说,郑庄公成了国务院的第二把手。周桓王的这种安排,显然是在削弱郑庄公在朝廷中的权势。
  但郑庄公还是忍了。他为了号令诸侯,还不能剥下“尊王”的面具。《左传?隐公八年》:
  “八月丙戌,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
  (八月丙戌日,郑庄公带领齐僖公朝觐周天子,这是合乎礼制的。)
  鲁隐公九年(周桓王6年,郑庄公30年,公元前714),因为宋殇公不去朝觐天子,郑庄公用天子的名义讨伐了宋国。其实,在春秋时期,不朝觐天子的诸侯多了,郑庄公自己也是在周桓王即位的第3个年头才去觐见的,这是当时的常态,本来不足为怪,郑庄公不过是为伐宋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郑庄公既然在名义上还是周王朝的左卿士,天子的名义还是有利用价值的。
  这一回,郑庄公还把这个“王命”通报于各国诸侯,要求他们都出兵配合。但卫、蔡、郕三国却没有遵从“王命”,而且在隐公十年的秋天,卫、蔡两军还和宋军协同作战,攻入了郑国,被郑庄公打败。
  隐公十年的冬天,齐、郑两国以违背“王命”为由,攻入了郕(音成)国。郕是个小国,始封之君成叔武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都城在今河南范县境内。
  鲁隐公十一年(周桓王8年,郑庄公32年,公元前712),周桓王收回了王畿附近原来分封给郑国的四块土地(位置分散在今河南偃师、孟津、沁阳等市县),把周武王时封给司寇苏忿生的13块土地给了郑国,作为交换(位置分散在今河南温、济源、沁阳、武陟、修武、孟州、获嘉等市县)。这些田地属于苏忿生的后裔,周天子已经不能控制了。《左传》评论说:
  “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郑也,恕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已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
  (君子因此知道桓王会失去郑国了。按照‘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办事,是德的准则,礼的常规。自己不能保有的土地,却把它给别人。别人不肯来朝觐,不是应该的吗?)
  周桓王的这一手,使本来就紧张的周郑关系有如雪上加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