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充分认识和重视我们的“股情”!

 牛人的尾巴 2015-03-17

充分认识和重视我们的“股情”!

(2011-02-09 15:41:31)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思想与交易理念
 

   我们的股票市场,说好听点是新兴市场,说不好听点简直就是一个“动物市场”,极度冲动、情绪化的市场。

   表现形式有三:

   更加短期化:一个公司的投资价值原本是一个慢慢被证实和呈现的过程,但是几乎所有个股和投资者都是呈现短期化投资倾向,比如2009年的区域轮炒、2010的新兴产业、医药行业、稀土永磁等、2011年初的高铁板块,无一不是短期内极度暴涨,大有一年、一次性炒透炒完,然后完事BYE BYE之势;

   更加速化:二年、一年甚至几个月内翻个数番,透支的何止是今年明年,甚至是未来五年、十年的业绩和成长发展空间;

   更加情绪化:大起大落,大盘可以二年内从1163点涨到6124点,也可以在一年内跌至1664点,可以以二个跳空缺口短期内大涨近500点,也可以4个交易日暴跌近400点,众多市场人士3186点大喊伴随加息的新一轮牛市来临,2700点上下看低至2100甚至1700点……。

   由此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个股或者板块的短平快表现:不论是一个政策的出台,还是某个事件的发生,一些个股可以短时间内从乌鸡变成凤凰,几个月内股价翻番,若有实质性业绩推动的还说得过去,但一众纯概念炒作个股却总能涨得投资者惊叹无比。

   比如最近的高铁板块,今年或将接过去年稀土永磁的大旗,反复炒作,个别最受益的相关龙头公司,股价或涨到我们不敢相信,短期若有大幅调整下来的低价机会,当可高度关注甚至买入,而一旦涨幅到了很高的高度,那么未来几年就不用再看了,如同现在的稀土概念股,因为未来已经透支完毕。

   由此我们必须明白,不能执迷于国内一些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所鼓吹的长期、价值投资:有一些投资者拿着数年不涨的板块或个股,并试图归罪于市场先生的犯错,而不是分析有其因必有其果?试问回报极低、不断圈钱的银行股们又凭什么让更多的投资者们信服和持有呢?拿着几年不涨的银行股、权重大盘股们,这绝对不能代表价值投资,加上“成功人士”们现在有的是时间和金钱,而我们还在路上,才刚开始,输不起也可能等不起;在我们牛短熊长的股市里,挣钱的时间和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和宝贵,在我们“成为”他们之前,我们必须加倍珍惜和把握才行,这种心态上的差别如同政府官员们的极低价福利房(甚至免费)和老百姓高价购买的商品房的比较下,在对待房价涨跌问题上的心态上的巨大不同。

   由此我也发现,不能照搬国外的中长线投资方式和时间概念(中线三、五年,长线十年):比如一只个股一年内翻了将近1.5番,股价已经透支明后年的收益,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原本我们需要中线投资该股数年才能取得不错收益的时间缩短至一年以内了,中线可以暂时告一段落;所以当更多的人看好这只性价比已不甚高的个股,认为很快会再翻一倍时,我却认为该股必将调整至28-31元以下重新开始,到时再重新买入也不迟?同样的,倘若该股在接下来的一到二年内再度大涨几番,也许就是长线投资该股的终结之时,而前后加起来的持有时间至少要少于正常中长线所需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上。

   所以,我们要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到这种市场的情绪化所带来的投资变故,而不是教条式的理解投资行为,倘若具远见卓识,事先洞悉一切自然甚好,但即使短期看错、做错了也不要紧,市场总是会给投资者多次纠错的机会,可怕的长期犯错、一错再错(但总现在不也有所转变了吗),另外个股阶段性目标实现,该获利了结就得毫不留情的坚决出手。

   我们应该坚信价值投资能带来更好的结果,并且以中长线的目标和眼光持有和选股,但在买入卖出上应当结合个股表现与公司发展、成长性以及业绩的反应关系和比例,多方面、多因素结合而定,作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而不是拘泥于时间长短,受制于所谓投资或投机的标签,事实上股市里根本就只有赢家和输家之分。  

   因此,个人以为在我们这个“新兴市场”,极易压缩或膨胀的情绪化市场,要想取得良好的、持续的收益,我们还得顺应“股情”才行,这“股情”就如同我们的“国情”一样值得投资者充分认识和重视,并且为已所用。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幸运的拥有一只未来将连续多年不断的屡创新高的金股,那么再多的波折、再长的等待和持有时间都是值得的,那无疑也是最幸福的!

   我也希望我能够成为最幸福的投资者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