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渡舟新技能get√:甘露消毒丹治夏日咳嗽

 txw40 2015-03-18

九九有话说:从湿热治咳嗽,选方甘露消毒丹,有没有觉得稀奇?刘渡舟老先生一再强调,凡咳嗽,辨证属于湿热者,每用甘露消毒丹而能屡获奇效。


所以朋友们注意了,尤其现在正是盛夏,暑湿之气较重,容易使人感受湿热之邪而出现咳嗽;另外,如果本身就是湿热体质的人,则不论什么时候出现的咳嗽,都可处以此方加减。


再次感慨,刘老深谙经方自不必说,又旁通诸家,真真是深藏功与名啊!!


***********************************************

1、为什么会出现湿热咳嗽?


当今人民的生活普遍提高, 膏梁厚味为人所喜, 吸烟嗜酒为人所好, 加之蜂王浆、生脉饮、肾宝等温补滋腻药品大量为人乐用。 此等皆助湿增热之品,过则有碍脾胃, 造成脾失健运, 湿热中阻, 久之甚至变为湿热体质。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感外邪, 极易入里, 随湿化热, 上蒸于肺。肺乃娇脏, 以轻清宣降为顺, 湿热浊气上迫, 使其宣降功能失常而发为咳嗽。


2、湿热咳嗽的症状特点


★ 症状:咳嗽, 痰多稠黏, 色白或微黄, 胸闷不适,或见身重困倦,脘胀纳呆; 或见低热头重, 汗出热不退, 咽喉不利, 渴不欲饮;或口淡不渴, 大便黏滞不爽, 小便色黄。


★ 舌脉:舌苔白厚腻或水滑或黄腻, 脉濡数或浮弦。


★ 辨证要点:尤以咳嗽、胸闷, 舌苔厚腻或水滑为辨证要点。


3、详解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丹出自《温热经纬》卷五, 又名普济解毒丹。


滑石十五两,茵陈蒿十一两,黄芩十两,石菖蒲六两,木通、川贝母各五两,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藿香各四两。


《温热经纬》:“此治湿温时疫之主方也……湿热蒸腾,更加烈日之暑,烁石流金,人在气交之中,口鼻吸受其气,留而不去,乃成湿温疫疠之病,而为发热倦怠,胸闷腹满,肢痠咽肿,斑疹身黄,颐肿口渴,溺赤便秘,吐泻疟痢,淋浊疮疡等证。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者,是暑湿热疫之邪,尚在气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并主水土不服诸病。”


即王孟英用本方原治湿温疫疬之病,后世医家延用此方亦未出其范围。唯刘老独出心裁, 紧切病机, 用本方稍事变通以治咳嗽属湿热者。


方中茵陈味苦、性微寒, 《本经》言其“主风湿寒热邪气”;藿香味辛、性微温, 芳香化湿, 《本草正义》言其“芳香而不嫌其猛烈, 温煦而不偏于燥烈, 能祛除阴霆湿邪”:此二药合用为君,以芳化清利。


辅以黄芩、连翘清肃肺热, 石菖蒲、白蔻仁辛温宣肺理气、开清湿浊, 贝母、射干清肺利咽化痰, 滑石、木通利水道以清湿热, 薄荷辛凉宣肺透热。


诸药配合, 使湿化热清, 气机畅利, 肺气得以正常宣降, 不治咳则咳自愈。


由于肺为娇脏, 位居上焦, 用药当忌大苦大寒之品以免闭郁肺气,故刘老用本方时必轻用黄芩(一般用3克左右, 原方黄芩用量很大,为十两) , 且去木通加甘淡之通草。


纵观全方, 其用药辛温、苦寒互配, 宣发、肃降、温通、淡渗并用, 使其全方不偏不倚, 轻清平淡, 正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言: “治湿不用燥热之品, 皆以芳香淡渗之药, 疏肺气而和膀胱, 此为良法。”


4、刘渡舟验案举例


★ 案一: 李某, 男, 9岁, 1990年8月10日初诊。


其母代诉: 咳嗽一月, 加重两周。患儿一月前因外感而致咳嗽, 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 未效。近两周来咳嗽逐渐加重, 特点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每次咳嗽甚剧, 以致患儿伸颈、抬肩、面红目赤, 气短喘息, 胸中憋闷, 最后咳吐大量痰涎伴鸡鸣样回声而止, 每天发作数次, 甚为痛苦。经中西医解痉镇静药(西药不详, 中药用全蝎、蜈蚣等) 治疗无效。遂求治于刘老。


刻下: 双眼胞浮肿, 目睛红赤, 气短喘息, 面亦浮肿, 舌红、苔水滑色白, 脉弦数。


此乃顿咳, 证属湿热壅肺, 湿重热轻,当芳化湿浊, 清肺止咳。


处以甘露消毒丹:藿香、佩兰、白蔻仁、连翘、通草各6 克,滑石、射干、菖蒲、厚朴、浙贝母各10 克, 薄荷(后下)、黄芩各2 克, 茵陈6克。五剂。日一剂, 水煎分三次服。忌油腻、甜食、辛辣之物。


8 月14 日复诊: 其父代诉: 服药一剂后即已见效, 二剂咳止。现眼浮肿及目睛红赤均已消失, 舌苔薄白略腻, 脉弦略数。仍以上方加川贝母8 克, 杏仁9克, 七剂,以巩固疗效。


【按】顿咳乃西医之“百日咳” ,以阵发痉挛性咳嗽为特征, 中医多从肝论治, 每处以镇肝熄风解痉之药, 此例患者前医亦曾用此法而未效。经刘老辨证属于湿热, 处以芳香化湿、轻清平淡之甘露消毒丹而获桴鼓之效。吴鞠通曰: “治上焦如羽, 非轻不举”,诚可信也。


★ 例二: 刘某某, 男, 55岁, 1990年4月11日初诊。


咳嗽, 每遇劳累则加重已多年, 屡治无效, 特来求治。


刻下症: 咳嗽, 有痰, 音哑, 咽干, 自觉有气自胸中上冲咽喉而胸闷不安, 舌苔白厚腻, 脉弦。


此乃湿热咳嗽。


处方: 藿香、白蔻仁、通草、射干、浙贝母、石菖蒲、连翘各10克, 滑石、茵陈各12克, 黄芩、薄荷(后下)各3克, 桔梗、山栀子各6克。七剂, 日一剂, 水煎分二次服。忌油腻、甜食。


4月18日二诊: 服药后咳嗽已止, 诸症大减, 咽干仍存, 舌红、苔腻, 脉弦。上方去山栀子、桔梗,加竹叶10克, 七剂, 服法同前。


4月25日三诊: 咽干消失, 病已告愈。言欲巩固疗效, 仍疏甘露消毒丹加寒水石、生石膏各6克, 七剂, 持药而归。


【按】本例患者咳喘数年不愈, 遇劳加重,看似虚证, 然观其舌苔厚腻, 脉弦不软, 综合辨证仍属湿热为患。湿热中阻, 气机自然不畅, 肺气郁闭, 乃发咳嗽, 如投补剂, 则更助邪碍气, 与病何益? 治当用甘露消毒丹加桔梗、山栀子芳化轻宣, 开上利下, 湿热得除,大气一转,诸疾自除, 后事饮食将养即可。


================================

喜欢“最美中国方”今天的文章,请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也欢迎告诉我们你的经验和体会,你的思索和疑惑。我们共同探讨,一起成长!



热爱中医、关注健康的朋友,请加入“最美中国方”。可选用如下两种方法:

① 请在微信“添加好友”→→“搜索公众账号”里查找“最美中国方”

② 或者点击本文右上角按钮后,选择“查看官方账号”→→“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