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记者从德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了解到,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全省党史部门历时8年编纂的14册近600万字的《山东省百县(市、区)抗日战争时期死难者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已于近日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共收录了我省100个县(市、区)抗战时期伤亡人员中姓名、籍贯、性别、年龄、死难时间等信息比较完整的16万余名死难者的名录。其中包括我市八县(市)的1.17万余人。 据悉,“山东抗战时期死难者名录”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组织全国党史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单位开展的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工程重大成果的一部分。“山东省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大型调研历时8年多。 2006年下半年,在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指导下,我市全面开展了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大型调研活动。各县(市、区)建立了两支调研队伍:一是县(市、区)建立由党史、档案、史志等单位人员组成的档案与文献资料查阅队伍;二是乡镇、村建立走访调查队伍。调查的具体方式是:以村为单位,以70岁以上老人为重点,走访调查见证人和知情人;以乡镇为单位对调查表记录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进行汇总统计;以县(市、区)为单位查阅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细致梳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记录,汇总统计本县(市、区)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全市调查取证工作人员共走访136个乡镇、8347个行政村,走访70岁以上老人260425人,召开座谈会9784次,收集证言证词25435份。 2014年初,中央党史研究室组织展开新一轮抗损课题调研成果审核出版工作,并把《名录》纳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丛书》第一批出版。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了死难者信息比较完整、规范的 100个县(市、区)死难者名录进行编辑,其中包括我市的禹城、宁津、齐河、陵县、临邑、平原、夏津、庆云8个县(市)。按照省委党史研究室的统一部署,德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力量对上述8个县(市)死难者名录再次进行了认真复核,主要审核死难者的姓名、籍贯、年龄、性别、死难时间等有关信息,圆满完成了死难者名录书稿的复核工作。 “在编纂抗日战争时期死难者名录过程中,我们力求使调查更加扎实、有力、具体和准确,给历史、给子孙后代一个负责任的交代。《名录》的问世,对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牢记历史、不忘过去、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市委党史研究室负责同志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