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默克尔的力量之源

 老沈阅览 2015-03-18

      冷酷而精确的选帝侯 默克尔的力量之源 
 

                           茅岳霖撰写2015-03-14

    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曾经陷入过一种唯武力是从的迷思,纳粹军人的冷酷、克虏伯军火的精确和德意志封建的传统让这一切一度走向登峰造极。然而,德意志的帝国并没有因为铁血的精神成为世界的主宰。当德国迎来默克尔(Angela Merkel)时代时,这位科学家出身的政要似乎也在以同样的标签与注脚来展开行动,不同于过去的惨败,这位领导人的尝试已经把德意志带上了罕见的高峰。

当下,德意志渐渐有了成为世界一极的能力,但德国的能力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为什么在此前蝉联欧洲第一时,德国仍然只是一个唯美国是从的角色?要解答这个问题,恐怕从领导人的身上看去就可以解决一点问题。当默克尔带领德国走向辉煌时,这位德国领袖的个人能力对于国家的走向就未免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她的力量之源自然也是成为同时代德意志起飞的动力。【相关阅读:默克尔——超越习奥的“非攻”世界新导师

冷酷的德国方程式

对于默克尔来说,她比起德国战后历任领袖,最为突出的部分莫过于她是一位如假包换的学者。在投身民主事业前,她研究了十几年的量子化学,这是一门推导严谨、内容艰深的前沿基础学科,容不得半点的敷衍和马虎。这一点和惯常煽动民意、调拨阶级仇恨的职业政客、律师与实际承担论证义务的经济学家正处在相反的方向上:科学比起政治,更像一道冷酷的方程式。


默克尔到访欧盟

比起工运头目、地方党棍出身的科尔(Helmut Kohl)和施罗德(Gerhard Schroder),科学家出身的默克尔的从政之路虽然是从借意识形态呐喊开始,但一旦撬开大门,她就毅然决然地抛弃了政客式的煽情,更不愿以修道士般的热情愚弄德国民众。这一点无疑是她作为国家领袖最为与众不同的地方。

默克尔的冷酷为德国成功发展经济和挽救欧债危机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施罗德就任期间,德国领导人的职责就成了教导他们在不那么低微的工资和人类皆兄弟的口号下生活。但这并不能帮助前任政府有效地解决德国经济不断陷入低谷,社会保障体系难以为继,失业率屡屡上升的困境。作为一个东德出身的前科研人员,默克尔的从政之路上没多少政客式的煽情,反而有着科学家的精准甚至冷酷。的确,她所带领的联盟党提出了吸引民意的最低工资标准、母亲养老金、急刹住房租趋势等主张。尽管欧债危机把德国推向欧洲政治舞台的中心,默克尔却在欧债危机中坚守德国利益,坚决反对欧元债券,在危机背景下安定人心的做法比起以往进出欧洲的德国就显得相当之无情。

雅典方面有时会以理直气壮地赖账退出欧盟相胁,希腊不止一次提交过要求延长贷款的申请,但杀伐果断的默克尔拒绝了希腊的要求。因为默克尔懂得解决欧洲危机的关键是希腊这样的小国家能够自食其力,在社会福利和国家债务上达到平衡。遭遇了德国的冷酷之后,希腊总理终于在2015312的表态中证明希腊在这场危机中已全面认账。

默克尔政策的精确作业

德国生聚至今已经有半世纪了,自上世纪90年代后,在中国崛起前,德国一直雄踞欧洲第一、世界第三的位置。但长期以来,德国的领导人都一直安于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并不肯马上有所转变。而默克尔的改变正是源于这种精确,并变欧洲的德国德国的欧洲

21世纪的经济模式开始向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变时,这种延续了近20年的体制终于到了转型的时机了。默克尔接手德国并调整其体系的时间相对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已经偏晚。但对于德国来说,这种调整是渐进修补型的,而不是大刀阔斧展开的。施罗德的教训已经体现了默克尔的谨慎。德国更借着拯救欧洲的精确定位来确保了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身份。

长期以来,德国一直陷于欧洲的德国德国的欧洲的定位矛盾中。从上世纪开始,德国就尝试成为世界大国,但苦于机会不足,历届政府均无建树。在默克尔政府任期内,德国经历了从不救助有条件救助的态度转变。德国意识到,任由欧债蔓延而无动于衷,可能会加速欧洲尤其是欧元区的分裂,这不利于欧洲的大局,也不利于德国的国家利益。而何时转变态度,就体现了德国在冷酷之外的精密。

分析人士指出,在危机期间,德国前期对于欧猪四国自救不力的冷淡并不代表柏林已经心灰意冷。也就在世论开始转向之际,默克尔的政策也突然流露出转向讯号。德国主张私人投资者参与救助;反对发行欧元区共同债券;建议实行金融交易税;倡导加强欧元区中长期经济治理,甚至建立欧元区经济政府。以上一系列以德国经济力量为主导的行动虽然多少有些乘人之危,但已经精准的达到了德国掌控欧洲的效果。这也让默克尔在任期内让德国成为世界一极存在了基本的可能性。

默克尔早就警告欧洲,如果其他国家不付出努力,欧洲不会实现团结,除非能真正地对财政实行控制,否则德国不会承担更多债务。事实上,德国的策略一直都很简单,在互联网经济带来的千丝万缕联系中,默克尔当局已经精确的做了定位:德国要大力发展机械、汽车、化工、电气等先进制造业,重视实业而非虚拟经济。而这一点也是默克尔政府试图在拯救欧洲时留下的潜台词。尽管这一点遭到过美国财政部的批评,但德国并没有打算放弃这种方式:为什么要为了美国人的心情抹掉德国人的精确定位呢?从这里看,默克尔在大国政策上的定位正像德国的精密车床一样准确、高效。

开明专制的选帝侯

当然,德国或默克尔最特别的地方莫过于对德国体制的充分利用。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态度在欧洲传统列强中是罕见的,也让默克尔和柏林当局在向世界一极的目标进发时得到了几千万国民的支持。这种万众一心的态度让默克尔有理由和能力去做出和以往德国领导人不同的行为:在厚积薄发、全面联合后利用10年时间让德国成为世界的选帝侯

包括《金融时报》在内的西方主流媒体大都对默克尔政府的大联合啧啧称奇。毕竟,在两德统一的今天,德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在历经大规模冲突后竟终于在默克尔手中实现整合,社民党、基民盟、基社盟等几大主流党派乃至左翼党在东西合流之后开始出现意识的共同影响与相互作用,这颇有德国古代选帝侯(Kurfurst)传统的遗风。西方往往倾向于寻找分歧,并表示德国政府最令人称奇的一点是政府内部分歧会得到公开展示。但他们很快发现德国内部的杂音正在变少,一种一致对外的态度正在逐渐形成。

在德国当局的引导下,德国公民在国家大政方针上的认同感相当之高。在前不久的一次民调中,近八成的德国人开始从此前的赞成欧盟变得不赞成发行欧元债券,过半数德国人还开始对希腊是否应继续留在欧元区持更怀疑的态度,而这一点都与默克尔政策存在重合。当欧美各国将德国的大联合视为一种多党无多数政府时,默克尔却可以将政见基本相近的主流党集合到一起。但德国终究是因此可以集中力量办点大事了。

很快,当大党力量联合,反对党被边缘化后,默克尔的新一届政府自2014年初组建以来,外交政策理念开始迅速转变,放弃了绿党人士遗留的克制外交,主张有为外交,让德国在国际事务中充分扮演重要角色,而这也是默克尔带领德国走上国际舞台的最关键一步。而今,德国正在集中力量更及时、更坚决、更切实地参与国际事务。更在以乌克兰危机为突破口,逐步为解决地区冲突和危机承担更多责任。默克尔本人更是以数十次与普京的热线对话成为了危机的核心。

尽管近乎一党执政的默克尔开始被西方世界被咒骂为独裁者教母,但国际社会尤其是欧洲对于德国已经做出了积极表态。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就称,相对于德国的强大,他更害怕德国的无所作为。还有欧洲分析人士称,当美国高调重返亚洲时,面对欧洲出现的一些权力真空,德国就悄无声息地做好了领导欧洲的各项筹备工作,这一点是值得称赞的

当德国的这位领导人以如此的精神示人时,恐怕为什么德国能继续维持其领先地位,成为世界一极也都成了可以理解的问题。默克尔的力量正是因此而来,德国的力量亦是如此。只可惜德意志的某些欧罗巴盟友们,譬如英、法等国并不能理解这等道理。还要为几句口号打得鼻青脸肿,并逐渐落在德国的后面,直到彻底跟不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