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说:2015全国爱肝日 ▎预防丙肝 防患于未然

 木云三君 2015-03-18
 


 
 

3月18日是第15个全国爱肝日。今年活动主题是“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85亿人感染丙肝病毒,中国丙肝感染率约为3.2%,患者数约4000万。很多人对丙肝缺乏了解,谈“肝”色变,有的患者病急乱投医,过度用药,这些认知误区是潜伏在患者身边的最大“隐形杀手”。其实,丙肝可防、可控、可治,只要走出误区,科学诊疗,是可以实现临床康复的。

 
1.jpg

 

丙肝为何是“沉默杀手”?

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丙肝的传播途径有血传播、皮肤和黏膜途径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发病隐匿是丙肝的特点,潜伏期约为2~16周,平均7周。丙肝早期最常见的症状是疲劳乏力,往往容易被人忽视,最终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丙肝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值得警惕的是,丙肝具有传播途径多、预防难度大、症状隐匿、慢性化程度高等特点。在临床上,肝癌患者一般都要经历“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这个过程,在过程中,乙肝一般会持续二十几年的时间,而丙肝仅仅是十来年的时间;同时一般成人乙肝感染者慢性化比例小于10%,而丙肝感染者慢性化比例却超过50%,因此如果没有得到科学规范的治疗,成年人感染丙肝比感染乙肝进展至肝癌的可能性大得多。

九类人群需警惕丙肝病毒感染

虽然丙肝症状隐蔽、预后凶险,但日常生活中,也不必恐慌色变。丙肝与乙肝、艾滋病等一样,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和水杯、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等,一般不会传播丙肝病毒。专家提醒以下九大类人群需警惕丙肝病毒感染:

1、有输血或输血制品史者,特别是1992年以前接受过输血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

2、反复血液透析者;

3、吸毒者中共用非一次性注射器者;

4、静脉内注射毒品者;

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6、丙肝感染者母亲所生的孩子;

7、不洁性行为者;

8、与丙肝感染者共用剃刀、牙刷者;

9、未经严格消毒而镶牙、补牙、文身、文眉、穿耳洞者。

 
2.jpg

 

丙肝是可防可治的

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丙肝,但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丙肝是可以预防的,包括拒绝毒品、杜绝非法采供血、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等。

由于大多数丙肝患者初期无明显症状,应及早筛查,进行规范化诊疗。大部分丙肝病人是可以治愈的,但需要较长的疗程,所以患者的依从性非常重要,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定期监测相关指标。目前国际上丙肝治疗的最佳方案,就是通过聚乙二醇干扰素 利巴韦林,使用足够剂量治疗一年,丙肝的治愈率可以达到七、八成左右。同时最好每半年到医院做一次肝脏彩超、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检测。

生活中该如何保护肝脏?

现在,高压、高节奏的工作,过油或纯素的饮食,缺乏运动的生活,使肝脏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所以,以下几点保肝护肝的建议不妨看看:

1、饮酒适量:喝酒伤肝,酒精引起的肝脏疾病(包括脂肪肝、肝硬化、肝炎等)发病率达4.36%。

2、均衡膳食:营养过剩者、营养不良者、缺少运动,都容易得脂肪肝。

3、不滥用药物:日常生活中遇到头痛脑热,大家都喜欢自己备用一些消炎药或是“败火”药。但几乎所有药物都有正反两方面作用,包括中药,绝大多数药物都要经过肝脏代谢。

4、正常作息,适度运动:肝脏需要正常的作息,充足的睡眠,以及适度的运动。一方面,每天要保证7小时睡眠时间,另一方面,建议10点以前入睡为宜。高强度的工作是以人体高负荷运转为代价。所以,工作时“节奏不要太快,压力不要太重,责任不要太大”。

5、保持好心情:“怒伤肝”,心情不好,首先伤到的就是你的肝脏。

 
3.jpg

 

小编提醒

其实,在生活中,有一大部分人是对肝脏疾病存在误区的,一听说某人肝功能不正常,通常第一反应就是“他是不是得了肝炎,会不会传染。”殊不知,相当一部分肝功能异常者,并不是肝炎所致。另外即使是得了肝炎,也没必要恐慌,并不是所有的肝炎都会传染,也不是都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的。

 
KK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