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智慧

 牛牛18 2015-03-18
中国智慧00_卷首1 - 今生无悔 - 今生无悔

在为人处世上,中庸思想的实用性在历史上没有任何思想可以取代,现在同样如此,你可以批判或否定这种思想,但你逃离不了这种思想浸染的环境。我们常说,对人要一视同仁,不嫌贫爱富,不势利偏见,这就是“中”;原则不变,公道心不变,这就是“庸”。

永远不要轻信命运的安排。《中庸》说“天命之谓性”,人只有真正的认识自我,只有相信自我,才能在这一生中懂得“享受”,享受成功、享受快乐、享受痛苦、享受命运对你的恩赐,也享受命运对你的残忍。

对自己来说,做事能够不偏不倚,就是“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是“庸”。现在人们在物质的侵蚀下,在多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容易行为失据,离“中庸”渐远,以致常常心理失衡,痛苦绝望。所以,保持平常心,把心摆正,回到“中庸”上来,何尝不是消除烦恼,赢得快乐的一种最佳途径。

从别人忽略处做起。中庸处世思想不仅仅可以用在与人交往中,而且还可以用在市场或产品的开发上。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越是少的东西,在市场上越好销售。别人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往往蕴涵着巨大的商机。

“中庸”思想要求人们“合内外之道”,就是在为人处世中要能够全面的、正确的认识自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又要勇敢的正视自己的不足。一个人总会有两面,一面是长处,一面是短处,只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到这两点,才有可能在为人处世中不偏不倚,这就是“中”道,就是“合内外之道”了。

做事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一个人要善于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就可以做出龌龊卑鄙的事,不能出卖一个人的尊严和人格,只要做好那些符合自己身份、角色的事,那就可以了。

真正聪明的人,在为人处世中是能坚守“中庸”之道的。而为人处世又直接取决于个人的“内”与“外”,“内”就是个人内在的基本素养,包括思想、道德、学识等;“外”也即个人内在素养的外显,是为人处世的姿态和方法。

儒家强调“内外之道”,一方面,“中”是指一种“含而未发”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中”就是“度”。二者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的。在“中庸”处世思想中,要能做到二者的高度协调,有进有退,能进能退,收放自如,以达到真正的和谐、融洽一,才不失偏颇。

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应该将自己的优越感收敛一些,该自己表现的时候表现,不该自己表现的时候,就把机会留给别人,这样既给足了别人的“面子”,也给自己保存了一定的实力。

“中庸”处世之道在于知足常乐、适当而止,做事有做事的原则,做人也更应该有做人的原则。做事不可眼高手低,做人不可傲慢自大;做事不可抓大放小,做人不可心胸狭窄。唯“适中”而行,唯“适当”而动,才不失“中庸之道”。

推行“中庸”思想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与人之间相处和谐、融洽,以达到“中”“和”。要做到“中和”,除了个人的品德修养,还需要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不能过于偏激,不能走极端。不要对别人“百依百顺”“有求心应”,要敢于说“不”。

朋友交往不要过于亲密。朋友之间的关系,如果太近的话,就会刺伤对方。一般来说,人与人密切相处当然是好事,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分,过分就会走上极端。朋友相处,重要的就是彼此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又能相互帮助。

为人处世,态度不能过于随便。为人处世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要保持一种“稳重”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一个过于随便的人,通常都是一个没什么涵养的人。在别人看来,与这种人相处只是简单地为了逗乐,而并不是真心诚意的交往。

所谓“中庸”,就是要以人的内在要求为出发点和根本价值依据,在外部环境中寻求“中道”,也就是使内在要求,在现有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下,得到最适当的、无过也无不及的表达与实现。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就取决于个人的内在要求。

学会选择,就是学会权衡利弊,着眼全局,注重发展;学会放弃,就是学会审视自己,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只有真正洞察世相,彻悟人生,善于克制个人欲望,敢于超越自我,又能掌握取舍艺术的人,才有望既会选择,又能放弃,才能有一个相对自由、相对超脱的人生。

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如果一个人首先不能立正自己,没有好的修养,那在为人处世中,就只会以自己的私利为与人交往的前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这就是自私。一个人要是“自私”了,就难免会做出损人利己的事。

贪婪的人,永远没有好结果。人有欲求不足为惧,关键是注意把握其中分寸,在加以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思想引导,就不会不满足,但是控制不住,变成贪婪的话,那就只有等着惩罚吧。

说话要考虑清楚,提前准备就不会方寸大乱;做事提前有决定就不会头绪不清、慌里慌张;道路选定以前有目标就不会踌躇不前、举棋不定。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有了准备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有志者事竟成。中庸思想要求人们不能偏激、冒进,要立足实际,为人处世都要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对于立志也是如此。人们想达到预定的成功,就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眼前和长远的实现的可能性去立志。

中国人凡事讲究“中庸之道”,过与不及都是不恰当的,送礼也是如此。送礼要把握好时机和场合。送礼要注意习俗和礼俗。因人因事因地施礼,是社交礼仪的规范之一,在送礼时把握好其中分寸,那“礼”就会有效。

道歉也是一种礼貌。道歉的目的是维持彼此的关系,它是一个人自身素养的体现,是人际关系中不可少的润滑剂。道歉能使友人和好,仇人变友人;能使恋爱顺利,婚姻幸福;能使家庭和睦,乡里愉快;能使工作得心应手,同事相处融洽。

忠言,对于帮助他人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忠言”不一定“逆耳”,只要提出的忠告恰到好处,充分表现出尊重和真诚,就不会发生这种令自己尴尬也令对方尴尬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以个性为中心与交往,但不可以以自私的心态去要求他人。“中庸”思想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们在平等的地位中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目的在于双方实现真正的沟通,而沟通的前提就是要相互尊重,相互坦诚。

“礼尚往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既然有拜访,就有接待,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同时拜方需要礼节,接待也需要讲究礼节。待客之礼,最关键的就是,让对方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失利使对方扫兴而归。

拜访他人是我们日常与人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拜访时注意交谈的时机和技巧,要随机应变,处理得当。交谈中除了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外,还要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内容,观察对方的情绪变化与周围环境的变化。

人际交往要以礼仪为先。讲究“礼节”,不能也不是只讲究形式,要保持或让人感受到你彬彬有礼的态度,一定要从对别人的关心、尊重开始。在生活中,要有随时随地地关心对方、尊重对方的精神,那么,在一些特定的社交环境中,就会自然而然的以平实有礼的态度与人交往。

自嘲是一种人生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句轻松的自嘲,是对人生百味的咀嚼,是人的智慧的体现。自嘲,不是以讨好别人为目的,更不是以自轻自贱为代价。适当的自嘲,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就有可能获得意料之外的效果。

人有欲望,更得有善良的本性,从而将欲望控制在道德和良知的范围内。如果能适时适地的满足别人的欲求,而做到不损害自己也不损害对方,那差不多就是“中庸之道”了。

不要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即使是需要表现自己的时候,也要把握分寸,尽量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适中”、“恰到好处”,千万不要过分表现、夸耀,若不能就有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或灾祸了。

不要过分地恭维对方。根据场合的不同,我们所要恭维的对象也不同,那就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但始终要注意一点:赞美或恭维不可过头,要赞美的实事求是,恰到好处。赞美的是否合乎“中度”,如果运用不当的话,就容易让人误解成献媚,那就远远背离了我们赞美或恭维的初衷了。

在社交处世中,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循序渐进,有条有理,如果没有任何章法可循,那就没有了原则,关系网也必定杂乱不堪,一旦遇到什么事的时候,也可能会尽心竭力的去做,但也只会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撞来撞去,也谈不上做事“适中”“适度”了。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如果人们不能承受这一时的挫折,或者不能重振旗鼓的话,那一个人的一生就在悔恨和痛苦中度过了。只有在人生的经验中学习、思考,然后在人际交往中才不会走上极端,也就能很好地面对和处理其中的“过”与“不及”了。

客户永远是商务社交中的核心词汇。因为一切商务往来的利益都是起源于客户,只有很好的与他们交往,你才能使商业利益滚滚而来,因此,每一位成功的商人,首先都是一位善于结交客户的高手。商品社会中的买家和卖家,都是为了一个“利”字,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不能忘记的。

《中庸》说:“立中不倚”,就是人们在说话办事中,以自己的原则和是非观进行判断。在日常生活中要给人留台阶。如果不能给别人台阶下,别人也绝对不会给你台阶下的;你嘲弄别人,别人也会嘲弄你。

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可以与别人谈私人交情,但要永远遵守秉性“中”“直”的待人接物之道,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能绚私情。正直是社交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做人的原则,当然也只有正直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称赞。

社交的行为规范,一般称之为礼仪,也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的条约。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仪表。很多的社交场合中,无声胜有声,举手捉足间展现个人魅力常常超过夸夸其谈、高谈阔论,它不但足以充分体现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还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

中庸为人处世的态度就是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本着不走极端的方式,适可而止。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就需要个人适中的人生态度。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坏就坏在人们不能掌握其中的分寸,坏就坏在过于偏激。

社交过程中不可能一顺百顺,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令人难以抉择的情况,这时就不能过于偏激,不能死钻牛角尖,更不能片面去处理。要学会运用“中庸”思想,万事之前,权衡两端,透析明辨,把据其中症结,找到正确方向,用变通的技巧,“不偏不倚”。人与人之间也就会更加和谐。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就是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中立正自己,不是你的,你绝不能要;不能做的,你绝不能做。要时刻做到“立中不倚”,不能贪图一点蝇头小利就丢弃了做人的原则。

要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一个真正有肚量的人,是不会刻意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以听取别人意见的人。肚量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宽容”,它不仅是一种社交艺术,更是一种增强自己实力和完善自己的方法。

与陌生人交往除了第一印象之外,还需要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并结交那些比你强的人,就说明你已经取得了一半的成功,另一栏就是你个人的实力和努力了。通常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关键还是在于一个人的心态问题,当然嫉妒是最大的障碍。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一个人,首先不能想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回报,而是出自自己内心的,只有真心诚意的帮助每一个人,别人才会乐于接受,同时,你就会在帮助的过程中提升别人。

与陌生人交往,第一印象特别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你与他交往的程度以及情感投入的多少,也必定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要取得与陌生人交往的成功,千万不能忽视自己的外在表现,要能够恰到好处的表达自己的气质、性格和个人修养,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中庸思想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中“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现实中与陌生人交往也是如此。冷淡即“不及”,而刚一见面就特别热情,那就是“过”了,所以,给陌生人一个浅浅的微笑,才是真正的“中道”。

赞美别人能够更好的拉近彼此的距离,也可以保持双方的自尊心。赞美不需要刻意的掩饰什么,也不需要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只要发自内心的,只要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再掌握其中分寸和要点,那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愈加和谐。

每个人都讨厌那种颐指气使、咄咄逼人,甚至是故意刁难别人的人,因为从这种人口中说出的话,总是让人听起来不顺耳、不舒服,所以这种人也无法与他人和谐相处。语气和态度谦和,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做到这一点,你才是一个值得人们尊重、喜欢的人。

注意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中庸》中所说的“喜怒哀乐”,能够在为人处世中适当的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做到“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那么我们在社交关系中待人接物就会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尊重自己的竞争对手,是竞争规律的需要。不要把每一个竞争对手看作是自己的敌人,相反,要把他看成朋友。在尊重他们的同时,需要不断的提升和完善自我,这才是竞争的真正意义。社会交往当然也是一种竞争,因为没有太多的利害得失,所以这种竞争要比商业竞争缓和的多。

人要有自尊。自尊,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尊严。一个人只有先做到自我尊重,才能“推已及人”尊重别人。中庸说“中立不倚”“正道直行”都是提醒人们不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丢弃自己做人的本质,要维护和坚守人性中“方”。

尊重他人的意见。尊重别人的意见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同时,在给他人提出意见时也要尊重他人本身的判断,不能否定到底,要注意给对方留些情面。一个能够尊重别人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自尊的人;一个能够尊重别人的人,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尊重他人是社交成功的关键。中庸思想教导人们为人处世不要以偏概全,不走极端。但是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只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而不能辨证的评价一个人。如果在社交处世中忽略了这一点,那就无法正确地对待他人,更不用说尊重他人了。

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中庸思想具体提出了“适中”“适当”的方法,让人们学会在“执其两端”时,要用“中道”解决。而历史上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最终毁灭的大有人在。所以,现代人要善于从中吸取教训。

堂堂正正是做人之本,中庸思想要求人们“居中而行”“不偏不倚”,就是人的一言一行都应该由“中”而发。人的外在表现是内在品质的反映,内心没有的东西,外表就无法显露;内心有了,外表就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

坦诚的人毫无隐瞒。坦诚,是一个人的修养,当然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自己不清楚或是确实没有把握的事,都应该实事求是,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无法做到坦诚,也就不可能在与人交往中推心置腹、开诚布公。

指责他人不可过头。俗语说“打人不打头,揭人不揭短”“责人要含蓄”,在指责他人过失时,不要把话说的太尽太露,最好用适当方法先缓和矛盾,然后双方共同寻找解决的切点。适当地运用“中庸”思想,善于将矛盾转化,做到无过无不及,给对方余地也就是给自己留余地。

与人相处,以诚心才能换诚心。“诚”是一个人的人格的表现,是感召他人的魅力。有诚心的人,说话诚实,做事诚实,没有什么隐瞒的、不可告人的东西。内心至诚总会使他人信服,因为真正的诚心可以消除隔阂,可以化干戈为玉锦,促进人际关系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勇敢的承认错误,是一个人的坦诚,是一个人的美德。一个人在世上做了错事是遗憾的,如果做了错事还加以掩盖,还挖空心思躲避的话,那将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在社交处世中,以坦诚的心去面对错误,正视错误,才会有愉快轻松的心情与人交往。

在社交处世中,如果时常人前人后议论他人是非,害人不浅,最终必将害自己。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请先立正自己,做一个坦诚的人。中庸思想要人们在与人相处时,要讲“诚”“信”,既不失言也不妄言,这也只有真正的君子才能做到的。

虚伪是为人处世的大忌。坦荡之人,心存浩气。而那些虚伪的人,靠撒谎欺骗可以得逞一时,却永远不可能得意一世,一旦谎言被揭穿,虚伪的人也终将遭到世人的唾骂。虚伪的人不乏聪明,但他的聪明却为人不齿。

实行“中庸之道”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而是要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并且要有一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每个人都能在大家共同遵守的道德伦理、社会公德等范围内,做好每个阶段的事,努力修养完美自己。

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德行,同时他感叹能实行的人太少了。的确,人生在世想走好每一步都是不容易的,更不用说达到自己理想的境界了。孔子为了让人们能实行“中庸之道”,从而提出了年龄设定行为方向和标准的关系,是借自己学习和修养的每个阶段,来教道人们要把握人生的每个阶段。

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除了要准时还要能够合理的安排时间,当你真正懂得珍惜时间的时候,你会将一分一秒看得贵重,自己也才会更好的利用这些时间,做好自己的事情。

凡事只要尽力而为,真正安静下来,才能专心致志的去做自己的事。只有当你真正的平静,你的心才是你的,你也才有可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真正取得成功的人,通常都能举重若轻、如履薄冰、临危不乱,而且还能很快的使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这是一个成功的人的定力和自信,当然也是一种非比寻常的能力。

在人际关系上,我们不管是什么样的地位,也不管是不是所谓的“门当户对”,都要做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不能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而抛弃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也绝不要欺骗自己、欺骗他人去走歪门邪道,因为那样是不可能有好结果的。

在人际交往中不能与其中一部分人过于亲密,而同时疏远另一方。因为每个人都难免会犯错误,但是要根据他错误的大小和性质加以理智的、客观的判断。在共同面对他人的错误上,应该一律平等,绝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或因为你平时对某个人感觉很好就可以纵容他的错误,因为有些错误是于情于法都不可饶恕的、不可宽容的。

中庸思想要求人们行为举止都要“适中”、“适度”、“中规中矩”,不能为了达到自己私利而违反社会中人们共同遵守的各项规则,若不然,定会遭到他人的指责和唾骂,臭名远扬。

计划,就是立足实际排列优先顺序的方法。人的一生,不可能做对每一件事,但你可以做对最重要的事,这就需要长远的预见的严密的计划。俗语说:“计划是行动之父”,只有有了计划,才能有取得成功的把握。

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发挥自身的亲和力很重要,这就需要时时检查、审视自我。态度庄重而不流于呆板,与人为善又不失于放肆。在交际中注重适可而止,言行举止都要符合“中道”。适中才能取得和谐的理想境界,沟通是“桥梁”,发挥亲和力为你赢得通往良好人际关系的“通行证”。

君子能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里值得大家注意的就是要符合“中”道,把握其中的“度”,无“过”也无“不及”,为人处世能如此,那也就无愧自己的良知和品格,当然人际关系也就变得和谐。

清贫是一种人格的操守,一种意志的坚守。甘守清贫的人必定是纯粹的人,是与媚俗和奴态格格不入的。富贵可能淹没人、扭曲人,而清贫,却可以造就人。“清贫”就像一泓清沌的潭水,照见自己也照见别人,让人冷静,让人淡泊,让人思考,让人纯洁。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动力,作为一个四肢健全的人,就应该有“千金散尽还复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如果一个人缺乏自信,那就是自卑,就是畏首畏尾,这样的人是永远也没法成功的。

中庸道“君子能够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从低处起步。”如果操之过急的话,就容易走上极端而偏激。

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心中应当有一把“悔悟”的镜子,时刻拿出来,观察自己的言行,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你就会发现,你和世界原来就是相通的。人不可以不反省自己。要随时约束和检点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违背道德。

一个人是否有崇高的品格,大的方面就是看他在大是大非面前的表现,而小的方面,就比如日常生活中交往的言行举止。中庸处世,不管是大的方面还是看似平常的细节,都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而实际上,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格也正是在细节中。

如果心里总是记着别人的过错,或总是记着对别人的恩情,不能时时的反省自己,心里不免横生骄狂,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就不能正视自己或他人的错误,那么,人际交往也就陷入了偏激。

“中庸”是“执其两端”时对待、处理的态度和方法。一个聪明的人,是顺应“中”道的人;是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人;是知错能改的人。而愚蠢的人正好相反,他们处世偏激,即使听到别人的意见,也不会从自身找原因,更谈不上改正了。

适可而止,是一种心态,一种善于“适中”的心态。也就是中庸思想的通俗的表达,为人也好做事也罢,都能做到适可而止,也就做到了和谐,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待人待事,都不能片面的看问题,更不能因此走上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极端。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兼”即取二者“中”也,符合“中道”即可行,这是“中庸”思想的要义。朋友也好,同事也罢,他给你提意见或建议,要善于听取,因为有些时候是“旁观者清”,只要是他人的正确意见或建议,我们都应该给予采纳。

中庸作为文化现象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常影响着人们。不要走极端,不要奢侈不知节俭、不要太过分……等等,都符合“中”道。老子的“去甚、去奢、去泰”一说顺应了“中庸之道”,也同样是为人们解决矛盾提供的方法。

幽默,是一个人魅力和智慧的体现,它足以在人际交往中展现一个人的才华和素养,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融洽合群。幽默是智慧的闪现,在与人相处时要善于使用幽默,这需要具备一定的智慧,对于一个才疏学浅、孤陋寡闻的人来说,是很难产生幽默感的。幽默可以,但也要把握分寸,不可过头。

如果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说话办事不能符合实际,都过了头。与他人说话,时常把自己伪装起来,一味的花言巧语,不着边际。这很显然就违背了“中”道,因为“中庸”上说“过”与“不及”都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

为人处世,口才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能够与他人很好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关键在于说话者要掌握表达的技巧。能恰到好处的表达出自己想要说的主要内容,能让听者很好的通晓其意,那说话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那也就有了效果。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遇到不公正的待遇,要学会中庸处世的宽容豁达,更要学会在不利的情况下保护自己,即使是发泄不平,也要给自己留后退的余地,因为世事不是一成不变的。

历史上有人成于言,也有人败于言。所以鬼谷子把人的嘴看作是祸福的开关,所以能否管好自己的嘴巴,是为人处世的关键。说话要注意技巧,不能因“语”得祸,但也不能因此而讨好、奉承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应“中庸之道”而不偏不倚。

说话的最佳时机就是要看对方的目的,投其所好,再加上掌握谈话的时机变化,以及其他一些细小方面的具体事项,这些不是一般能讲明白、透彻的理论的东西,而是要靠每个人在实践中去领会,去发挥的。

“中庸”的“中”决非折中或调和,而是合宜、适中,也就是合乎一定的标准,为人处世不能偏激,不能走极端。说话办事都以“中”为准则,能够找准最适当的时机,那就不会有过分和不及了。

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向别人推销自己,推销自己并不是一味的在人前人后表现自己。是将自己的优点以恰到好处的言语表达出来,使人容易接受,这是一门学问,也是想取得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技巧。

口才是取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催化剂。一副好口才,可以增进双方的距离。这中间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尽拣别人喜欢听的说,也不是奉承别人的话,而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利用语言的魅力和技巧,将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表达的恰到好处,而不让对方感到压力或紧迫感,这才是真正的好口才。

古人云:“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可见,出色的语言在交际的威力和功效。

《中庸》说“君子要守本分,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妄生非份之想。富贵的时候,就做富贵之人该做的事;贫贱的时候,就应该做贫贱之人该做的事;处在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在困难的环境下,就做困境中应做的事。”

人际关系存在一个“成本”问题,使用的方法得当,就降低成本,从而获得人心。

一个平时一毛不拔的人,是不可能有朋友的;如果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别人,自己又怎么办呢?所以,中庸之道是既不太小气,也不能太大方。

世事难料,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可能身处危机,所以,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对别人的帮助,要做到恰到好处,也就是要顺应“中庸之道”,关键就是及时以及你的帮助适当,如果一不小心帮了倒忙,那就吃力不讨好了。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规律,也就是它的限度,如果做事的时候,没有把握好或超过了这个规律和限度,那么也就不可能把这件事做好。所以,在为人处世中要善于灵活的运用中庸思想,善于把握火候,使之无过无不及,符合“中”道,这样也就不用为有缺陷而垂头丧气了,反而是值得高兴的事。

“满”,就中庸善行来讲就是“过”,“过”则极端,是 “中庸之道”不提倡的。如果事事都想做,事事都想完满,不但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好处的。成功了不要骄傲,骄傲就有可能失去你所得到的。功劳不可以盈满,盈满就会招损。

一个人能拥有和做到谦虚这一美德,在人际关系中就加重了自己吸引人的砝码,就能更容易的被人接受,那么,在处理事情或与人交往的时候就容易办了。

谦虚,是一个人与人交往时必须具备的一种美好品德。谦虚的人不露锋芒,不会恃才傲物,这也就是符合了“中庸之道”的“中和”,而毫不偏激、急进。

朋友之间、恋人之间、夫妻之间在一起不要为彼此“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而斤斤计较,争吵是会伤害彼此感情的;即使你觉得自己在情在理,也要尽量避免。争吵过后,要努力寻找和尝试言归于好的时机和方法。

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这是在教人们学会坚持向“贤”人学习,看到“不贤”的人,我们应该相对的远离他们。

与不同的人交往,就有可能学到不同的知识和待人的方式,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一个人在交际中不能把握住自己的观念和立场,就很容易陷进他人思维和行为方式中。

与人交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冷静和待人公平尊重,使自己在他人面前不失态,并能懂礼貌、讲礼节,这是取得良好人际的前提,当然,在保证自己不失态的情况下,也尽量不要让别人在你面前失态,即使你不会计较那么多,但那样你会让他人觉得你是故意装出来的。

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与人交往,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理解。这是个人的差异性,但人总会有共同性。推行中庸的处世思想,就是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言语适当、行为适中,同样在对待“礼节”这个问题上,也要注意适当和适中。

儒家推行“中庸”思想,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使天下的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达到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所谓理想境界也就是“和谐”“中道”,并以二者为出发点。进之产生适中、适当、合理,然后产生礼仪。使世界上的人与人之间都能和谐、中道,这就是 “中庸之道”的归宿点。

在处世上恪守中庸,才有好的人际基础,尽管每个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不同,但每个人都需要尊重,都需要维护自己的面子,如果都不能对他人尊重,不给他人留面子,别人又怎么可能尊重你,给你留面子呢。

对人要平等相待,“忠恕”可信,那么,在与人相处时,就会让人更加对你感兴趣,更加容易接近。好的人缘,其实离你并不远。

善于交际的人,往往就有好的人缘,与人相处时,左右逢源,在交际中,要着眼自身,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说自己应该说的话,同时又能恭敬合乎礼节。

人生在世。因为每个人的道德品质以及人生观不同,所以在处世待人方面也不尽相同,有些就是以欺骗、虚假为之,经常设置看似“温柔”的陷阱,这是值得人们注意的,也应该小心的,若不然,掉进他的陷阱里,就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了。

真正爱一个人,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的甜言蜜语,也不需要刻意追求所谓的浪漫,你只需要用心。用心去体会他(她)的每分每秒的感受、用心去分担他(她)每时每刻的欢喜和忧愁、用心去陪伴他(她)度过生活工作中的风风雨雨、用心去赞美你的他(她),因为他(她)是你一生最正确的选择,也是你一生最值得赞美的人。

中庸与人处世,就是要人们先着眼自身,把自己修养好,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做到“中正”而不偏不倚,以“仁义”“礼”辅助也当“中节”。

愚蠢的人达不到,这是情有可原的,但是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自恃其能,为人处世方面总要表现的比别人强,这极有可能会让你在这个团队里得不偿失。

信任是领导者成功的第一步。要相信自己下属的忠诚,不要轻信他人的话,自己没有确实所闻的,就不要盲目地怀疑甚至是批评责备下属。但是信任也要做到适中,如果过于信任,就会产生依赖感,甚至一不小心就会被自己所信任的人“出卖”的。

能够以诚待人,就能获得他人的信任。领导者立信于上,下属就能遵守于下;领导者示信于人,就能得到人才和人心。那么,领导者的威信就在于此。

“中庸之道”即中正不偏、经常可行之道。从伦理道德角度讲,中庸是一种伦理原则,是对人们思想、情感方面的原则性约束。从实践性的社会角度讲,中庸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方式、方法。正因为这种无处不在的渗透性和广泛性,中庸之道才如此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朋友有过错,这是很正常的事,指出或劝告朋友的过失,有同于《中庸》里提及的“忠恕”,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人在对待朋友的过失或大是大非面前,能够做到“忠恕”二字,那么离“中庸之道”也就不远了。

在与这些人做朋友的时候,不是说要放弃自己的立场、观念和志趣,而是要能够吸取他人的长处以利以自己。不同的朋友会带给你不同的意识的冲击,一定要站稳立场,不偏不倚,顺应中庸之道。

大千世界,云云众生,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人生在世不可能只和与自己志趣相同的人做朋友,而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其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相当明显的差异。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越来越广泛,许多的事根本就不可能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相互的帮助,而这种关系也只有自己的朋友,朋友的多少、好坏直接取决于你个人的内在品质,也直接影响你能成就多大的事业,所以说,与有德的朋友相交,是借力办事的基础,是事业成功的阶梯。

孔子强调先修养自己的内在精神,而后再将这种精神修养扩展出来,能够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的中庸处世思想也本于此。

寓“诚”于心,寓“善”于心,中庸思想中把二者结合于一体,谓之“仁道”,即“诚善”演化而出的“博爱”,仁是生命的根本,生命又是仁的作用。所以产生生命的叫做仁,博爱就是仁,“信”是“仁”的体现,也是博爱的体现。

独处之时,更要分清善与恶。“善”与“恶”都是源自人的“一念”,同时人的许多欲求也随之而来,而君子则能在没有行动之前考虑再三,绝不能贸然行进,若不能,就有可能会走上“恶”的极端,这就很显然违背了“中庸”思想。

君子时时处处都要遵循“中庸之道”,如果半途而废,也就违背了它。诚实和信用也同样如此,要是说话不算话,他人也不可能再相信你,但是还有一点,讲信用和讲诚实一样,都是双向的,如果他人不讲信用,你就不可以傻到一直相信他的。

光明磊落、思想境界高、背后不做有愧于人的事,这就是君子;而心理阴暗、思想境界低、喜欢在暗地里害人的,就是小人。用当今的话说就是在人际交往和与人共事中,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造就了君子和小人的分水岭。

“与人为善”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不使恶,不做坏事,待人可以同情可以怜悯,但都要符合“中”道,都要有“分寸”。

一个人是否能达到“心善”的境界,主要在于是否能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心善的养生之道,主要讲的是道德修养的养生之道。所谓“养性”者,核心问题也是道德修养。以“善”养“性”,从而达到“心善”而致“行善”。

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要恪守信誉,做到不欺诈,为人处世当无愧于心。特别是当今社会经济交往中,信誉更是重要。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只有诚实的人才会在与人交往中对他人讲信誉。讲信誉的人就是诚实的人。讲诚实和信誉都要符合天道、人道,并顺应天之本性、人之本性。

只要保有善心,多做善事,不是为得到什么回报,而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是一种由衷的帮助,对自己也是一种心得,也是一种快乐,那么,这世界上,这人生间还有什么不如意的呢?

中庸思想要求做人处世不能偏激也不能走极端,但是,当遇到对自己利益不利的情况,就应该据理力争,只要自己的言行举止都能符合“恭、宽、信、敏、惠”这五种品德。那么就合乎“仁道”,也就不违背中庸处世原则,也就不会与“仁道”相背离散。

人生在世,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优点、缺点都应该知道,做错了事,不能一味的追问别人为什么,而是要先正视自己的缺点,是不是因为自己的缺点而做错的呢?这一方面在人际交往或与人共事中十分重要,不能以为自己总对的,因为每个人都有缺点,若不然,他人就不愿意与你来往,那就谈不上和谐。

君子“仁”在心中,即使和其他平凡的人同居一室,但只要心里有仁,就可以知远近、知天地了。中庸思想里的“仁”,当然也就囊括了“感恩”,而需要区别的就是,感恩不同于恻隐之心。它是一种博爱的心态,是一种博爱的处世态度。待人处事,有了感恩的心,就会对他人宽容、温和,才不会走上极端。

“忠恕”,“仁”也,也即中庸之道也。佛家讲众生平等,人人皆是佛,虽然与中庸里的“仁”相距甚远,但也是同样的道理,就是要人们与人交往中能够做到待人以宽,能够原谅和理解他人。

世界需要“仁爱”,人类需要“仁爱”,只有有了仁爱,才能让世界和谐,让人类和谐。人生在世,能爱人或被人爱,我们才会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最和谐之处,也才会体会到生之欢乐。“仁爱”是修养身性、为人处世的根本。只要修养到了仁爱,那么仁爱就存在内心,待人处世,有了仁爱,也就顺应了“人”道,也就符合了“中庸之道”。

如果人人都能够将个人的得失看得淡一点,让心态平和下来,便能够对于身边发生的事处之泰然,也就不会对于一时的得失而斤斤计较,这样,即使是遇到了失败也能以平常心去对待,也就会明白了一个道理,得到并不意味着不会失去,而失去也并不是一种福气。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生在世确实有许多事不能太较真,特别是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不是简简单单说说话就完了的,要是太认真了,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越搞越乱,越搞越复杂。小事可以糊涂,但只要遇到属于原则上的,就要讲究原则,据理力争,绝不能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中庸处事请求平和,对于荣辱有一整套的理念,通俗点说,就是不管遇到荣耀或是耻辱的时候,都能做到“中正”而不折不扣。对于那些不知羞耻的人,中庸思想也视为耻辱。知羞耻,是为人处世的美德。在与人交往共事中,如果没有羞耻心,就失去了做人之根本,也就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人生在世总会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得意而失于流俗,失于精神上的“贫穷”,就比那些失意但不失人失志的人来讲就显得更加“贫穷”。在现实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中,运用“中庸”思想的最终目的做到“中和”,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做到不偏不倚,不怨天尤人,用适中的态度去面对,这样既符合了“中”道,也避免走上极端。

为人处世要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事业有所成功,得到称赞的时候不要表出很得意的样子,表现出来的时候又要中规中矩,这样,在为人处世方面,能给人以好感,自己就也会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敌人”,人与人之间也就会更加和善。记住一句话:得意可以,但不可忘形。

得到别人的称赞,应该是个好事,但是,不管别人称赞是否中肯,在他人面前都不可以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其实不管是对待他人的赞尝还是贬低,也都要能做到顺应“中庸”之道,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宽容是一种豁达的心态,那如何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达到这种心态呢?这就需要在与人交往之前,先做到自我修养,增强自身的包容性,必须以宽容大度的度量去权衡他人,只有能有宽容之心,才能在现实当中做到宽容,才能在现实当中与人和谐相处,也才能得到他人尊敬和认可。

“金无足金,人无完人。”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要学会适可而止,要懂得宽容别人。“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

以恶待人,人亦以恶待你;以善待人,人亦以善待你。所以,接人待物,不管是大人物还是不起眼的小人物;不管是大事还是芝麻大的小事,我们都不可以忽视,都应该加以认真对待。那么在与之交往中,说话、办事、待人都能合乎“中”道,那么,别人也就乐于帮助你。

当人们遇到对自己处身不利的情况时,就要考虑自己应怎么样先保护好自己,而不是硬着头皮执意求进,得到别人的帮忙从而保全自己,这是挺困难的事,因此,只有先修养自身,先得到别人尊重、欢迎,这样做起事来就容易多了。

做人做事都要讲原则,在不违背个人的“本性”和社会道德准则的范围内,要忍的恰到好处,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一味的委曲求全,那样就是软弱无能、任人欺凌的无用之人了,有道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忍”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精神境界,是积蓄力量的一种缓和的方法,是为了做大事才会忍小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许多需要自己忍让的情况。不管是因为他人还是因事,面对自己不利的境况的时候,就要学会先退让一步;不要就因为他人还是因事,面对自己不利的境况的时候,就要学会先退让一步,不要违背“中庸之道”,而走极端。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的道德准则。为人处事,要想拥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让人觉得亲善的性格,这就需要先要求自己做到“诚于心”,“诚”于“信”是一个整体,人“诚”才使人“信”。以“信于外”,即是在实际与人交往中“诚”的最完满的表达。

为了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先做到居安思危,加强忧患意识,在实际与人交往的时候要能做到“先忧”,“先忧而后乐”,能与人同忧同乐,做人至此,虽不能说人际关系的十全十美,但也应该没有什么好怨恨的了。

“中庸之道”要求做人做事不能过火也不能太消极,万事都要适度,就对待自己的才能来讲,该你表现的时候就适当的表现出来,不该表现的时候或是表现也无益的时候,就要把自己的才能掩藏起来,就装作不知道,不要反其道而行之,更不能去走极端。不要锋芒毕露是为人处世的一种保全自身,明哲保身的策略。

激流勇退是保全自身最好的方法。在与人交往接触的是也要以史为鉴,只有懂得了功成身退,对于那些名利就全把它当作镜花水月,浮去尘烟。用大度的心态去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退让再退让。不要死盯着一块“骨头”不放,“咬”的用力了就有可能伤了自己的牙齿。

所谓适中的“退让”,说白了就见好就收好,不能贪得无厌,因为社会的存在,就有它存在的规律,这是自然法则,谁也打破不了。好人不可做完,好事不能做尽,懂得了这一点,不管是进还是退都有尺度,才不会因此而失去更多的原要属于自己的东西。

中庸处世讲的是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做到“中”,“中”者,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不能只想着怎么“进”,也不能因为顺利而忘乎所以,要适当的“退”,“退”并不是完全放弃,更不能是逃避,而是要等待时机而更进一步。

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暂时的退让,这不是说你没用,而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因为让一步就是为了以后的多进一步。大丈夫能屈能伸,要在实际中运用“中庸”思想中的变通之道。当事业不顺或人际关系僵持的时候,就应该找一个抽身退隐的方法,不要因为一时的顺利而得意忘形,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失去信心。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保全自身,不能过于冒进,不能偏激,要时时处处掌握好这个度,要懂得运用“中庸”万事不可偏激,不可走极端的思想态度,做到恰当地处理方法,“退进”都能合乎“中道”。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诚信”是一个前提,只要做到了才能问心无愧。但是,在讲诚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分清前提,那些不讲对象的诚信是不可取的,自己也要吃亏的。对方不讲诚信,当然你就会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绝对不能愚诚愚信,要把握住这中间的一个“度”,用“中庸之道”,做人做事,要做到恰到好处,才有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敬佩。

讲修养并不是要每个人都忍气吞声,同样,所强调的“中庸之道”,也不要人去做缩头乌龟,而是强调每个人所做所言都能合乎“本性”,真诚当然也是其中之一,能做到这一点,社会就和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和睦而无犯了。

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总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犯了错误之后,不管是不是无意的,只要真诚对待,能改正过来就行了。如果不想犯错误,那就什么事也不要做。要想搞好人际关系,就先得在错误面前勇于承认并改正。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恪守“中庸”之道,说话办事要都能做到恰如其分,不偏不倚,而且以“诚信”立身,对人待事要由衷而做。有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直诚待人、恪守信用是赢得人心、修养亲和力的道德前提。只有做到了诚信,才能得到别人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也就能更多的获得成功的机会。一个人要打扮、装饰自己的外表很容易,但在修养自身方面,要做到“诚信”的确很难,这就需要用心去做到“诚”“信”,我们不要觉得困难而放弃它,在与人交往共事的时候,还要坚持以诚待人,以诚使信于人,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平和,人与人之间也就变得更加和睦。

“信”涵义就是恪守诺言,不欺诈,忠实地履行自己的承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开端就是看信用与否,如果你真的做到了讲信用,别人也就会对你讲信用。做一个讲信用的人,信用就是他一生的财富。

人际关系的好坏,当然也取决于“真诚”与否,“成已,仁也;成物,知也。”做到了真诚,别人也就待你至诚,这样,天下人都将真诚遵守交往中的规范,也就没有什么人会做出违反规则的事了,你来我往,其乐融融。

“诚”,在现代社会中不单单作为与人相融洽的方法,而是每个社会人都必须遵守的最重要的法则。用“至诚”去感知人,再用“至诚”去解决矛盾,这样就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做到真诚的心,真正修养本性而至善。

“诚”具体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中“性”,而“至诚”则符合了“中庸之道”,是道德品行最理想的境界,为了达到这个理想境界而修身养性,则能上通天道,下通万物生息病患,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最佳途径。

“诚”是《中庸》道德观念中最重要、也最不可缺少的一环。它将天、地、人三者有机、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并且用它来启承三者,而三者又是以“诚”为轴心相辅相成的,天下万物则各用其能,各尽其职。“至中和”,从而使人与人,人与天,人与地相互协调,天下太平。

如何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得心应手?有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求外不如求内”,就应该先做到修养自身,先摆正自己的心态,而“致中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人们共同遵循的原则。按照“中庸”的原则规范自身,只要每个人都能先做到修身正己,都能心平气和,这样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相安无事了。

中国古代文化智慧博大精深,穷尽了人类文明智慧的很大一部分。它从哲学层面系统阐释了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能从人的精神修炼、思维方法、行为规范等角度给人以启迪。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是人类智慧的来源之一。中国古代文明对人类的智慧有重大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