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一个风口:智慧城市污水管理

 自在云之南 2015-03-18

 

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一个生命体的话,水、电、气、暖就是保障生命体正常运作的条条血管网络。血管发生了堵塞、病变,将直接危害到这个生命体的健康,甚至关系到生命体的生死存亡。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活动也空前的繁荣。城市的环保,生态环境不容忽视。作为环保行业重要支柱的污水,污泥,净水等处理行业也必将成为今后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

在行业监管的加强、人工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和企业自身盈利模式固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发展得到重视,污水处理自动化、信息互联化及智能工业化技术的发展也迫在眉睫:大数据全数字化创新,云平台化常态管理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

大数据全数字化创新

自控系统已经不仅仅限于自动化,重要的还在于基于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体制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应用。大数据应用实践创新主要体现在工业自动化设备的大数据收集,监控操作以及大数据管理运维的趋势分析。通过先进技术与设备进行整体资料采集,提高资讯准确性与及时性

数据收集

监控操作

大数据分析

云平台化常态管理创新

当下是云计算和平台化春天,大数据的应用一切需求都将以服务方式通过平台的管理得到满足。利用云计算的弹性资源和敏捷红利特性,污水处理厂可以通过多层级信息化云平台,将设备维护,企业资产管理、财务ERP、OA平台,监控平台,GIS,采购,知识库等不同模块讯息平台有机衔接到一个完整的污水管控云平台,实现实时线上和线下O2O的工作流程对接,明确职责分配与考核标准,提高整体效率。

利用云计算平台,实现系统“小而美”,把所有污水管理的共性功能和服务集聚成平台,利用平台便利性提升资讯处理效率,让用户更专注分析资讯背后所隐藏的讯息,从被动性维护转换成主动性维护,提升设备和污水运行设备的可靠性。

经营模式创新

当我们跨步进入工业4.0和智慧互联网时代,从人人互联,物物互联,产品与服务互联,到公众与政府互联,全产业链环节都要有竞争力。效率不仅是成本,更在于要有一本万利的潜能。经营模式的创新必须与生产方式紧密结合,参与全球竞争。

通过风险评估与客观事实记录辅佐决策,事先统一污水处理全产业链的风险矩阵参数定义、评估方法、以及结果的对应处理原则,避免主观感觉式判断。

以资产结构为入口,实现设备在最基本的结构上附加本地定制化的一物一标,进行归纳筛选与报表统计。并且建立功能位置与相应的设备为一对一连接关系,同时监控设备本身与该功能位置的状态变化。

在整个污水处理生产过程中,导入RCM先进理念,将故障分析、备件与成本讯息具体到个别设备层级,避免主观式更新改造决策,杜绝无效投资,确实做好市政废水处理,提升回收再利用率,降低环境负荷。于此同时,通过创新经营模式的建立,我们可以掌握水厂运营最大的能耗改善空间,降低无效耗损、降低闲置设备维护成本,在有限资源基础下发挥最大效益。

中国未来经济持续性的活力和新四化的实现,创新大数据云平台助力智慧城市污水管理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和生产管理制造技术积累融合,同时也为中国的公共信息化平台建设,管理和发展未来开启了新的篇章。

文|张礼立,玖道科技首席运营官,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CIO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浦东智慧城市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