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的螺杆其实跟挤出机一样重要,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注塑制品质量。来学习下: ◆螺杆的有效长度跟直径的比值叫长径比(L/D) ☆L/D大,塑料从进料口到射嘴需要较长的距离; ☆经过这段距离的时间叫塑料的滞留时间; ☆螺杆的外形结构表示为螺杆三段的螺纹圈数: 12-6-6(20/1 L/D)螺杆= 长径比20:1 螺纹圈数喂料段:12圈;压缩段:6圈;计量段:6圈。
螺杆通常分三段: 喂料段—传送塑料 压缩段—熔化塑料 计量段—混合塑料 各段的螺纹槽深度不同: 喂料段的螺纹槽深度比计量段深,它们的比值叫压缩比。 例如,3:1压缩比的螺杆,喂料段的螺纹槽深度是计量段的三倍。 螺杆的压缩比和长径比 低-1.5~2.5:1(剪切敏感塑料,如PVC) 中-2.5~3.0:1(一般用途塑料,如PS) 高-3.0~5.0:1(结晶型塑料,如PA) ◆长径比(L/D)的选择: ☆L/D小,塑料的熔化效果差;塑料的滞留时间短; ☆L/D大,传递扭矩大,能量消耗增加;塑料的滞留时间长; ☆压缩比大,剪切作用强,塑化能力弱; ☆结晶型塑料需要长的喂料段,无定型塑料需要长的压缩段 螺杆的作用 ☆塑化后退---料筒前段的塑料压力起作用;
◆螺杆的特殊结构和运动方式能达到以下目的: ☆输送塑料到料筒前段; ☆产生摩擦和剪切热量,快速熔化塑料; ☆注射前进---液压缸内的油压起作用; ☆混合塑料,提供均匀的熔体温度和颜色分布; ☆塑化转动---马达(液压或电动)起作用; ☆完成注射和保压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