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场化”价格博弈加强 产地煤企或出现“窝煤”

 haosunzhe 2015-03-19

煤炭市场由于产能过剩的结构仍为完全改善,行业“去产能”仍旧是未来煤炭市场的主旋律;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对煤炭的限制及水力等新能源陆续释放替代,煤炭需求增速难以好转;产能过剩格局下的煤企“求救求活”会导致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且难守价格底线。

整体看来,以价计征及其他政策性的措施不会令煤炭市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短期,市场仍以“市场化”的价格博弈为主,会呈现以下几种现象。

一、高热值品种价格下行,低热值品种平稳运行

最新鄂尔多斯动力煤价指数数据显示:4800kcal/kg、5000kcal/kg、5200kcal/kg和5500kcal/kg规格品在坑口价和车板价环节降幅分别为3-5元和5-6元。1月至今,车板价中高热值规格品降幅为15 -17元/吨(详见下表)。环渤海价格指数数据显示: 5500kcal/kg和5000kcal/kg累计降幅分别为32元/吨和30元/吨(详见下表),规格品间平均价差保持为67元/吨。

据图1数据显示,自鄂尔多斯动力煤价格指数正式发布以来,低热值品种的坑口价和车板价环节长期持平,表明无下行空间,而高低热值煤炭品种除税费成本不同之外,开采成本没有明显差异性;加之大型企业降价抢市场份额的价格战仍会延续或者加剧。高热值品种价格下行,低热值品种保持平稳常态。

二、产地煤炭到港能力下降,港口供应集中度提高

随着大型企业港口销售抢占市场的“价格战”的持续进行,煤炭产运销不成体系的贸易商进入零利润经营而停止发运观望或退出;低价格港口贸易环境进一步限制进口煤到港量,据CCTD监测数据显示:1-2月进口煤炭累计3204万吨,同比减少45.3%。大型企业港口销售价格降低已经传导至上游,近期产地供煤企业反映大型企业外购煤进行延期且大幅下调外购煤价格。微利的煤炭生产企业无利可图,会选择停止生产和供应。

基于此,大型企业外购煤的延期采购和下调价格会限制煤源,产地煤炭到港量会大幅减少;部分国内贸易商和进口煤贸易商也会观望或退出,市场份额会转移至大型企业,港口煤炭供应集中度提高。

三、产地煤企停产率提高或出现“窝煤”

随着冬季用煤高峰季节的结束,产地煤炭的民用煤消费比例会进一步下降,加之京津冀地区煤炭消费企业的整顿搬迁,对煤炭消费比例的控制和消费结构的调整,会大幅削减块煤和原煤的市场消化能力。其次,水力发电会陆续释放。据CCTD监测数据显示:11年-14年,水力发电分别为6107、7595、7891和9440亿千瓦小时,平均增速为16%。1-2月份,水力发电累计1037亿千瓦小时,累计增长12.7%。此外,大型煤炭企业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和消费需求不足的困境,会调整产地购销策略,以发运集团下属煤矿为主,根据销售情况和市场容量选择性增加外购量。产地煤炭生产企业基于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的双重压力,停产率会提高。

(本文由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特邀分析师任波原创,

微信号:CCTD微煤市)

————————————————

欢迎把您所在地区煤炭价格和您对煤炭市场的了解告诉我们,同时也欢迎各位专家和煤炭行业朋友,对我们的观点进行指正,与我们的话题进行互动。

互动邮箱:cctd@vip.sina.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