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顺势疗法(Homeopathy)

 johnney908 2015-03-19

 一、概念

顺势疗法Homeopathy是盛行于欧洲的一种自然疗法理论和治疗体系,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代的欧洲有使用药浴、药蒸熏法治疗感冒的记载,英国王室很早就利用天然药物调节自主神经失调、调整免疫机能灯治疗的病症的记录。近200年来,顺势疗法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医学界所关注,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都建立了顺势疗法学术研究会等团体。

Homeopathy 一词源于希腊语,是由Homoios(同类、顺应)和Pathy(疾病、病痛)2个词组合而成Homeopathy 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治疗时会出现与病证相同的病症;二是指顺其病势进行治疗。据记载,18世纪后期德国医师、化学家哈尼曼先生对金鸡纳树皮可以治疗疟疾是质疑的,便自己服用过几次,发现自己原本健康的身体居然出现了类似疟疾的发冷、发烧的症状。其后他提出了顺势疗法的概念,并在随后研究出了99种药物,其中也包括了从金鸡钠树皮中提取的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物奎宁。

二、基本内容

现代医学认为细菌、病毒、螨、寄生虫等都是对人类有潜在威胁的致病源,所以,现代医学的治疗主要是使用的各类化学药物,力求灭杀、清除所有的外源性致病菌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而一味地灭杀致病菌,不仅会破坏人体菌群的平衡,也会促使致病菌变种或产生抗药性,促进医学界不断地研制出,灭杀效果更强的抗菌素形成恶性循环,而受到伤害的却是人类自己,在不断增强毒素的病毒面前人类会变得越来越“虚弱”,越来越不堪一击。其治疗也不采用针锋相对地对抗式治疗,而是目的顺势疗法采用的疏通停滞的治法包括。此外,现代医学主要采用的是根据症状进行被动的治疗着重于抑制病症、减弱病症的痛苦和消除导致病症的原因,这也又会因副作用给人体带来新的药物性伤害

与现代医学相比,顺势疗法无论是对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理论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病因上,并未将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视为病因,顺势疗法认为,人与病毒、细菌等微生物都是生活在地球的物质,是不可能灭杀光的。所以,顺势疗法则将治疗的基点放在调整人体内在的适应性上,当人体出现病症时,顺势疗法着眼于首先调整患者自身适应力,以达到与细菌、病毒共处的体内的新的平衡。顺势疗法认为,人类在胚胎时就具有“自愈力自身治愈力的功能,自愈力是指人体具有的抵御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能量(动能),这个动能与生命能量(热能)结合在一起在体内不断地循环、流动。使人体具有一定的防病、治病的基本功能,以维持人体各个系统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疾病的产生与患者自身治愈力的动态平衡的失调有直接关系一是自身治愈力动量在体内运行的停滞;二是抵御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能量(动能),以及生命能量(热能)与某些病因混合在一起造成体内运行障碍。进而出现各种病症。

顺势疗法的病症有以下几类:不满与愤怒、压抑的儿童期、不安与绝望、恐怖、悲叹、从不安境况中脱离、强迫观念、防御与净化、悲观与孤独、自卑、突发事件打击引发的精神创伤、与人交流障碍、变换期(人生重大的变化开始期,有了新的人生机遇)三位一体(心、体、魂的统一)、阴、阳,失去了实干精神。

在诊断上,现代医学主要采用的是对病名的确定,顺势疗法则从病症探求患者的整体、全面状况进行综合性判断。换言之,现代医学是制式型理论模式,就如同按型号制作的服装,客人只需要对号入座地购买。应该说中医也应属于制式型诊断法,中医的诊断是以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的内容为基准的,应属于须对号入座的格式化内容。而顺势疗法则是没有统一、规范的型号,是因人制宜的内容和形式。是为每个人量身而制的服装,顺势疗法的治疗是不针对病名而进行的。顺势疗法强调的是个性化的疾病观、个性化的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

在治疗上,现代医学大多采用的是对抗、压制病症的治疗理念,采用以灭杀致病菌为主导的治疗观。中医的治疗观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对抗性或逆向式治疗。顺势疗法首先疏通停滞入手,达到恢复人体的生命动和自愈力,其次顺势疗法必须根据病症的趋向和趋势,选择与病症的趋向和趋势相同的药物进行调治,属于通调性顺应式治疗。

如附子中医要进行必要的炮制加工,还必须先煎30分钟以取其毒性,中医认为附子的功效是回阳救逆、助阳行水、助阳益火、散寒通痹、助阳解表。汉方医学认为,附子具有镇痛、镇痉、强心、利尿,改善新陈代谢功能,在日本的生发剂中也会使用附子,对于因卵巢癌患者因化疗出现毛发的脱落的患者,以及四肢逆冷症日本都会选用附子。

在顺势疗法的治疗体系中,对附子的治疗功效的认知与中医、汉方医是不同的,首先附子具有治疗精神性恐惧症、急剧不安感、寒症的治疗,顺势疗法认为,突发性精神性恐惧症紧张、精神刺激会导致神经系统出现过剩兴奋,造成因精神系统过剩兴奋,影响到血管系统的循环功能进而发生恐惧症和其他病症。顺势疗法认为,附子治疗恐慌症候群、神经不安症、对死亡恐惧症,与恐惧、寒冷有关的无月经症,战争时,恐惧症、闭所恐惧症、广场恐惧症、乘飞机恐惧症;三叉神经痛、眩晕症、牙痛;充血性头痛、动脉性出血、发作性心动过速、恐惧型狭心症发作、心肌梗塞;急性发热性疾患,中暑、日晒病、急性呼吸道感染症初期,下利;各种急性感染症初期,各种急性疾患发病初期的中耳炎、急性结膜炎、急性关节炎等。附子对精神方面的治疗主要包括了,心理精神疾病、健忘、暴力倾向、秽语、躁动、头痛等;眩晕、头部、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颜面、口、味觉、牙齿、喉、颈部、胃、腹部、直肠、两便、膀胱、肾脏、尿道、男性生殖器、女性生殖器、气管、发声、呼吸、咳、痰、胸部、血液、背部、四肢、睡眠、恶寒、发热等相关病症的治疗范围的研究,有关于用药后病症的好转与恶化与时间的相关研究内容,服药后病症与体位的相关性研究内容,与环境(冷热、光暗、噪音等),以及服用附子以后,会表现出厌恶的食物、想食的食物、病症恶化的食物、病症的食物等与食疗的相关性研究内容。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用附子治疗急性发热性疾患,中暑、日晒病、急性呼吸道感染症初期,各种急性感染症初期,各种急性疾患发病初期的中耳炎、急性结膜炎等病症,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疗观是大相径庭的,而顺势疗法对附子治疗恐慌症候群,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病因学的内容,在顺势疗法中有使用咖啡豆(Coffea)治疗失眠症的,由于咖啡是兴奋神经和提神的,一般人喝咖啡会失眠的,但顺势疗法则反向思维,采用具有兴奋、提神作用的咖啡豆治疗失眠。可以说顺势疗法的治疗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空间,突破了中医传统治疗观的局限。

在药物的制剂上,现代医学使用的是化学药物,中医主要是汤剂和丸散膏丹,顺势疗法的制剂有片剂、结晶、颗粒、浸剂等六类。顺势疗法使用的材,包括了植物类药、矿物动物和昆虫药约有3000多种,其中包括水银、砒霜、马钱子、乌头等具有毒性的药物为了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需要对所使用的药物进行浸泡、煎煮、蒸馏、震荡和稀释等制作工艺,对某些药物需要稀释数百倍或数千倍震荡将药水装入小瓶中晃动分钟然后进行稀释后服用,所以,顺势疗法也是“水”的使用学和研究学,英国贝尔法斯特大学药物学家Ennis为了找到可以否定顺势疗法,可以证明顺势疗法是不科学的理论证据,便对该疗法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论证。根据他的研究,人体在发生炎症时,体内的白血球会释放出组胺,而先释放出的组胺又会反过来抑制组胺的进一步释放。而将组胺震荡和稀释许多倍,甚至稀释到零以后,依然具有保持抑制的效果,这个结果违反了现代化学的常识,这也说明顺势疗法并不是心理暗示的效果,Ennis的实验也得到了其他3个人的进一步地证实。如1988年6月英国的《自然》杂志曾发表了法国的Jacques  Benveniste的发现,当把IgE溶液稀释到10的几十到上百万次方倍以后,抗体的活性依然保留和存在着。也就是说,水的确保留了曾与之接触物质的特性,但古代中医的治疗理论中,也有与之相似的方法,如古代中医就有用黄金戒指或金锭煮水为药引,以治疗小儿夜间惊啼,由于黄金不溶于水,所以,无论怎么煎煮在水里是不会有的元素,但煎煮过黄金的水,却具有了与普通的水不同的特性,即中医认为的“重镇之性”,可以起到对小儿的镇静安神的治疗作用。此外,古代中医也有使用泉水、井水、雪水、露水、河水等不同的水进行调制和治疗疾病的记录。笔者因患皮肤过敏(荨麻疹)曾服用茵陈蒿汤,则采用了按顺势疗法的制作工艺来煎煮,除了浸泡、煎煮以外,还将煎煮时的蒸馏水保留,每次服用前先将药装入瓶中晃动5分钟,然后将煎煮时保留的蒸馏水兑入药中一起服用。虽然没有经过稀释,但经震荡的药液,会产生许多泡沫,而蒸馏水“质轻”服用后,与没有经过震荡的药液相比,经震荡的药液药性“轻扬”,服用后胃中没有“重着感”和留滞感。

行业组织方面,截止到2006年日本顺势疗法医学会会员有约3000人,其中有医疗资格的医生包括了内科医师、口腔科医师、兽医、药剂师170人。虽然人数不多,却起到了普及、提高等重要作用。

在临床治疗时存在着一种误解,即病症的增加是病情恶化的外在表现,而治疗就是不断减轻病症、消除病症的过程。对于服药后出现的病症的“加重”或出现了新的不适,而顺势疗法的治疗初期会出现病症的“加重”,医生对患者进行必要地说明,这种因顺势而带来的病症,也可以为我们更客观、更全面地认知疾病、认知治疗

顺势疗法属于西方的哲学范畴的自然疗法体系,与中医属于东方古代的哲学思维最大的差异是中医的治疗观强调的“去其有余”、“补其不足”,是以中医师的判断作为唯一“正确”的标准,以对抗病因、减轻和缓解病症作为“去其有余”、“补其不足”的治疗目的。所以,中医的治疗理论凸显的是中医师自身的判断和解释权,凸显的是中药对病因和病症治疗的主导性和控制力,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对病因的解释权和治疗的主导权、掌控。顺势疗法则不然,顺势疗法要求医生必须以顺应病因和病症的趋势和趋向,有针对性地选择符合病症趋向的药物,顺应病症的发展趋势进行治疗,强调的是顺应、顺从、因势利导地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观察和治疗的理论,并不强调医生对病因和疾病的主导性和驾驭力。两者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中医是主动性的、至上而下的,积极的;顺势疗法是被动性的、顺从遵从的、和谐圆融的。

目前顺势疗法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被广泛地使用了,但对于治疗的机理还依然是个谜,还没有很恰当的理论进行诠释,因为这个理论直接地冲击着目前公认的科学理论的基石。通常认为,该疗法有效地利用了人体具有的自愈力的机能来治疗疾病,利用了当人体出现某些时,体内的自愈力会自行产生出抵抗病症某些物质,来治疗同类症状的疾病,是通过给患者造成一个定向的刺激,进而激发人体自身针对同类症状的反应和相应的免疫力。

    三、对顺势疗法的思考

顺势疗法的“病势论”,与中医以“形”为主的文化体系和思维体系是不同的。以“形”为主的文化体系的基本特点,是先设定理论的范围和思维的框架,然后将内容进行对号入座。应该说,中医的因证而辨识,以病因而论治是客观的、科学的理论。而“形”的文化定式一旦形成,也存在着较刻板、较僵化和难以突破等文化特征。而以“病势”为主的理论,没有设定相对固定的病因学和治疗学的范围,而是以病症的趋势和态势为诊断和治疗依据,给了医生以较宽泛的思维空间和探求空间,更利于理论的发展。

以此来看中医的文化可以发现,古代的中医与现代中的医其文化特征是不尽相同的。古代的中医文化本源于“各国”的文化的资源,从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到金元时期的西亚、欧洲和各少数民族文化,都是古代中医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古代中医文化的外延是宽泛的、没有束缚的、具有发展活力的文化体系。而现代中医表面上看,是古代中医的延续,但实际状况并非如此,现代中医延续的只是古代中医的“用”忽视的却是古代中医的“体”,现代中医只是汉民族的中医,或是由统一教材的制作的中医,基本上是被模式化、格式化的,也是缺乏活力的和无法突破的文化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的顺势疗法却始终坚持着古代顺势疗法的文化本源,并未因现代科技的发展而改变对古代顺势疗法的文化认知,没有以现代科学理念来修订顺势疗法的文化状况,特别是对一些毒性药物,如水银、砒霜等的使用,依然按照古代顺势疗法的操作规则和使用规则,应用于顺势疗法的临床治疗,而现代中医却废弃了对朱砂、砒霜等“毒性”类药物的使用。西方科学界的坚持和我国中医界的自我淘汰,是否有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呢?

21世纪我国中医界提出了“大中医”的概念,大致是指中医的基础理论与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统合,基础理论与各类临床方法的统合,以及中医各类临床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笔者认为,所谓“大中医”必须跳出中国的中医的思维框架,必须站在世界民间医学的高度,才有可能较全面建立起“大中医”的文化观。现代中医的主要问题是文化的迷失和迷茫,其根本的原因是对古代中医文化研究的错位,是对古代中医文化本质的误解和误读。现代中医不能追求一种表面繁荣的“形象工程”,无论是中医、针灸还是按摩必须回归到古代中医的文化本源,才能客观地找到中医文化的“根”,才能使中医的治疗具有真正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才能成为中医文化的思想家和思考者,而不仅仅是使用者和复读机。这也是笔者在进行手法医学介绍之前,必须首先对现代中医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进行探讨的主要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