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些老瑪瑙珠我拿去問別人.問了10人都說是新的.因為太漂亮太鮮艷太亮了.告訴各位.這一些都是數百年的老瑪瑙珠.
特徵是每顆都有或多或少的老磕碰.大部份每顆洞口邊都有留下圖9..10的"類似現代電鑽"沒鑽好所跑出的線條痕跡.但這線條痕跡可不是現代電鑽所形成的.
應該這樣說好了.現代電鑽所形成的線條痕跡.會是一個凹洞一個凹洞排列所連成一條線條.因為電鑽高速轉動的因素.圖9..10的線條痕跡也有少數凹洞.但與現代電鑽所形成的線條痕跡不同.那這一些線條痕跡是如何形成的呢.
告訴各位.這是古代使用機台所形成的.也就是說古代機台是慢速的也不堅固.鑽孔時也會鑽歪或跑出位子.所以才會形成類似刻痕的線條.還有這亮度是老玻璃光.是與新拋光有些微的差異.孔洞大多都是一鑽到底.所以形成一頭的孔洞邊會有些崩口.角珠雖然很亮.但切割面還是保有細小的刀痕........
圖4..10凹處是我使用毛巾來回擦拭後的樣貌.圖6..8凹處是我使用刷子來回盤刷後的樣貌.都才盤玩一次而已.就已經顯現出包漿的亮度了...如果是新的磕碰的話.盤個數10次也不會亮...會使用兩種不同的盤玩方式.是想告訴各位.古玉因為年代久遠所形成的吐灰包漿.會因不同的玩法而形成不同的結果.圖5..6黃老瑪瑙珠使用刷子來回盤刷後.部份包漿會填補旁邊最細小的縫隙.刷個數次數月之後.表皮會越來越平整變成玻璃光的樣貌.如果是像老花片的背面平坦.只有一粒粒凹凸粗糙的吐灰現象{類似解玉砂樣貌}.使用刷子來回盤刷數次之後.就會形成老玻璃光的樣貌.所以我以前才會告訴各位.當各位願意嘗試去盤玩親自看到變化之後.就會相信不是看到每一件有老玻璃光的古玉都是老拋光.圖3..4..9..10使用毛巾來回擦拭後會凹凸不變.但外皮會光亮形成包漿的樣貌.有些人會問.上點薄蠟也能讓凹凸光亮.沒錯.但我圖中3..5..7..9粗糙的樣貌是清洗過後的樣貌{無蠟}.很多人不相信我所說的盤變過程{因為沒實際去盤玩過}.我只能說.各位自己親自去盤玩老玉的粗糙面{或有刀痕的部位}與盤玩新玉的粗糙面{無上蠟的}.自然會發現老玉的粗糙面一盤就出現包漿.新玉的粗糙面盤個數10次還是一樣粗糙.除非這新玉的粗糙面是有被拋光過的....
其實古玉的學習重點是盤玩.但絕對不是盤玩漂漂亮亮的{別人已經盤漂亮的}.而是要盤玩如圖中3..5..7..9這種粗糙面的生坑{未被盤玩過的}..我老早就已經告訴各位了.老花片是寶{因為便宜能多買一些來實際的盤玩}.老花片的背面因為無被人盤玩過.各位只要盤個幾次就會顯現出玻璃光或皮殼包漿.如果把老花片的背面使用刷子刷的話.凹凹凸凸類似解玉砂的外觀.數次數月之後都能刷平形成類似古代拋光的平亮樣貌.新的可能就要刷個數年之久了.親自的盤玩親眼看到變化才是真正的學習到古玉的特徵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