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足特色 无愧山水<BR/>

 老牛负笈 2015-03-20
立足特色 无愧山水
—— 对话桃源县人民政府县长唐汇诰
□本报记者 魏仙耘 武大为 武建平 通讯员 唐志君 方猛

  走进桃源,春暖花开。3月12日,一个难得的晴好天气。曾经在2014年岁末掀起过休闲旅游赏花狂潮的桃源枫林花海在这个春天再度盛放,“2015年湖南枫林花海·郁金香风车旅游节”拉开大幕,为八方游客摆开了一场繁花盛宴。午后,阳光正暖,从枫树维回乡参加旅游节活动后赶回县城的桃源县人民政府县长唐汇诰急匆匆走进会议室,我们的对话就从春意盎然的花海开始。从枫林花海到美丽乡村建设,从园区工业到生态环保,从特色农业到水源地保护,我们之间的对话自始至终都没有绕开生态环保话题。记者感受到,桃源作为常德的第一大县,从传统农业大县成长为工业大县、经济强县,2014年园区工业产值在全市率先突破200亿元大关,县财政总收入14.2亿元,GDP增幅11.4%,走在了经济发展快车道上的桃源越来越珍视大自然赋予自己的这一方好山好水,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桃源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是发展进程中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常德日报:新常态是新一届领导层对改革开放30多年后中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后的战略性思考和抉择。桃源地处中部内陆地区,作为县长,您如何理解经济新常态?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桃源的着力点与目标放在哪里?

  唐汇诰:中央提出经济新常态这个发展理念,有着非常深厚的内涵和外延。我的理解是在经济发展的速度上强化质量,要在生态的基础上稳扎稳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新常态不是慢发展、不发展,而是更有效益,更有质量的发展;不是缓作为、不作为,而是要求乘势而上,积极作为。

  对于桃源而言,我们的发展主题就是“推进新创业,建设新桃源,跻身全省二十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桃源要把城市做大做强做亮,要通过“一区三园”的工业发展让老百姓走上富裕之路,要整合农业的优势资源形成品牌、形成拳头、形成特色。具体来讲,就是“依托洞庭湖、对接武陵山、借力黔张常、走进桃花源、融入常德城”,这也是桃源未来的发展方向。

  常德日报:过去的一年,桃源在稳增长、调结构、抓投入、惠民生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成果,目前已经处在一个发展高地上。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桃源制定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0%以上”等预期目标。在经济新常态下,桃源县将采取哪些举措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唐汇诰:常德的发展短板在县域经济,近几年都没有全省县域经济二十强,而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桃源提出“跻身全省二十强”的目标,信心与压力并重,机遇与挑战并存。就今年的目标任务而言,主要还是打好民生升温、园区攻坚、城市提质三大战役。

  在园区攻坚中,我们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逐步从工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深化“一权两制一司”改革,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努力打造全省农副产品加工第一县。稳步发展铝材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产业,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迪文科技、三合能源等企业实施技改扩能,推动汇德电子一期、中世发电子、三特机械二期、天力机械等项目建设。争取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家。设立入园企业环评红线,不符合环评要求的一律拒绝入园。目前已经有几家企业被拒之门外。

  在城市提质中,我们将更加突出县城在县域经济中的位置,全面提升聚集辐射功能,着力打造常德次中心城市。今年将完成城镇综合投入20亿元以上,加快中区、西区、南区、东区的开发步伐,推进“三改四化”、南区“三纵三横”路网工程,启动商业综合体项目,推动沅水西岸风光带、外滩公园、亲水平台、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建设。实施城市管理提质,推进智慧城市创建。

  无论是园区攻坚,还是城市提质,最后的落脚点还是民生升温。今年,我们将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比如在农村安全饮水上,解决23.9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实现城乡安全饮水全覆盖;在社会保障上,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以上,新增各类保险参保1万人次以上。建设公租房1577套,改造棚户区1629套、农村危房1500户;教育卫生三年攻坚方面,创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6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所,改造农村薄弱学校16所。

  常德日报:作为常德第一农业大县,桃源拥有丰厚的农业优势资源和优质产品,却缺乏很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产业和品牌。新常态下的桃源如何打造全省农副产品加工第一县?

  唐汇诰:桃源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底蕴深厚。所以桃源的发展要因地制宜,立足自己的资源特色,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要把农业做强!桃源目前农业发展确实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说大而不强,大而不优,没有聚集效应,没有品牌效应。譬如说茶叶,桃源的大叶茶品质非常好,在市场上也很有口碑,但是却一度沦为安化黑茶的原料供应基地。我们进行了反思,正在采取引导措施,要让桃源茶叶真正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成长为龙头产业。树立品牌,聚集优势,因势利导,做大做活农副产品将是桃源在农业发展上的着力点。

  常德日报: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与纠结,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困局。走在经济发展快车道上的桃源如何破解困局?

  唐汇诰: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对桃源最美好的馈赠,是桃源最闪亮的名片。作为沅水上游的城市,桃源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过去,桃源在这些方面有过教训,县乡两级政府也深刻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在生态保护上,桃源将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保障。

  在生态资源的保护上,将实施造林育林26.2万亩,新增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完善乌云界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沅水湿地公园保护和恢复工程,抓好望阳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扩大黄石、竹园、王家湾等大中型水库为主的湿地保护管理范围。

  突出抓好节能减排,桃源将加大有色、建筑、采矿等行业排放整治,启动工业企业排污权有偿交易工作。落实最严格的环保准入和考核问责制度,严控“两高一低”企业进入,推进牯牛山风电项目,抓好创元周边环保搬迁工作,加快杰新纺织厂搬迁进程,依法有序关闭实心粘土砖厂。加强环保设施配套,确保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陬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

  另外,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行动,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狠抓城区燃煤锅炉整治,强力实施养殖污染整治行动,严格执行禁养限养规定,加大投入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我相信,只要坚持落实好这些措施,就一定能够让桃源的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