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百病生于气”与气机理论的临床价值

 johnney908 2015-03-20

Clinical value of “Internal organs dysfunction cause all diseases” and regulating internal organs function theory

 

宁波市第二医院  胡慈姚

 

摘要:气机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其功能障碍是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因此,从调畅气机入手对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进行分析、归纳和辨证施治,具有广阔的临床实用价值。

Abstract】 Internal organs’ rise, lower, out, entering is the basic form of the human life activity, its dysfunction is a basic reason for disease. Start with regulating the internal organs function to analyze and treat various diseases have broad clinical using value.

关键词:百病生于气  调畅气机  临床价值

Keyword】 Internal organs dysfunction cause all diseases   regulating Internal organs function   Clinical value

 

    气机理论是中医独具特色的基础理论之一,是中医学从动态角度出发,对人体生命活动和脏腑功能特性的高度概括。气机活动一旦失调,则变生百病。以气机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就能在各种纷繁复杂的临床症状中抓住主要病机,进行分析、综合、诊断、治疗,从而达到执简驭繁、治病求本的目的。

    一、 气机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之间不仅在结构上通过经络系统联系沟通成一体,在功能上亦具有相互协同、相互依赖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就是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脏腑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方面因脏腑功能的特殊性而具有自身的特点。如五脏之中,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中,沟通上下,为升降之枢纽。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故腑气以降为顺,降则腑气得通,糟粕得泻。另一方面,由于脏腑间有着复杂的联系和协作,气机活动表现为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的多种形式。如心肾水火既济,脾胃升清降浊,肝肺之气升降有序。

    气机运动必须以通调为顺,通则气机畅达无阻,调则升降出入有序。使人体之气能充分敷布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发挥其温熙、推动、固摄、气化及防御功能,保证气、血、津、精、液等精微物质的不断化生和输布,以及糟粕、废液的不断排泄,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因此,气机通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健康的保证。正所谓升降出入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囊籥,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

     二、气机的病理变化

    《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概指气病之广泛。张介宾曰:“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六淫外伤,内生五邪,七情内郁,饮食劳倦均可导致气机失调。六淫致病,诸如风邪袭表,郁阻肺气;寒邪凝泣,气滞血瘀;火热暑邪,耗气伤阴;燥邪劫肺,宣降失调;湿邪阻滞,脾胃升降失司。内生五邪,既是脏腑气机功能失调的产物,一旦形成,又必然影响全身气机的运行。如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化风;脾肾阳虚,寒湿凝阻气机;脾胃湿困,升清降浊无权;内燥伤肺,宣发肃降失调;水火不济,心火上炎为患。七情之喜怒忧思悲恐惊,正常情况下,是人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但若各种精神刺激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机体不能自行调节予以适应时,可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暴饮暴食、劳逸过度亦可使气机逆乱 ,致气、火、痰、湿、食、瘀相因为病,形成多种疾患。

    三、  从调畅气机入手“治百病”的原则

    气机失调既是百病之源,因此,以调畅气机为基本的治疗思路,就能在临床各种复杂的症候表现中,抓住主要病机进行诊治,达到执简驭繁,治病求本的目的。《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在气机失调的情况下,注意调节气机升降出入运动,采取补其不足,损其有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方法,使阴阳偏盛偏衰复归于相对平衡协调的状态,是“治百病”的基本原则。

在调畅气机的过程中,一要注重机体的整体联系,注意顺应脏腑特性,顾护五脏六腑之精气,通过调畅气机达到驱除病邪、恢复人体正常功能的目的。二要重视脾胃升降之枢纽,令其沟通上下,纳运协调。三要重视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关系,注意纠正相因为患。四要谨选药物,防止阻遏气机,治疗上因势利导,给邪气以出路。

    四、 调畅气机的临床实用价值

    气机升降理论源于《内经》,历经张仲景、刘河间、张洁古、李东恒、张景岳、叶天士、周学海等医学大家的发挥,逐步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学说。现代临床各科运用气机升降理论分析、解释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和预后转归,治疗各种疾病,应用日益宽泛,显示了调畅气机理论的临床实用价值。

    1 、 人身诸病多有郁,临证须详察细审

   《薛氏医案·平治荟萃》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笔者认为,此中之“郁”,有功能和情志之分。所谓功能之郁,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之郁,是指宏观、整体范围内,气机升降出入的障碍。狭义之郁,是指局部、微观之郁。诸如外感之郁,郁在肌表,营卫受阻;内伤致郁,郁在脏腑,气血失和;久病怪病之郁,则气血痰瘀痹阻,脏腑功能受损。所谓情志之郁,一般而言,小病者轻郁,大病则重郁。而功能之郁与情志之郁关系密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因此,临证之际,对病人的功能之郁和情志之郁不可不察。金氏[1 ]认为,中医心身疾病的特点是病及五脏,中心在脑;气机紊乱易于转化;个性不同,患病有异;情志异常波动,病情常突然加重或迅速恶化。刘氏[ 2]认为,气机失调是糖尿病发生发展及病情转化的中枢环节:部分平素易于激动之人,患糖尿病后症状控制尚稳,但生气郁怒之后,气机失调,血糖在短期内突然升高,症状加重。部分进入更年期的患者,因情绪不稳定,病情易于波动,进展快,难控制。

    2 、 重视机体的整体联系,顺应五脏六腑之特性

   人因气机郁滞而得病,故调畅气机为治病之关键。五脏六腑之间既是一个整体,又有各自不同的生理特点,因此,气机郁滞的表现也不相同,调畅气机必须顺应其升降出入的特点,“调其阴阳,以平为期。”李氏[3]认为胆囊炎多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所致,肝胆相表里,肝郁气滞影响胆汁疏泄。因此,辨治胆囊炎 “宜疏宜通”。疏以柴胡为主,重用金钱草、姜黄、白芍、郁金疏肝利胆。通指通导腑气,重用大黄、枳实、茵陈、元胡索、川栋子疏通气血,清化湿热。韩氏[4]等从“肝升肺降”角度研究冠心病、风心病、肝胆疾病和支气管炎,认为治疗关键在于调和肝肺升降,方能奏效。夏氏[5 ] 治疗梅核气以肝气郁滞为辨治要点,临证虽有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肝胆郁热、肝郁血瘀、肝郁化火、肝阴亏虚等多种类型,但疏肝行气解郁贯穿始终。杨氏[6]探讨气机升降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认为脾肾虚损是气机升降失常的根本,血瘀内生是气机升降失常的重要因素。因此,以调理脾肾气机,升清降浊、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

   3、重视脾胃升降之枢纽,令其沟通上下纳运协调

    脾胃居于中焦,沟通上下。脾胃既升清降浊,又翰旋上下气机,在维持整体气机升降平衡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脾胃为后天之本,其气机升降失常,则饮食水谷不能消化,水谷精微难以化生,清阳之气不能敷布,脏腑位置无力维系。故在诸多升降失常病变中,尤以脾胃升降失常影响最大。因此,重视脾胃气机的升降状态,使其升清降浊,纳运协调当为治病之先。如钟氏[7] 论痞证,抓住脾胃升降失调这一总病机,无论痰湿阻滞,抑或痰瘀互结,均在辨证基础上,运用化痰活血,升降气机法,适当运用疏肝顺肺的杏仁、苏梗、升麻、旋复花、郁金、佛手而显著提高疗效。李氏[8]等运用脾胃升降理论治疗逆经、阴挺、妊娠恶阻等妇科疾病获得良效。张氏[9]等认为胃下垂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胃的通降功能失常所致,本着六腑以通为顺,胃气宜降,降则和的原则,提出“通腑降浊,调理气机”之法予以治疗,为临床开辟了新思路。

    4、调畅气机必须重视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器官之间在结构上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系沟通成一体,功能上通过脏腑气机协调的升降运动来维持,气血盈虚失常,升降失调可以致病;七情内郁、六淫外伤、饮食劳倦,亦可致气机逆乱。一旦气机失调,则气、火、痰、湿、食、瘀相因为患。因此,调畅气机必须重视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赵氏[10]认为高脂血症的病因与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障碍引起体内水湿、津液代谢失常,停而成饮,凝聚成痰,痰浊内聚,酿成脂膏,注入血脉而成。在发病方面广泛涉及五脏,因此,将调畅气机法用于高脂血症各个治疗阶段。潘氏[11]以气论治干燥综合症,认为气与津液关系密切,气旺则津充,气机调畅则津液输布正常,反之则津液生成、输布、排泄均受影响。干燥综合症以阴虚津亏为本,燥热为标,脉多见沉细小涩之象。治法选方宗“燥者濡之”之 旨,注重补气,调畅气机。孔氏[12]认为老年病是人体气机活动衰减、升降出入运动障碍这一共同病机所致,一方面,精、气、血、津液亏虚;另一方面痰湿、水饮、气血阻滞形成各种病症。因此注重补益五脏,使之升降有序;宣痹通塞,待其气机复健;平和用药,维护人体正气;食疗可养,老人乐于接受,体现了整体辨治,调畅气机,养生延年的特色。

    5、谨选药物,防止阻遏气机,给邪气以出路

    根据中医气机升降学说,药物对人体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药效趋向,能纠正机体的气机失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驱邪外出,达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目的。一般而言,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作用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为升浮;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镇静安神、熄风潜阳、消积导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作用的药物,都能下行向内,药性为沉降。临床上,根据病症不同部位和病变趋向,选用升降浮沉不同药性的药物,以纠正人体气机的失调。如董氏[13]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壳、香橼皮、佛手、大腹皮,名加味补中益气汤,升降并调理脾虚运化无权,胃中水谷停滞不化之证;又以补脏通腑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症见心气虚、心脉郁阻时,用黄芪、党参补益心气,旋复花、 郁金、丹参、三七理气活血通脉。吴氏[14] 运用朱丹溪 “郁证多在中焦”之说,治疗郁证在顺气开郁的同时,针对脾胃虚实进行治疗。兼痰郁取厚朴、半夏健脾化痰;兼湿郁取茯苓、米仁健脾利湿;补脾常选党参、淮山药、白术;运中多用扁豆、生米仁之属。前辈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归纳出系统升降药对,如麻黄宣肺平喘,沉香降气纳气,并用于止咳平喘;桔梗升散肺气,琥珀通降利尿,取提壶揭盖之法治疗癃闭;木蝴蝶升散利咽,柿蒂顺气降逆,上散下降治疗梅核气;葛根升发清阳,大黄通降腑气,升清降浊以治痢疾。均体现了因势利导驱邪外出的原则。此外,中药中有许多补气、养血、滋阴的药物,易致气机壅滞,故在补益药中适当配伍行气药,可补而不滞,如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四物汤、六君子汤中均不乏行气之品,以防阻遏气机。

    综上所述,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脏腑的生理特性、病理变化、治疗转归均与气机升降有密切联系,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待于临床医务工作者在更为广泛的领域深入研究、探讨和整理、发挥,以进一步充实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金明玉,柳振宇.试论中医心身疾病的发病特点.时珍国医国药,2006,17(3):447

2           刘水清.糖尿病病机探微.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6):543

3           李桂君.通调气机法治疗胆囊炎.新疆中医药,2002,20(3):4

4           韩红伟,张雪梅,郭兰忠. 试论肝肺之升降.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13(3):128

5           夏海清.梅核气从脏腑分型辨治.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2(2):108

6            杨文军,赵孔华.脾肾气机升降失常与糖尿病肾病关系探讨.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3):188

7          钟怡就. 试论脾胃痞证.中医文献杂志,1998,2:22

8          李文伟,刘兰英.气机升降法在妇科临床应用举隅.光明中医,1998,(5):55

9          张海军,徐海龙,佟伟.胃下垂病因病机的探讨.医药世界,2006,7:76

10      赵玉敏.调畅气机在治疗高脂血症中的意义.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8):488

11      潘利,杨德才.从气论治干燥综合征的思路探析.湖北中医杂志,2005,27(10):15

12             孔庆玺,李昊蓉.中医抗衰老理论及老年病防治规律.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20(2):26

13      王长洪,陈光新.董建华调畅气机的学术思想.江苏中医,1998,19(1):9

14      吴晓青.郁证皆在中焦说略.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5:45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