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鹗续作

 t铜豌豆A852 2015-03-21

从高鹗续作谈黛玉性格变化的合理性
    陈皓
在高鹗续作的《红楼梦》后四十回里,细心的读者能够发现黛玉的性格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黛玉多了人间烟火气,少了对宝玉的试探和争取,尤其是出现了黛玉也劝说宝玉要读书取功名的情节。有人因此凭断定高鹗续书改变了曹雪芹的本意,不够合理。本人认为,续书这样写是具有相当合理性的。本文试从宝玉、黛玉年龄的增长上,从宝黛爱情的发展上,从贾府内外环境的变化上来探讨黛玉性格前后变化的合理性。
先看看黛玉在高鹗笔下的变化。针对读圣贤书一事,曹雪芹在第爱读三十二回里借宝玉之口说出黛玉的态度“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恰恰在窗外的黛玉听到了,深喜宝玉为知己。而高鹗的续作里,黛玉的态度却发生了变化。在第八十二回“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一回里,宝玉对黛玉谈起对圣贤书的厌恶,黛玉道:“那时候虽不大懂,也觉得好,不可一概抹倒。况且你要取功名,这个也清贵些。”看起来似乎确实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仔细推敲起来,前后变化虽然稍微出乎意料之外,却完全说得通。比之曹雪芹,高鹗笔下的黛玉多了一点人间的烟火气,这正反映着高鹗对人生的深刻观照,对灵魂与肉身的深切思考。
在曹雪芹写作这一情节时,正是宝玉黛玉尚年幼,还没有深刻的认识社会,世界观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而高鹗所写的是已经日益长大成人的两人。对事情的看法发生变化也是常有的事情。从高鹗笔下的黛玉的话推测,高鹗应该有这种考虑。所以,特意让黛玉解释说“小时跟着你们雨村先生念书,也曾看过。内中也有近情近理的,也有清微淡远的。那时候虽不大懂,也觉得好,不可一概抹倒。 ” 仔细推敲起来,人在年少的时候不大容易懂得许多人世间违背个人喜好的道理。但到年纪大了些之后就大多自然而然懂了。也即是说,人只有长大才能明白肉身与灵魂的不同正在于:肉身必须在红尘俗世里打滚,因而不可能完全绝俗的道理。正如作者高鹗在第九十三回借甄府家奴包勇的口说到甄宝玉的悔悟,和在第一百一十五回安排两个宝玉见面之后的不同表现,正隐喻的暗示肉身与灵魂的区别。所以,完全遵从灵魂,不肯屈从肉身的贾宝玉只能离开红尘,出家了事。宝玉有肉身和灵魂的区别,黛玉自然也有肉身和灵魂两个方面。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肉身的一面逐渐觉醒,有了食人间烟火的一面,劝了宝玉读书经济,也是合乎情理的。
从宝玉黛玉两个人爱情的发展来看,这种变化也深具合理性。曹雪芹笔下的宝玉黛玉经过种种试探和误解,终于能够披肝沥胆,坦诚相见,生死与共。但是即便如此,黛玉也不免疑虑重重,经常试探。而到了高鹗笔下的两个人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所以,以黛玉的性格,想及两个人的婚事,当然会更加用心。所以,在曹雪芹笔下的黛玉因为怕宝玉因金麒麟而和湘云发生故事而特地跑来打探。而在高鹗笔下的黛玉却是因听到雪雁的谣传就立意以死殉情了。这种决绝固然是与原本黛玉的性格略有区别,但推究起来,却是很有道理。少年时,没有婚嫁的压力,即使想起,也不会有就在面前的紧迫。而年纪长成,这种压力却是无处不在。黛玉早就明白两个人的爱情能否有结局,并不仅仅由两个人决定。所以,当初百般试探宝玉的感情,努力用自身魅力驱除威胁者是顺理成章的。有了这些,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值得为此而罔顾生死。所以,听到谣言,也要想法求证。而高鹗笔下的黛玉早已明了宝玉的心,决心已定了,一旦婚事不谐就以死殉情。所以,不管听到宝玉订婚的谣言还是确证,她都不需要再问了,不需要再试探了。只是用生命殉了爱情就是。所以,这种变化是合乎情理的。
再从贾府,尤其是大观园内外环境的变化来看,黛玉的性格变化也具备合理性。宝玉黛玉原本生活的贾府有钟鸣鼎食之盛,尤其是元春成为贵妃之后,造了大观园,有烈火烹油之盛。大观园内又穷极精工,众美兼具,人气也是极其旺盛,和宝玉黛玉同龄的姐妹众多,奴仆如云。大家又组织诗社,经常唱和。所以,黛玉虽然仍然不免有寄人篱下的孤寂感,却也能感受到园里的热闹温暖。但是,贾府后来经济逐渐困难起来,架子虽然没有很倒,但是内囊却也尽上来了,逐渐露出衰败的迹象,矛盾丛生。大观园内成为矛盾爆发的焦点。一场抄检,不但人气失了,人越来越少,而且彼此内心都存了隔阂。在这种情况下,黛玉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冲击。黛玉的心境尤其受到影响。从前,和和睦睦,热热闹闹的桃花源已经失掉了,一去不复返。所以才有曹雪芹笔下的中秋佳节联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的凄清颓丧。所以,黛玉原本就多愁抑郁的性格进一步发展了。这也是合乎情理的。
只是宝玉没有能够及时察觉黛玉心事的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信口开河道:“原来如此。可惜我不知音,枉听了一会子。”黛玉也便只能接道:“古来知音人能有几个!”所以可以推想,黛玉不用再试探宝玉,也和宝玉没有及时洞悉她的变化有关。所谓知音是不必问的。从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看,已经有了默契的人也不一定次次都要解释清楚,都能解释清楚。而且宝玉又很快失玉,迷失本性。想试探也无从谈起。所以,黛玉的继续沉默,无所作为是合情合理的。高鹗后来进而又在宝玉订婚后,安排黛玉在听到傻大姐的言语后,早有心理准备的结局终于来临。黛玉完全没有了曹雪芹笔下的试探、犹豫、徘徊、遮掩。而是去除了一切雕饰,在本心支配下径直去问宝玉。而同样迷了心智的宝玉,回答“我为林姑娘病了”,显示出宝玉虽然没有及时洞悉黛玉的心的变化,但对黛玉的本心却从来不曾动摇过。高鹗在这里用事实证明了黛玉的后来的直接质问和开始的沉默完全符合一个褪去青涩的姑娘的心理和性格。
从这几个实例来看,黛玉性格的这些变化绝对不是作者任意篡改曹雪芹的本意,而是完全建立在对曹雪芹原意和对人物成长变化的规律的尊重和洞悉的基础上的。所以,本人认为,高鹗的续作中,林黛玉性格的变化是合乎情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