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科研型”转变是教师“高原现象”的关键

 梦想教育 2015-03-21

周刘波

《教育科学论坛》 2005年第 3期 :66页 .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 ,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甚至下降的现象。处在“高原期”中的教师 ,工作热情下降 ,前进动力不足 ,甚至出现个性萎缩、职业倦怠 ,工作和自身发展很难再上一个新台阶。笔者认为 ,要突破“高原现象” ,就必须强化教育科研意识 ,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 ,教师角色由“教书型”转向“专家型”。

一、实现由“匠”到“家”的转变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拒绝做平庸的教书匠所谓“匠 ” ,意味着不独立思考 ,没有创新思维 ,教案多年不变 ,只做“人梯”。不求引领 ,这样长此以往 ,工作缺乏个性和创新 ,即出现专业成长的“高原现象”。其实 ,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教师就首先要做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这要求我们不能甘愿做“匠 ” ,而要追求做“家”——做一个教育教学中不墨守成规 ,不人云亦云 ,对现实反思和批判 ,对理想执著攀登的具有科研能力的“教育家”。

在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研究意识。树立“教师即研究者”、“课堂即研究室”的观念 ,以此引导教师反思、构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让教师质疑自己、挑战自己。追求向科研型转变、成为“教育家”的职业理想 ,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和教师唤醒自我价值的需要 ,也是教师突破“高原现象”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

二、立足“草根化”研究,在行动中积累

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是形成教师发展“高原现象”的原因之一。所以不少人认为搞科研影响教学质量。其实 ,向科研要效益、要质量已成为科学教育发展观的一部分。教师如果不能主动研究学生的特点 ,研究如何通过高效途径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也就谈不上教学效果。

笔者觉得教学开展科研必须要立足“草根化”研究。所谓“草根化”是一种比喻 ,强调科研要扎根于一线教师的实践 、扎根于学校的具体情况 ,它成活 的“土壤”就是教师们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结合自身实践 ,在课改中抓住难点、重点 ,在课堂上生成问题 、寻找对策 ,为自己确立科研课题 ,积累点滴体会 ,记录平日的所做、所想。这样日积月累的反思 ,时间久了 ,就会提供给我们很多鲜活的材料和思路 ,成为指导实践、突破“高原现象”的法宝。

三、升华反思,在写作中张开教师成长的翅膀

教育家朱永新曾讲过一个诙谐的 《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 “每日三省自身 ,写教育日记千字。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皆可入文。十年后持 3650篇千字文 ( 计 360万字)来本公司。 ”理赔办法也写了“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 ,本公司愿以一赔百 ,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①这幽默的文字里却道出了教育科研的最有效方法、教师成长的秘密!

在科研过程中 ,要把低层的经验升华为高层的理论 ,就一定要勤于动笔 ,把在工作中的思考和探索提炼出来。写教研案例、教学随笔、教育故事、教学评析、教学反思录、经验总结、论文等都是实现这种升华的很好形式。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 ,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②这些写作看似事小贵在坚持 ,日积月累就会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这也是突破教师成长原地踏步的“高原现象”的关键。

注释:

①朱永新 .朱永新教育文集·卷九 ·享受与幸福——教育随笔·第五辑·网络情怀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第 8页

②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第 1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