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月二,龙抬头,除了剃头,还有啥讲究? |豫记-头条网

 流水之西%pk龙腾之东& 2015-03-21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男子剃龙头”。除了剃头,民间还有不少关于二月二的谚语,如“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二月二,吃炒豆,人不得病地丰收”、“二月二敲梁头,大囤满小囤流”、“二月二,拼拼镲儿,蝎子蚰蜒不长爪儿”等,为何会有这些讲究呢?

韩晓民|文

下暴雨的时候,电闪雷鸣,张牙舞爪的闪电构成了龙的大致轮廓,隆隆的雷声决定了“龙”字的发音,于是,世界上便有了龙。

把龙当成动物也好、视为神灵也罢,总要具体一些,把马头、鹿角、鳄嘴、狗鼻、鲶须、狮鬃、蛇身、鱼鳞、虎掌、鹰爪等零部件一合成,龙就活灵活现了;再赋予其上天入地、翻江倒海、兴云布雨、变化多端的本领,龙终于成神了。

祖先创造出了如此厉害的龙,除充当图腾之外,还得和人联系起来,把黄帝演绎为黄龙、炎帝演绎为赤龙,炎黄子孙理所当然成了龙的传人。历代帝王纷纷以龙自居,至于一般人,只要才华出众或有些本事,也冠以“人中龙凤”,平头百姓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出息,则说成望子成龙。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还煞有其事地对龙进行了解释:“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样以来,龙似乎真的存在。

按照许慎的说法,龙在春分的时候要飞上天空。这时候,想象力就发挥了作用,龙从睡梦中醒来蓄势待飞,飞之前总得看看方向吧,看方向总得抬头吧,另外,按照人们的生活习惯,启程要定个好日子,农历二月二是个标准的双日子,又在春分前后,所以就“二月二龙抬头”了,因此称二月二为“龙头节”或“春龙节”,民间则直称“二月二”。

今年的二月二正好是春分。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民间有竖鸡蛋、吃春菜、祭日的传统,现在北京还留有皇帝祭日专用的日坛。这一天的昼夜长短平均,也是正当春季的的九十日之半,龙抬头之后便要一飞冲天了。

不过很多人都知道,龙是不存在的,但又不好意思驳许慎的面子,就出来打圆场:许慎所解释的龙,并非指真的龙,而是比喻天空中星宿的变化,古人把天上的星辰分为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各七宿,东方的七宿分别叫角、亢、氐、房、心、尾、箕,称“东方苍龙”,其中角宿是龙头。在冬季,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地平线下,到了二月初,角宿在黄昏时候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春耕在即,据说自伏羲氏开始,每到这一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朝廷都会举行重大仪式,皇帝要率文武百官亲耕。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男子剃龙头”。旧时,民间有“有钱无钱,剃头过年”和“正月剃头、克死舅舅”之说,春节前剃一次头,到了二月二,已经月余,头发确实该理一理了。

在龙抬头的日子里剃头,称“剃龙头”。“剃头”二字之间加个“龙”字,很有气派,仿佛剃头者已经成龙,即使没有此意,但至少也沾了龙的光,非常吉利,剃了头,就像龙一样能“抬头”,寓意很好,暗示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抬起头来。昂首挺胸做人,自然是踌躇满志、万事如意。让孩子“剃龙头”,也表达了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

所以,二月二这天,几乎所有理发店的生意都很好,大人孩子,排队剃头,理发匠忙到深夜,还关不了店门。

二月二还是个祈祷的日子。这天早上,家庭主妇早早起床,拿起擀面杖,敲打正屋内的梁头,边敲边祷告:“二月二敲梁头,大囤满小囤流”或“二月二敲梁头,金子银子往家流。”以此祈求五谷丰登、家境富足。

见过世面的家庭主妇,懂得的更多,除敲打梁头之外,还敲打桌子、锅台、门墩等,而且都有相应的祈语:二月二敲案桌,打的粮食没处搁;二月二敲锅台,大小元宝滚进来;二月二敲门墩,坐下不动也生金

二月二,春意萌发,蛰伏的毒虫也开始苏醒,大人们为了让自家的孩子免遭毒虫侵袭,就给孩子们找出小铜钹让他们击打。这种铜钹是旧时常见的儿童玩具,直径三寸许,钹上系有红绸带,小巧精致,俗称“拼拼镲儿”。孩子击打时,也是念念有词:“二月二,拼拼镲儿,蝎子蚰蜒不长爪儿。”不停击打,反复念叨,童声清越,拌以铜钹的击打节奏,甚是动听。买不起铜钹人家的孩子,拿两片小瓦击打,瓦片的声音没有铜钹清脆,童声反而更加悦耳。

传统节日里,除节庆活动外,肯定要吃些什么。既然二月二与龙有关,吃的东西也应与龙搭上关系,沾一沾“龙气”。有的地方吃褡裢火烧,称龙舌,有的地方吃馒头,称龙蛋。

中原大部分地区有早上吃煎饼、中午吃面条的习俗。把萝卜、菠菜或野菜洗净切碎,掺以麦面,加水和成稠糊,热鏊子上擦以猪板油,稠糊摊其上,制成薄薄的煎饼。二月二早上,无论城乡,家家户户都吃这样的煎饼。煎饼又薄又大又圆,喻为龙鳞,吃了煎饼,便有龙鳞护身,自然百毒不侵、身体健康。中午吃的面条为捞面,面条越细越长越好,喻为龙须,称龙须面。传说,这天吃了龙须面,可延年益寿。

还有些地方,二月二有吃炒豆的习俗。

二月二,吃炒豆,人不得病地丰收。”相传,武则天篡位,惹怒上天,玉帝下令三年不得降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私自降雨,玉帝大怒,将龙王镇压在泰山之下,并封上神符: “若想重登灵霄殿,除非金豆开了花。”金豆开花,怎么可能?人间多年无雨,沟壑干涸。

太白金星怜悯人间疾苦,又同情龙王遭遇,便托梦人间:二月二这天,将黄豆炒开花,祭祀上苍,可解龙王之危。于是,人们相约在二月二这天炒黄豆祭天地。玉帝闻讯金豆开了花,只好释放龙王。龙王飞天,继续耕云播雨,人间风调雨顺。二月二吃炒豆便成习俗。

故事是人编的,节日是人过的,传说是虚构的,愿望是美好的。节日习俗,基本如此。

作者简介:韩晓民,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研究员,专栏作家,许昌市民协副主席,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组成员。现供职于许昌县政协文史委,主编《许昌县文史资料》。

本期编辑:云济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